刘彩英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选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科接收老年高血压患者80 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比对其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 P<0.05 ). 结论: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不良情绪,控制血压指标,值得使用.
作者:陈若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助产士接受窒息复苏培训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成功复苏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9月于我院分娩的新生儿2035例做为对照组,2013年10月至12月实施强化培训,培训后2014年1月至9月的分娩新生儿2048例做为试验组,比较培训前后两组分娩新生儿相关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窒息新生儿成功复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对助产士实施窒息复苏培训,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娩出时窒息发生率,并能为窒息新生儿提供优质高效的复苏支持,提高成功复苏率.
作者:旦增卓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彩超在早孕药物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行药物流产早孕妇女,均通过腹部超声进行流产效果监测,包括流产前后子宫内部回声、孕囊大小以及血流信号,观察早孕妇女的药物流产效果,评价彩超在监测药物流产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彩超监测结果显示,不同流产结局彩超显像有所差异;与孕囊直径>10mm的比较,孕囊内径在10mm以下的流产成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初次妊娠的药物流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彩超在监测早孕妇女药物流产成功率方面安全可靠,药物流产选择时,尽量考虑低龄产妇或者初产妇.
作者:解富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PCI术后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来评价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 方法:在广东省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选取120例行PCI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并进行6个月的电话随访. 在干预前,出院后1、3个月、6个月时分别评估动机性访谈对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 结果:干预前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用药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可提高PCI术后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何欢;邓雪琼;邓荔;龚德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9 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49例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 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79.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患者胰岛素用量少,血糖水平控制稳定、良好,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也较高,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韩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我院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机依赖成功脱机的护理经验. 方法: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呼吸机依赖的心理特点,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治疗,脱离呼吸机应循序渐进,针对脱机前后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并成功脱离了呼吸机. 结论:对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能够很好地帮助患者脱离对呼吸机的依赖,此方法具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意义.
作者:牟华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科学有效的抢救车管理方法,便于临床护理实践. 方法:对抢救车进行规范化管理,药物、物品分区放置,统一设计抢救车示意图及管理说明书,建立急救药物标识系统. 结果:抢救车规范化管理能让护士对抢救车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熟悉抢救物品的摆放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结论:抢救车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抢救车管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作者:林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将81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控制血糖,观察组41 例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mAIB)排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 mAIB排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 LCP)内固定术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 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髓内钉组和LCP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优良率等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C型臂透视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髓内钉与LCP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临床疗效差异不明显,但髓内钉内固定术的C型臂透视时间较短.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那他霉素联合伏立康唑点眼与那他霉素点眼联合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顽固性真菌性角膜炎疗效的差异. 方法:40 位患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0只眼,其角膜病灶大于2mm、深度达2/3角膜基质层,那他霉素点眼2周无好转. 4小时一次点眼,B组患者角膜基质内注射50 u g/0.1ml伏立康唑并联合那他霉素4小时一次点眼直至溃疡愈合. 该研究主要评估指标为用药3个月后的佳矫正视力(BSCVA)、治愈时间及疤痕大小. 结果:A组平均佳矫正视力(1.29 ±0.52) logMAR,B组平均佳矫正视力(1.69 ±0.33 ) logMAR. A组治疗后视力明显比B 组好. 结论:伏立康唑联合那他霉素点眼对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比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联合那他霉素点眼疗效好.
作者:赵静;陈伟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随机抽取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100例产妇及新生儿进行研究,并对母乳喂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产妇分娩方式、母乳充足情况、开奶时间、母乳喂养是否影响体型、母乳喂养信心、产后是否抑郁等. 结论:临床上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较多,所以医护人员要对其给予详细的分析,对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新生儿得到有效的母乳喂养,保证其健康成长.
作者:吕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利用CRP联合CA125、CEA对卵巢癌诊断的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从2013年1月至2015年5 月来我院进行卵巢癌症诊断的患者病例当中选出三组对象,其中诊断为卵巢癌的共75例,作为癌症组;诊断出女性盆腔良性疾病的患者共29例,作为疾病组;选出诊断为健康的研究对象共68例,作为对比组. 分别抽取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液进行检查,了解其血液当中C反应蛋白(CRP)、糖类抗原CA125(CA125)、癌胚抗原(CEA)的浓度. 结果:本次研究中,癌症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的含量分别为(24.68 ±12.21)、(291.27 ±122.16)、(8.71 ±6.44),明显高于疾病组和对比组. 三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诊断卵巢癌时,患者的 C反应蛋白(CRP)、糖类抗原CA125(CA125)、癌胚抗原(CEA)的浓度较其它疾病和正常人要明显增高,因此具有诊断意义,能够作为卵巢癌诊断的指导数据.
作者:周小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的进步. 医院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为了提升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就必须重视管理手段的及时改进. 本文详细分析了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医院进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作者:张静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且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4 年1 月 -2015 年1 月的我社区已婚育龄妇女150例作调查,对她们的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同时对影响认识情况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年龄段、文化程度、工作环境、收入及婚姻状况等均会影响妇女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选取的150例调查对象的保健知识认知评分为(57.56 ±5.46)分. 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对于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较好,影响其认知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年龄、职业以及收入等.
作者:俞雪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克罗恩肛瘘患者行肛瘘挂线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效果. 方法:对2013年9 月至2014 年7 月我科收治的克罗恩肛瘘患者行肛瘘挂线术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术前做好各项准备,术后注意饮食,体位,疼痛的护理,切口局部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并做好出院宣教. 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疾病取得缓解后出院. 结论:护士以高度的责任心, 严谨的科学态度, 做好克罗恩病患者病情观察,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佳状态能够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倪斐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28例. 观察组使用复方硫酸亚铁,对照组使用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观察其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 结论:针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使用复方硫酸亚铁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塞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2012年中选取100 例小儿疝气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小儿疝气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讨论. 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后,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手术的对照组. p<0.05 ,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运用中取得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军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和无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共50例纳入研究,依据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是否有效分为支气管扩张剂有效组(有效组)和支气管扩张剂无效组(无效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肺通气功能指标及气道反应性,辣椒素咳嗽敏感性和诱导痰炎症细胞数及分类计数. 结果:有效组占所有变异性哮喘人数的60.00%,无效组占40.00%;有效组肺通气各项指标中如FEV1、FVC、FEV1/FVC 和 MMEF 及 PD20FEV1 与无效组相比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有效组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上清液中PGD2及ECP水平明显高于无效组,差异显著,P<0.05;有效组咳嗽阈值logC5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改善分值与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组胺、PGD2 及 ECP水平为正相关关系,与 logC5 为负相关关系. 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存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及无效两种分型,两者发生机制可能存在不同,且不同气道炎症介质水平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不同程度可能是影响支气管扩张剂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边万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68例,对其均进行降糖、降压、抗凝及护理干预等综合治疗,之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的脑梗死体积. 结果:68 例患者经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83.82%;所有患者治疗后脑梗死体积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进行降血糖、降血压、抗凝、改善脑代谢及加强护理等综合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其脑梗塞体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深入探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任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注意观察术后病情变化,做好术后护理,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张翠霞;李芳;张培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