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荣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的今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已经成为重要议题。因此,转变服务理念、提升自身素质、调动群体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这些观念的提出也必将成为和谐就医的重要环节。
作者:侯田田;龚菲;刘洪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1137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321例,检出率为28.2%,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39.6%,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450例动态心电图检出异常中,有室性心律失常207例,占46%,房性心律失常216例,占48%,窦性心律失常9例,占2%,传导阻滞18例,占4%。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明确诊断出心律失常的类型,对老年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具有可靠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尉艾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在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7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评论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2.8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身体的舒适度和生存的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入的32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有效的护理方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于出院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结果:观察组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具有不同的影响,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身心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我科从事儿科护理,平均年龄在5岁以下,外周静脉具有短、细、脆的特点,给护士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反复穿刺静脉也会造成患儿额外的痛苦。留置静脉针可以减少患儿痛苦,并能够保护患儿的血管,同时也为护士的工作减轻了负担,是目前儿科穿刺的首选方案。然而,随着留置静脉针的频繁使用,静脉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标准将静脉炎分为三度[1],轻度:局部疼痛、红肿,未见条索状改变;中度:局部疼痛、红肿伴有条索状改变;重度:局部疼痛、红肿、条索状改变伴有硬结。本文通过探索新的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旨在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孟丽;关振强;刘红芳;潘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与比较血清 CRP 在正常血压高值和正常血压人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启东中医院体检中心24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理想血压组和血压正常高值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人群收缩压,舒张压,血清 CRP 及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经两年随访分别统计高 CRP 组和低 CRP 组受试对象患高血压率。结果:正常血压高值组收缩压平均值为(132.8±2.1)mmHg 高于理想血压组收缩压平均值(110.8±3.4)mmHg,P <0.05;正常血压高值组舒张压平均值为(82.8±3.2)mmHg 高于理想血压组收缩压平均值(72.8±4.4)mmHg,P <0.05;正常血压高值组血清 CRP 为(3.8±0.3)mg/L 高于理想血压血清 CRP(2.4±0.2)mg/L,P <0.05;高 CRP 组高血压率为51.7%高于低 CRP 组高血压率12.5%。结论:正常血压高值者血清 CRP 增高,说明在血压正常高值时期已发生炎症反应,并促进高血压的发展。
作者:季凌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在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诊断为消渴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90例在内科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优势病种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药熏洗治疗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每天1次,2周一个疗程。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对中药熏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提高,显效29例(64%),有效12例(27%)无效4例(9%),有效率91%。结论:中药熏洗在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病痹症患者应用中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吴翠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方法:用常规方法将2003年-2006年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检出株数与标本来源所占比例依次为:痰液61(52.1%),分泌物28株(23.9%),尿液16株(13.7%),脓液12株(10.3%),共计117株。临床上对该菌比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对青霉素类及大部分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偏高。结论:通过药敏试验提供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的依据,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王玉财;张月芬;杨新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多次性根管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均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疼痛发生率和治疗效率。结果:术后1周及1个月对照组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9.4%和9.7%;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2.6%和12.9%;1年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两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根尖周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其疼痛发生率与治疗效率同多次根管治疗的效果差异不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逯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时使用高剂量地诺孕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98例,使用高剂量地诺孕素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痛经、盆腔疼痛、性交痛、非经期下腹疼痛、子宫活动受限等体征和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显著,P 均<0.05。患者接受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后结果均无异常。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高剂量地诺孕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辛志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慢性脑灌注不足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减退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脑灌注不足患者25例,应用64层螺旋 CT 为患者实施 CTPI 检查,在患者的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区、枕叶、顶、颞、额、丘脑、豆状核、小脑、脑干等选择感兴趣区(ROI)进行观察,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正常患者25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不同脑区域之间的 MoCA 评分及 CBF 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 MoCA 评分及 CBF 值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的记忆评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脑灌注不足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减退现象可能与患者脑血流量的明显下降有关。
作者:阿帕尔·卡哈尔;杜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 CT 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共60例(需要进一步确认心血管结构),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宝石能谱 CT 检测,常规 CT 检测,超声心动图检测和手术病例探查。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 kappa 检验,宝石能谱成像质量较高,常规 CT 检查和宝石 CT 扫描之间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主肺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增强 CT 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宝石能谱 CT 漏诊2例,超声心动图漏诊6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 ASIR 技术的宝石能谱 CT 扫描是检查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病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刚;毛旭;何慧;李小花;冯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持续改进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减少差错。方法:对比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流程改进前后的不同点,分析其利弊。结果:改进后的流程更符合实际操作,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合理用药。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流程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我院的流程改进是卓有成效的。
作者:高文超;WANG li;LIU xiang-chen;KONG xia;GAO wen-chao;XU hong-lin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针对临床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改善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方法:通过探讨研究当前临床检验工作中的不足,分析所得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和实际所需结论的差异距离,进行比较验证。结果:当前临床检验在质量控制上还达不到标准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进。结论:临床检验中的质量控制研究具有重要医疗意义,为后续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据,需要加强控制。
作者:付淑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白芷祛斑霜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41例,对照组给予氢醌乳膏治疗,观察组给予白芷祛斑膏治疗,治疗8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5,P >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积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芷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有助于缩小皮损面积,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孙云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应用细致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能感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1月1日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细致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能感。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能感要远远好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能感,从而增加预后信心,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宁;苗静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治疗 IgA 肾病血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 IgA 肾病血尿的8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黄葵胶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使用益肾胶囊治疗,治疗一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以及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在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复发率为17.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则为80%,复发率为37.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以及副作用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 IgA 肾病血尿中应用益肾胶囊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血脂水平,还能大大的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权;谢泽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并寻求解决或减轻护士压力的措施。方法: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职业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为手术室护士工作主要压力源。结论:手术室护士有着比较大的工作压力,应针对不同的压力适当的解决策略。
作者:陈含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总结,得出术后病因预防,心理护理,积极主动、被动功能锻炼、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结果:对156例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三例出现局部肿胀明显,给予及时患肢抬高制动,加强功能锻炼,活血化瘀、预防性抗凝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早期功能锻炼预防病因,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意义重大。
作者:艾宝霞;党晓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临床中产后尿潴留患者46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23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充足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排尿有效率达到95.7%,对照组患者排尿有效率为78.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针对产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在展开有效治疗措施的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首次排尿的时间,并且提高排尿的有效率,直达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昌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