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
目的:探讨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1例患者,其中非 Q 波性心肌梗死19例(61.29%),急性 Q 波性心肌梗死12例(38.71%);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晕、牙痛、咽喉痛等不典型症状,误诊率高达22.58%;患者接受吸氧、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营养心肌、溶栓等对症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3.87%,病死率为6.45%。结论: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明显,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该足够重视和认识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临床症状及其相关变异,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张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初步探究中医护理对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以及社会功能等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缓解患者肢体疼痛,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功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任志芳;杨明川;王晓霞;闫凤果;王晓康;郭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为探讨提高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能力培养的对策,提高急诊科护士的选择标准,对急诊科在岗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能力和业务水平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也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途径。急诊抢救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急救措施也不尽相同,要求急诊科的护士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各种急诊急救技能和各种抢救流程,因此,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郭崇君;马占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胎儿心脏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产后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妊娠12至16周的2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对比常规超声检测以及胎儿心脏超声检测结果。结果:常规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有7例,筛查准确率为35%;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有19例,筛查准确率为95%;两种检查结果相比,胎儿心脏超声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 <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心脏超声在检测先天性心脏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对心脏形态、心脏功能结构进行比较准确的判断,可有效的识别出先天性心脏病,该种诊断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可行性。方法:将2011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正畸治疗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病原因。结果:女性患者诱发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可能性高于男性患者,同时与安氏 I 类与安氏 III 类患者相比较,安氏 II 类的检出率更高,(P <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患者中,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较为常见,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相关[1]。
作者:饶永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改进策略进行探讨。方法:把医院的中药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一个月,把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分析总结,针对每一个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对调查结果整理后发现,医院中药管理过程中存在采购质量把关不严、炮制程序不符合标准、中药存储方式不恰当等等问题。结论:针对各种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中药管理过程中的合理以及规范,提高中药的质量安全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赵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参麦、参芎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并自愿参加的前提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参麦、参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PVRI、mPAP、CO 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PVRI、mPAP、CO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肺心病的患者中,与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联合应用参麦、参穹治疗,可提高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永波;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 hCG、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同时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优(P <0.05)。结论: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娄景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参与式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实施护理的40例护理人员,将其分成若干个小组实施参与式分层管理,对项目实施质量管理,对参与式分层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对比分析。结果: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妇产科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护理、消毒隔离以及自我价值等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参与式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 VAS、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和腰椎活动度有明显差异(P <0.01,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鹏程;冷向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应用内镜监视系统行声带息肉手术后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为行喉镜手术患者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出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支撑喉镜下应用内镜监视系统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试验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比较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支撑喉镜下应用内镜监视系统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董玉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整理我院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1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对联合组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1%,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3%,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上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举洪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则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12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3%、2.8%,较对照组的77.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刘喜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本次探讨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一天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作全身抚触护理。结果:两组新生儿各项生长发育指标情况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晓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创锥颅碎吸、溶吸术(以下简称微刨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和护理中的具体功效。方法:从2011年7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抽取50例。这50例患者行微创术的同时辅以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三个层面的护理,有效建立起专业性、治疗性、帮助性的友好医患关系。结果:50例患者微创术后接受优质的护理干预生活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术治疗后,辅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恢复患者身体健康。优质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作者:童春梅;谈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本院呼吸科的52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再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稳定情况、住院天数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8.12±0.92)天,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平均满意度为(96.11±1.13);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3.13±1.23)天,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平均满意度为(80.33±1.96)分。结论: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更为显著,因此,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周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12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平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与针对性护理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常规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86.7%,针对性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护理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15.0%,针对性护理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6.7%,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君红;梁妍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食管狭窄内镜下治疗再狭窄发生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食管狭窄患者内镜下治疗及护理。结果:52例患者,1例治疗失败,余51例达到预期治疗效果,随访1-6个月,发生再狭窄3例,再狭窄发生率5.8%。结论:食管狭窄内镜下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与狭窄的性质、治疗方式的优化、术前评估、术后预防及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燕桂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以及病理。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择通过病理证实的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 X 线平片检查和 MRI 检查,4例患者同时实施 CT 检查,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分析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结果:经检查,20例患者 X 线平片与4例实施 CT 检查患者,影像图像表现主要为溶骨性骨折破坏,其中有6例患者合并骨体轻度膨胀,均存在大小不等软组织肿块与 Codman 三角,同时骨破坏区多数边缘不清,没有硬化边,肿块内没有显著肿瘤性成骨。经 MRI 检查,20例患者肿瘤多数或者完全由多发囊腔构成,存在骨膜反应,有16例患者囊腔内存在小液-液平面,该平面少且散在。在病理学上,全部患者均存在类似于动脉瘤样骨囊肿血腔结构,囊间隔或者囊壁可见肿瘤性成骨组织或者肿瘤细胞。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和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一般恶性骨肿瘤生长特点相类似;病理学表现为血腔结构、囊壁或者囊间隔内恶性肿瘤细胞,在临床检查诊断中,和临床影像、病理相结合,可获得更为准确且合理的诊断结果。
作者:李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持续改进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减少差错。方法:对比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流程改进前后的不同点,分析其利弊。结果:改进后的流程更符合实际操作,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合理用药。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流程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我院的流程改进是卓有成效的。
作者:高文超;WANG li;LIU xiang-chen;KONG xia;GAO wen-chao;XU hong-lin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