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名煌
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产生腹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强剖宫产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实行剖宫产术。在分析产妇临床病情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研究活动对象发生腹胀的总共有42例,发生率为14%。研究中发现引发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主要有腹肌无力、术前饮食不当、气体吞咽、长期卧床、胃肠道准备不充足等。结论:临床中,根据剖宫产术后腹胀产原因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腹胀的发生。
作者:韦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黄体酮进行治疗,并且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3日就诊于本院妇产科的52例先兆流产患者,患者采用口服黄体酮进行治疗,再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高达98.08%,由此可见,对患者使用黄体酮外加一般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进行辅助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黄体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使用黄体酮外加一般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进行辅助治疗,不仅能够提高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全引发的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还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护理治疗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疝气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安全性更高,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金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服药时间和方法对老年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为以后临床更好的治疗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门诊就诊序号进行平均分成 A、B、C、D 四组,A、B 组患者分别于每天早7:00和晚7:00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和厄贝沙坦进行治疗;C 组患者采用顿服:于每天早7:00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和厄贝沙坦,D 组患者采用分次服用:每天早7:00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晚7:00服用厄贝沙坦,对治疗前后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不同时间、不同服药方法患者的服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B、C、D 四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得到改善,B组改善率明显高于 A 组,D 组改善率明显高于 C 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晚上服用降压药、分次服药更能明显的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起到佳的降压效果,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作者:陈宏伟;张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胺碘酮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经不同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 B 超引导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该方法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95例,其中,男55例,女40例,平均年龄45岁(23岁-75岁),均行泌尿系彩超、CT 及 KUB 检查,结石直径2-5.5cm,单发结石80例,多发结石15例,单侧78例,两侧结石17例,合并81例肾积水,尿路感染42例,肾功能不全患者11例,合并6例高血压,2型糖尿病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例。结果:95例中86例均1期成功建立经皮肤肾脏通道并成功碎石,手术平均时间为:93分钟,术后住院平均时间为:6.5天,1期结石清除率为:90.5%(86/95)。术后1月复查,若证实无结石残留,拔除留置于患侧输尿管的双 J 管。11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复查血生化肌酐值基本恢复正常的患者为6例,余5例患者,血肌酐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B 超引导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明显,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钱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规范,各科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离不开检验的辅助。医学检验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诊断思维及分析问题能力,具有对各种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这是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基本能力。
作者:王丽霞;张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新时代下,人类寿命不断延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渐上升,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控制血糖是预防以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系对策。因此,本文作者对诺和锐30治疗老年糖尿病方面的用药效果、不良反应予以了探讨。
作者:樊华;刘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危急值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70例新生儿疾病的临床资料,并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危急值"是指当这种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佳抢救机会。
作者:商杰玉;李颜文;孟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工作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门诊1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护理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自制一份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12份问卷,且收回12份,收回率达100%;评分结果显示:护理安全规章制度(4.41±0.13)分,护理操作理论与技能(4.42±0.14)分,护理安全培训与教育(3.93±0.10)分,上岗前培训(3.82±0.16)分,安全法规常识(3.25±0.09)分,沟通与协调(3.21±0.08)分,药品标识(3.92±0.02)分,急救意识与能力(3.67±0.14)分,护士排班模式(2.51±0.13)分。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学习护理安全法规常识,做好与患者沟通、交流,尽大可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官晓筠;代伟丽;安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与佳护理方法,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数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及综合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戴玉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慢性脑灌注不足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减退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脑灌注不足患者25例,应用64层螺旋 CT 为患者实施 CTPI 检查,在患者的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区、枕叶、顶、颞、额、丘脑、豆状核、小脑、脑干等选择感兴趣区(ROI)进行观察,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正常患者25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不同脑区域之间的 MoCA 评分及 CBF 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 MoCA 评分及 CBF 值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的记忆评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脑灌注不足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减退现象可能与患者脑血流量的明显下降有关。
作者:阿帕尔·卡哈尔;杜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健康教育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依据临床规定程序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照组达标率为77.8%,满意度为75.0%,均明显低于观察组94.4%、97.2%,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知识掌握达标率与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有推广价值。
作者:冯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可行性。方法:将2011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正畸治疗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病原因。结果:女性患者诱发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可能性高于男性患者,同时与安氏 I 类与安氏 III 类患者相比较,安氏 II 类的检出率更高,(P <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患者中,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较为常见,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相关[1]。
作者:饶永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1例患者,其中非 Q 波性心肌梗死19例(61.29%),急性 Q 波性心肌梗死12例(38.71%);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晕、牙痛、咽喉痛等不典型症状,误诊率高达22.58%;患者接受吸氧、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营养心肌、溶栓等对症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3.87%,病死率为6.45%。结论: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明显,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该足够重视和认识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临床症状及其相关变异,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张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降低全麻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静脉注射,综合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T0)、拔管后1min(T1)、拔管后3min(T2)、拔管后5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皮质醇浓度的差异。结果:T1~T3时刻研究组MAP、HR、RPP、血糖及皮质醇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有效降低全麻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减少血浆肾素和皮质醇的释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世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鼻出血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严重鼻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鼻腔填塞法止血,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止血方法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44/4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4%(38/4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于鼻内大量出血的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止血时选择采用鼻内镜下止血可有效提升止血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食管狭窄内镜下治疗再狭窄发生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食管狭窄患者内镜下治疗及护理。结果:52例患者,1例治疗失败,余51例达到预期治疗效果,随访1-6个月,发生再狭窄3例,再狭窄发生率5.8%。结论:食管狭窄内镜下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与狭窄的性质、治疗方式的优化、术前评估、术后预防及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燕桂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实验组利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照组利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对比两组患者输液外渗情况以及静脉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静脉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有利于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率,预防及治疗静脉炎效果良好,应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晓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干预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并选择同期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措施,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好转率、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安全性高,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应用。
作者:李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