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苏海英

关键词:医院感染控制, 护理管理, 作用,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 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患者1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对照组为7.5%,观察组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加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腹泻患儿联合给药喜炎平和思密达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2014年1 月-2014 年12 月之间收治的116 例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 对照组患儿的给药喜炎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药思密达. 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94.83%),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45(77.59%),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腹泻患儿联合给药喜炎平与思密达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儿科中推广应用.

    作者:戴甩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椎管肿瘤46例,依据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两组. 对照组23例,检查方式选择CT;余23例接受核磁共振,入组实验组. 对比两组结果. 结果:组间对比,实验组诊断准确率高( P<0.05 ) ,差异显著. 结论: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价值较大,应予重视.

    作者:范敏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例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案例的讨论

    通过对某化工企业三例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患者中毒经过、诊疗过程、终转归的分析,探讨高毒企业检维修作业过程中职业中毒的预防与现场处置原则.

    作者: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预防保健促进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在社区预防保健中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附近社区所辖的居民小区中的居民4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40例. 对照组采取社区中常规的卫生服务,而实验组另外添加全面的健康教育. 经过3个月后,将两组预防保健的参与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居民预防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定期体检参与情况及疫苗接种情况,都高于对照组居民,并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对社区预防保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雪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针刺和理疗联合应用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针刺和理疗联合治疗在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5 年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0 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理疗组、电针组、联合组,各80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比三组FMA、CNS等指标. 结果:治疗前后对比,三组的FMA、CNS等指标都是具有显著差异(P<0.01);和理疗、电针这两组对比,联合组三个指标都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之前,三组患者的全部指标对比结果都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针灸或者物理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丽影;王开成;唐立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 年12 月~2014 年12 月50 例接受治疗的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椎管内麻醉之后,通过静脉滴注方式为患者提供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接收椎管内麻醉之后,通过静脉滴注方式为患者提供同体积且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表现的镇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MAP、HR以及SPO2的变化情况均监测正常,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实验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效果更加显著,且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蒋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初产妇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初产妇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5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满意度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初产妇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

    作者:毕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分析

    外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而外科护理也是一项兼具复杂性和特殊性的临床护理工作. 在医患关系渐趋紧张的特殊时期,人们的健康需求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再加上外科护理潜在风险的多样性、高危害性,这使得外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压力也日渐增加. 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结合自身相关工作经验和一些浅薄见解,对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展开探讨.

    作者:阿娜尔古丽·曼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认知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临床痴呆量表( CDR)以及韦氏记忆量表( WM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评定,应用中国卒中量表对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对比评定,比较两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 MMSE、CDR、WM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为55.88%,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神经恢复情况,提高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艳丽;赵正清;李燕;王慧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87例高龄产妇妊娠危险因素及对结局影响的相关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研究高龄产妇妊娠的危险因素与对妊娠结局造成的预后病症影响. 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商洛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接收住院治疗观察的187例高龄产妇(35岁及以上)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187例同期非高龄产妇(35 岁以下)作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统计2组间相关指标数据研究其不同的妊娠危险并发症病因、新生儿分娩方式与出生时健康安全情况. 结果:观察组(高龄产妇组)在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非高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高龄产妇组)在新生儿分娩方式、前置胎盘、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产后出血与胎膜早破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非高龄产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龄产妇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妊娠期并发症,同时也增加了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然而高龄产妇系列妊娠期并发症对新生儿结局影响不是很大. 因此,积极进行分娩前围产期保健,加强孕前妊娠期并发症预防治疗宣传,对于高龄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闫艳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耳穴埋豆改善消渴病上消症状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通过耳穴埋豆,按压观察消渴病患者上消症状(口干、多饮)改善情况,并分析护理治疗的有效性,为护理治疗作参考. 方法:选取上消症状患者60例,通过两个疗程的耳穴治疗后观察患者上消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评分观察,随访治疗一月后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耳穴埋豆能改善消渴病患者上消症状,治疗的有效率为91.67%;一月后的长期有效率81.67%,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解卫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10例剖宫产术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5例. 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护理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影响产妇母乳分泌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的情况. 结果:护理组产妇对开始泌乳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48 h泌乳量充足所占比以及产后4 d内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中,有效地缩短了开始泌乳的时间,提高了产妇的泌乳量和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杨雅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讨论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3 年2 月 --2014 年2 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20 例患儿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60 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儿满意31 例(51.7%),一般24 例(40.0%),不满意5 例(8.3%),满意度为91.7%;对照组患儿满意21例(35.0%),一般14例(23.3%),不满意25 例(41.7%),满意度为58.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对患儿的身体危害较大. 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儿给予优质护理,减少患儿的痛苦,舒缓患儿的紧张情绪,促使患儿能够早日的康复. 日后,可将优质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赖雪琼;黄颖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急诊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剖宫产麻醉后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提高急诊剖宫产的护理水平.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分别为60 例,对照组产妇施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发生情况与麻醉前5min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人数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具有差异性( P<0.05 );同时观察组产妇在麻醉处理后血压与心率稍有下降,但是对照组产妇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产妇,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 结论:针对急诊剖宫产的产妇,对其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麻醉后带来的低血压综合症,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及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将2014年2 月 -2015 年1 月来院就诊的胆结石患者70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全面护理干预)与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各35 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与护理满意度水平.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出血量分别为(29.56 ±4.18)min、(31.05 ±5.27)mL,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 <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与对照组的77.14%相比有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为胆结石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服务,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7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 例和对照组37例. 围术期,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整体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予以患者整体护理能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且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魏孔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门诊护理采用护患沟通的效果. 方法:搜集本院门诊2014年3月-2015年3月患者74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对其分两组. 37例选择常规护理,入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37例护患沟通,入组研究组. 观察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组间对比,研究组沟通技巧掌握度高( P<0.05),满意度高(P<0.05),差异显著. 结论: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中应用效果佳,值得应用.

    作者:蔡美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效果. 方法:将68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与干预组38例,对2组患者均给予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避免诱因、舒适体位、指导减轻头痛的方法、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评估2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头痛的频率. 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2 ±3.13)天,平均头痛(10 ±4.45)次;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49 ±5.3)天,平均头痛(18 ±5.45)次;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避免诱因、舒适体位、指导减轻头痛的方法、大小便及饮食、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患者头痛次数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雅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观察

    目的:探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4 年1 月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雾化吸入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咳嗽、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雾化吸入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明显缓解病情,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使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江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剖宫产产妇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对剖宫产产妇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1 日至2015 年1 月1 日期间在我院采取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性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优质护理干预. 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结果.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剖宫产产妇排气时间、恶露排尽时间、初乳时间均较短,P<0.05,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时,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妇的产后护理效果,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