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

季洪霞

关键词:健康教育, 慢性病管理, 老年患者, 高血压, 社区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8年6月-2015年6月我社区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统计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护理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统计社区干预前后患者的用药情况、饮食运动情况、血压自我监测情况,并以此分析患者医从性。结果:教育、护理前,患者平均收缩压(174.2±37.7)mmHg,平均舒张压(105.3±11.8)mmHg。教育、护理后,患者平均收缩压(122.4±28.1)mmHg,平均舒张压(81.2±9.5)mmHg。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护理,患者高血压病症得到有效改善;教育、护理后,49例患者能够规律用药(94.23%),45例患者合理饮食(86.54%),40例患者能坚持科学运动(76.92%),50例患者可自我检测血压(96.15%),与教育、护理前相比,医从性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高血压病症,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疾病防治及个人生活习惯,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检查对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胸片、X 线钡餐、CT 检查,比较这三种放射检查方法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常规胸片、X 线钡餐造影和 CT 检测检测出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62.4%、92.5%、100%。从而得出,CT 和 X 线钡餐造影检出的阳性率高于常规胸片的检查(P <0.05)。常规胸片的误诊率为47.6%明显高于 X 线钡餐造影的误诊率7.5%和 CT 检测的误诊率。结论:从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进行常规胸片、X 线钡餐、CT 的放射线检查结果得出,在临床上可以综合采用各种放射诊断方法,从而利于降低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的误诊或者漏诊的概率,以便可以提高临床的正确诊断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肌钙蛋白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中肌钙蛋白 I(cTnI)的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及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 ACS 的患者9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9例,71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组,检测其 cTnI 的含量,并作相互比较。结果:AMI 组 cTnI 水平显著高于 UAP 组、SAP 组和对照组(P <0.05);UAP 组 cTnI 水平显著高于 SAP 组和对照组(P <0.05);SAP 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检测患者 cTnI 水平对 ACS 患者疾病诊断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郎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1例患者,其中非 Q 波性心肌梗死19例(61.29%),急性 Q 波性心肌梗死12例(38.71%);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晕、牙痛、咽喉痛等不典型症状,误诊率高达22.58%;患者接受吸氧、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营养心肌、溶栓等对症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3.87%,病死率为6.45%。结论: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明显,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该足够重视和认识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临床症状及其相关变异,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张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促进小儿发热康复中的作用探究

    目的:对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促进小儿发热康复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小儿发热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以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显著提高家属知识掌握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曾佑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6排螺旋 CT 头部 CTA 去骨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CT(Computed Tomography)的发展也因为多排螺旋 CT 的出现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6排螺旋 CT 具有进行快速、薄层、大面积扫描,以及安全准确诊断的特点,其不仅使 CT 能够对人体任何部位或器官进行有效检查,还给传统的医学诊断方法带来了全新的变革。然而,头部 CTA 由于会受到颅骨的干扰,会导致疾病的诊断存在较大误差,因此16排螺旋 CT 头部 CTA 去骨成像技术还有待发展。本文就16排螺旋 CT 头部 CTA 去骨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贤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胆结石采用外科手术和胆宁片结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胆结石采用外科手术和胆宁片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对10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胆宁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结石清除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5.7%),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外科手术和胆宁片结合治疗老年胆结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结石清除,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毛军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原因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调查产科收治的5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年龄、胎盘附着位置、前置胎盘类型、有无胎盘粘连或植入、流产史或者剖宫产分娩史等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结果:对不同情况下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可见,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或粘连、合并剖宫产分娩史等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高于同组其他产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前置胎盘的类型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大,对于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产妇,需要在剖宫产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在彩超等的辅助下,确保手术顺利安全,降低产后出血量。

