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体检中人性化护理工作的价值分析

张桂霞

关键词:满意度, 健康体检, 人性化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体检中人性化护理工作的价值。方法:随机把同期到院实施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体检人数分别为60例,对照组体检者施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体检者施予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体检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体检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体检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0.0%,通过统计学分析,二者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对体检者施予人性化护理,可使其不良情绪或者心理得到缓解,便于其主动且积极地配合体检,同时还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便于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护理对策

    目的:本次浅析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防术后并发症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实验组并发症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8.00%,p <0.05。结论:对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对其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积极的评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唯有如此才能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作者:郭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与分析康复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按常规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在同一时点内,观察组的 FMMS 评分以及 Bathel 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评分(P <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损害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窦丽辉;李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接受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应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1例接受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23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身体情况的改善。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26%,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接受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患者在术前术后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出现并发症,有助于身体康复。

    作者:黄玉娇;刘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 =50),对两组患者诊断后,再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左西孟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差异,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在诊断后采用左西孟旦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地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敬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应用效果对照

    目的:对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76例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病患,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A、B),对 A 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 B 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病患的气管插管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麻醉时间、清醒时间、心率、血压进行比对。结果:手术完成之后两组病患的心率、血压、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P >0.05),而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的 A 组患者于住院时间、麻醉时间、气管拔管及清醒时间上均小于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 B 组患者(P <0.05)。结论: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舒芬太尼具有不良反应少、可控性高、苏醒快速等优势,能够满足急诊脑外伤手术的麻醉需求,确保手术进行顺利。

    作者:田进;班光清;谢舒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尿病汗证临床辨治经验

    笔者导师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梁利金主任医师,具备40余年的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经验,学验俱丰,对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了解及治疗方法具有独到的见解。糖尿病多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病变,糖尿病汗症,即由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出现病理改变[1]。糖尿病汗症的发病年龄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其病变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个部位大量出汗或少汗,通常,颈面部及前胸部出现多汗现象,下肢及躯干出现无汗现象。多汗与少汗同时存在,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在临床治疗中,患此疾病的患者表现为头面自汗,容易感冒且反复发作,难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使汗证加重。因此,对患者的出汗症状进行改善,对血糖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汗证,西医尚无特异性疗法,在中医范畴,可将汗证归为"消渴"、"汗证"[2]。梁师在临床实践中,以中医理论为治疗基础,对汗证进行辨证分型,从而有效治疗。现将临床常见证型及治法归纳如下。

    作者:颜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原裕固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现状与探究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原裕固族地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总结了对高原裕固族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的难点,包括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生活质量及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其他因素等,并提出了在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应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克服各种困难,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受益。

    作者:杨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腮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腮腺切除术,观察组给予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并进行2个月-1年随访,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肿瘤复发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随访1年后,对照组患者面瘫、凹陷畸形、Frey 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在治疗腮腺肿瘤上有较好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吴国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经一段时间的护理操作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促进运动能力提升的同时,加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接收行超声乳腺化治疗的35例(41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超声组,选取同期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的35例(43眼)白内障患者作为小切口组,比较研究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0.1-0.5、0.6-1.0视力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但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超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相较于超声乳化,小切口超声乳化的并发症较少,且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职药剂专业天然药物化学萜类说课设计

    目的: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兴趣。方法:笔者利用橡皮泥,牙签等简单材料做为分子模型,用橡皮泥和牙签拼出各种萜类化合物,再将其拆分成一个个异戊二烯单元,后根据异戊二烯单元的个数进行萜类的分类。结果:加深了同学们对萜类结构单元的理解。结论: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骨架多样、数量庞大、生物活性广泛的一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由甲戊二羟酸变成活性异戊二烯再合成萜类化合物,因此从化学结构看,萜类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及其衍生物,而且绝大多数萜类化合物都是由异戊二烯衍变而来[1]。

    作者:张武雄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配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应用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选取收治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对50例患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结果:本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满意度为96%。结论:在应用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谭玉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鼻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鼻出血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鼻出血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严重鼻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鼻腔填塞法止血,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止血方法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44/4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4%(38/4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于鼻内大量出血的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止血时选择采用鼻内镜下止血可有效提升止血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上的应用

    沟通的技巧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几乎在与病患共处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有效的沟通技巧。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人员的工作不仅仅以完成医嘱为目的,而是逐渐演变成以病患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彰显人性关怀的共同参与。同一种疾病和危机处理的手段可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病人拥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经济能力,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隐藏的心理活动更是千差万别或隐匿于无形,真正能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一定是一个群体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如何培养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使其将这种技巧应用到临床上是一门重要的课题。艺术性的沟通语言、察言观色的沟通技巧都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作者:安桂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改良鼻饲法对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鼻饲法对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恒温持续泵入鼻饲液(瑞素);对照组采用50ML 注射器定时推注鼻饲液(瑞素)。结果观察组发生胃潴留、腹泻、食管反流、误吸,肠胀气、便秘、电解质紊乱病例较对照组明显要少(P <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鼻饲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恒温泵入,有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保护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华;杨庆娟;杨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336例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336例子宫肌瘤的患者应用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HIFU)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6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过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结合适时临床护理,肌瘤的直径和体积有明显缩小,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结论:通过对336例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全程周到的护理,能确保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不适。

    作者:贾秋;冯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选取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从两组患者的用药改善情况来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45.00%,P <0.05。结论:对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采取中西治疗的方法,此种方法治疗心脑血管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周成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外伤采用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

    目的:疼痛脑外伤采用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98例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者患者治疗后的 GCS 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 ADL 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 GCS 评分和 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意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医疗费用以及肺心病知识的掌握度。结果: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满意度、肺心病知识的掌握度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肺心病患者行舒适护理不仅能让患者尽快出院,降低家庭负担,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对肺心病知识的掌握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因素,并寻找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6月做过的1658份尿检样本的资料,对其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研究不合格的资料,并总结出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1658份尿检样本中,共有19份样本的检验结果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15%。其中,3份样本是因为送检超时;5份样本是因为标本受到了污染,中间混杂着粪便、精液、白带、经血或烟灰等物;5份样本是因为标本量不足,少于12ml;4份样本是因为标本的采集时间不当,受检者在留取尿检样本前曾服用影响尿检结果的药物,或是曾剧烈运动,或是曾大量饮水;2份样本不合格的原因是标本标记错误,错误原因分别为标签脱落和化验单与标本不符。结论:加强临床尿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能有效避免出现检验误差,提高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准确度。

    作者:王祖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