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

宋艳丽;赵正清;李燕;王慧娴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早期, 康复护理,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认知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临床痴呆量表( CDR)以及韦氏记忆量表( WM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评定,应用中国卒中量表对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对比评定,比较两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 MMSE、CDR、WM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为55.88%,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神经恢复情况,提高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反馈训练辅助保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反馈训练辅助保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4 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夹板固定、手法复位以及跟骨牵引等常规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反馈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骨折痊愈率为100.0%,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骨折痊愈率88.6%,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对于单纯的保守治疗方法,反馈训练辅助保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的将单纯保守治疗的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效果好等优点进一步放大,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对妊娠并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比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对妊娠并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妊娠并糖尿病患者82 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 结果:研究组产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黄疸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较于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并糖尿病的安全性更佳,可以有效保证妊娠结局.

    作者:朱妨娟;范利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UGBC)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2014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UGBC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大便潜血转阴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以及住院天时间. 结果:(1)护理后,观察组显效17例(34%),有效29例(58%),无效4例(8%),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41/50,8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的大便潜血转阴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UGBC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针对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运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于妇科护理中病人隐私保护的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在妇科护理中病人隐私的保护情况,探讨在妇科护理过程中保护病人隐私的有效措施.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4例妇科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进行正常普通护理,实验组在进行普通护理过程中加强隐私保护,并对终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在164例妇科患者中,实验组82例的满意度为96.3%,患者隐私泄露比例为1.2%,对照组82例的满意度为76.8%,患者隐私泄露比例为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隐私泄露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妇科护理中,保护患者的隐私尤为重要,需要提高患者自身保护意识,加强患者隐私的保护工作,提升妇科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黄贤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因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因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因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的病例资料,探讨其超声图像特征. 结果:胎盘因素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占第二位,通过超声可以及时发现这些因素,诊断准确率高达88.37%. 结论:产前、产后都因合理的进行超声检查,预防因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减低出血量.

    作者:王卓;付赵虎;郑晓芳;唐连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急诊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剖宫产麻醉后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提高急诊剖宫产的护理水平.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分别为60 例,对照组产妇施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发生情况与麻醉前5min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人数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具有差异性( P<0.05 );同时观察组产妇在麻醉处理后血压与心率稍有下降,但是对照组产妇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产妇,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 结论:针对急诊剖宫产的产妇,对其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麻醉后带来的低血压综合症,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病例施以固尔苏药物治疗和相应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病例44例做为研究对象,给予固尔苏药物治疗并辅以相应的给药护理服务,比较该组病例药物干预前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病例药物干预后的各血气监测结果均显著优于药物干预前,( P<0.05). 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病例施以固尔苏药物治疗并辅以相应的给药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该类新生儿病例血气指标,促进其呼吸窘迫症状的改善,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作者:卓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认知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临床痴呆量表( CDR)以及韦氏记忆量表( WM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评定,应用中国卒中量表对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对比评定,比较两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 MMSE、CDR、WM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为55.88%,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神经恢复情况,提高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艳丽;赵正清;李燕;王慧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职业中医教育的解剖学教学方法探讨

    解剖学是医学门类的一门基础学科,是进入临床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因此,学好解剖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找到适合职业中专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很令值得探讨,要符合大纲要求,对课标既不能讲的太浅,但也不能讲的太抽象,要符合职业中专学生的知识特点讲授.解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的知识点是可见的,而有的是不可见的,每个系统是独立的,但又有其连带关系,因此,把每个章节讲通,又把知识联系起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这就是解剖学老师需要把握好的尺度,既不能把知识点讲的太深,太复杂,更不能面面俱到,学生抓不住重点,要深入浅出的讲解,讲的通俗易懂,让学生心领神会.根据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层次,与当前国家实行的素质教育相结合,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中专教育解剖教学新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下面把几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作一下总结,供学者与同道商榷.

    作者:王国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2012年1月26日~2013 年1 月26 日期间,从我院选取120 例胆结石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对照组中60例胆结石患者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60 例胆结石患者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胆结石患者在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效果相比较,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并分析讨论.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效果良好,不仅使胆结石患者减少了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情况,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巧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阑尾炎术后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对小儿患者术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 年5 月我院收治的40 例小儿阑尾炎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加强对小儿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切口的愈合. 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评价强化护理干预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对其进行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妊娠致胎儿窘迫行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糖尿病并妊娠孕妇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2hPG、FBG与HbA1c等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优,且羊水过多、剖宫产与黄疸等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糖尿病并妊娠致胎儿窘迫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其血糖水平,并优化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沈江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门诊护理采用护患沟通的效果. 方法:搜集本院门诊2014年3月-2015年3月患者74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对其分两组. 37例选择常规护理,入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37例护患沟通,入组研究组. 观察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组间对比,研究组沟通技巧掌握度高( P<0.05),满意度高(P<0.05),差异显著. 结论: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中应用效果佳,值得应用.

    作者:蔡美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行腹股沟斜疝( IH)手术患者的临床作用. 方法:将80 例老年I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以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IH知识掌握情况等为参数,评价、对比两组临床价值. 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IH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分别为(6.55 ±0.13)d、(29.87 ±3.51)分,经 t检验,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使用优质护理IH患者,其护理满意度高,能够减少患者痛苦和住院时间,优于传统护理方法,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谭荣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肾病综合症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症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方法:对5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分别从合理饮食、休息与活动、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心理以及预防感染等几个方面开展护理干预. 结果:51 例患儿经治疗及上述护理干预后,其中47 例(92.1%)患儿血压、心率均恢复正常,精神良好,手脚暖和,尿量正常,休克症状完全获得纠正,顺利出院,其余4 例也均获得不同程度好转,全组患儿无1 例死亡. 结论:本次针对肾病综合症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儿的护理方法其有效性是值得肯定的,对以后此类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作者:杨婕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出血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在为患者实施对症治疗的前提之下,全部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之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体重等相关指标与开展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之前比较显著降低(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不但可以对患者的后遗症加以控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比较高.

    作者:韩彩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00例妊娠糖尿病影响因素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但不能排除于妊娠前原有糖耐量异常而未被确诊者.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已经达到3~5%,并有逐渐增高趋势,成为威胁孕期健康的重要疾病[1].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GDM的病因是多源性的,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本研究结合三明地区实际病况,探讨可能影响GDM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为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晶;林秋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9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治疗及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经各不相同的两种方法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分别为0.0%、22.2%,观察组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1%,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积极预防与有效的护理干预相结合,可大限度避免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张丽华;袁晓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方法:通过从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了解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结果: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药品管理不规范、硬件设施差、药学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 结论: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较差,工作人员要提高管理认识,对硬件设施加大投入力量,强化监督,提高药房技术人员素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覃述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