    作者:张仝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新方法及静脉炎的护理

    目的:我科从事儿科护理,平均年龄在5岁以下,外周静脉具有短、细、脆的特点,给护士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反复穿刺静脉也会造成患儿额外的痛苦。留置静脉针可以减少患儿痛苦,并能够保护患儿的血管,同时也为护士的工作减轻了负担,是目前儿科穿刺的首选方案。然而,随着留置静脉针的频繁使用,静脉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标准将静脉炎分为三度[1],轻度:局部疼痛、红肿,未见条索状改变;中度:局部疼痛、红肿伴有条索状改变;重度:局部疼痛、红肿、条索状改变伴有硬结。本文通过探索新的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旨在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孟丽;关振强;刘红芳;潘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1137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321例,检出率为28.2%,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39.6%,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450例动态心电图检出异常中,有室性心律失常207例,占46%,房性心律失常216例,占48%,窦性心律失常9例,占2%,传导阻滞18例,占4%。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明确诊断出心律失常的类型,对老年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具有可靠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尉艾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模式用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临床手术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86例骨折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配法将86例患者分为43例 A 组和43例 B 组,分别对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法和常规护理法,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A 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护理风险发生率均优于 B 组(p <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率。

    作者:夏筱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 hCG、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同时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优(P <0.05)。结论: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娄景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45例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干预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并选择同期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措施,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好转率、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安全性高,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应用。

    作者:李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 VAS、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和腰椎活动度有明显差异(P <0.01,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鹏程;冷向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郫县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郫县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县5个乡镇的20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现状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民场镇、古城镇、三道堰镇和唐元镇以集中式供水为主,采用集中式供水人口分别是41.57%、古城镇68.64%、三道堰镇65.83%、唐元镇24.67%,友爱镇以分散式供水方式为主(分散式供水人口占被调查的94.1%);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新民场镇64.36%、古城镇67.71%、三道堰镇62.32%、友爱镇33.21%、唐元镇33.6%。农户家庭饮用水习惯上日常生活中能坚持饮用开水的农户基本能达到50%以上;饭前便后都能洗手的习惯新民场镇60%、古城镇70%、三道堰镇85%、友爱镇95%、唐元镇85%;农户粪便未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行直接排放或直接施肥的新民场镇50%、古城镇45%、三道堰镇30%、友爱镇70%、唐元镇50%;农户日常生活污水未排放进入处理厂的新民场镇65%、古城镇55%、三道堰镇55%、友爱镇85%、唐元镇60%;农户生活垃圾处理仍随意丢弃的新民场镇和唐元镇各5%、古城镇10%,三道堰镇和友爱镇没有该现象。5个镇均未检出蛔虫卵和活蛔虫卵;铅含量和铬含量均在国家标准限值内,镉含量有40%超标率。结论:郫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急需进一步改善。

    作者:袁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妇科2013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不全流产后出现的阴道不规则出血病人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自愿原则,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每组75例。西医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中西医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统计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和用药不良作用。结果:中西医组病人总疗效跟西医组相比更佳,差异非常显著,经卡方检验显示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组病人用药不良作用跟西医组相比相似,差异不显著,经卡方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病人在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其中医辨证情况给予中药汤剂服用,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且不会带来额外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译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药熏洗在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在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诊断为消渴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90例在内科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优势病种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药熏洗治疗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每天1次,2周一个疗程。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对中药熏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提高,显效29例(64%),有效12例(27%)无效4例(9%),有效率91%。结论:中药熏洗在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病痹症患者应用中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吴翠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科15例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护理总结。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的15例重症肝炎患者,7例治愈,6例好转,1例主动出院,1例病重死亡。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治疗过程中,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熟练操作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

    作者:韩必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监测与预防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监测与预防措施。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50例,将其归为研究组,然后选择正常的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分析患者的血肌酐、尿蛋白的阳性率以及血清胱抑素情况,然后再使用超声来检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肌酐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大,但其尿蛋白的阳性率以及血清胱抑素明显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明显的下降,两组对比较为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进行监测时可以将血清胱抑素作为检测和预防的指标,为保障妊娠患者及新生儿生命健康提供参考依据,而超声监测有利于降低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丛树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综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以人为本的国度里,健康是我国老年人大的追求目标。但当今世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老年人因病而老,因病早老,因病而残,因病早亡的头号疾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高血压是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重要的疾病之一,本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程的跟踪与管理,电话回访及社区随访,积极干预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效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减少了高压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及致残率,减轻了社会经济负担,现在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廖翠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老年 COPD 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肺部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慢阻肺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万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