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娥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的今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已经成为重要议题。因此,转变服务理念、提升自身素质、调动群体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这些观念的提出也必将成为和谐就医的重要环节。
作者:侯田田;龚菲;刘洪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郫县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县5个乡镇的20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现状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民场镇、古城镇、三道堰镇和唐元镇以集中式供水为主,采用集中式供水人口分别是41.57%、古城镇68.64%、三道堰镇65.83%、唐元镇24.67%,友爱镇以分散式供水方式为主(分散式供水人口占被调查的94.1%);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新民场镇64.36%、古城镇67.71%、三道堰镇62.32%、友爱镇33.21%、唐元镇33.6%。农户家庭饮用水习惯上日常生活中能坚持饮用开水的农户基本能达到50%以上;饭前便后都能洗手的习惯新民场镇60%、古城镇70%、三道堰镇85%、友爱镇95%、唐元镇85%;农户粪便未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行直接排放或直接施肥的新民场镇50%、古城镇45%、三道堰镇30%、友爱镇70%、唐元镇50%;农户日常生活污水未排放进入处理厂的新民场镇65%、古城镇55%、三道堰镇55%、友爱镇85%、唐元镇60%;农户生活垃圾处理仍随意丢弃的新民场镇和唐元镇各5%、古城镇10%,三道堰镇和友爱镇没有该现象。5个镇均未检出蛔虫卵和活蛔虫卵;铅含量和铬含量均在国家标准限值内,镉含量有40%超标率。结论:郫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急需进一步改善。
作者:袁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拟温肾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8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达英-35,观察组服用温肾调经汤,对比分析两者治疗效果及血清黄体生成素、雄性激素水平。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血清黄体生成素、雄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激素回升的概率较小(P <0.05)。结论:自拟温肾调经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较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干永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CT(Computed Tomography)的发展也因为多排螺旋 CT 的出现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6排螺旋 CT 具有进行快速、薄层、大面积扫描,以及安全准确诊断的特点,其不仅使 CT 能够对人体任何部位或器官进行有效检查,还给传统的医学诊断方法带来了全新的变革。然而,头部 CTA 由于会受到颅骨的干扰,会导致疾病的诊断存在较大误差,因此16排螺旋 CT 头部 CTA 去骨成像技术还有待发展。本文就16排螺旋 CT 头部 CTA 去骨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贤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8年6月-2015年6月我社区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统计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护理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统计社区干预前后患者的用药情况、饮食运动情况、血压自我监测情况,并以此分析患者医从性。结果:教育、护理前,患者平均收缩压(174.2±37.7)mmHg,平均舒张压(105.3±11.8)mmHg。教育、护理后,患者平均收缩压(122.4±28.1)mmHg,平均舒张压(81.2±9.5)mmHg。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护理,患者高血压病症得到有效改善;教育、护理后,49例患者能够规律用药(94.23%),45例患者合理饮食(86.54%),40例患者能坚持科学运动(76.92%),50例患者可自我检测血压(96.15%),与教育、护理前相比,医从性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高血压病症,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疾病防治及个人生活习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洪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单纯疱疹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眼科收治的64例单纯疱疹角膜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2例,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药治疗单纯疱疹角膜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黄杏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现阶段肺结核疾病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寻求能够有效控制和规避肺结核疾病的方法。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灌云县白蚬乡2010年~2014年的肺结核疾病患者109例进行流行病学的特征研究。结果:主要有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时间分布四个方面,发现男性、16~25岁、农民、夏季这四种情形的患者的发病率较高。同时分析出2010年~2014年平均发病率为52.61/10万,发现2010年的发病率高,2014年发病率低。结论:利用流行病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对肺结核疾病患者进行排菌,能够为肺结核疾病的预防提供可控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宝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成人正畸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30例成人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和临床依从性量表对患者的人格状况、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分析其人格特征与治疗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比较130例不同人格特征的患者在口腔卫生、复诊时间、矫治器维护等方面的依从性得分,可见人格内外倾向的患者在口腔卫生保持的依从性比较上有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外向型患者的保持效果优于中间型患者,优于内向型患者,P <0.05。其余不同人格特征的患者在各方面依从性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外向型人格患者口腔卫生保持依从性更加,有利于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兰;龙澈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彩超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疑似为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全部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以及超声检查,对患者血栓的范围、部位以及栓塞情况进行观察。结果:35例患者中发现4例髂静脉血栓、12例为股静脉血栓、14例腘静脉血栓和股静脉血栓、5例小腿深静脉血栓。部分阻塞32例、3例完全阻塞。经过治疗后,完全阻塞再通2例,1例部分再通。部分阻塞再通32例,均全部畅通。结论:将彩超诊断应用于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动态观察和判断,属于一种无创可重复检查的方法,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应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57例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选择术前术后的综合护理,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9.1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患者在术前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可保证手术的安全,使其保持平稳的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作者:孙丹;刘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小儿肺炎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护理;采用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袁光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与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9例需行人工气道的患者,给予其规范管理和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严格、有效以及细致的人工气道管理及护理,49例患者均无一例发生导管脱落、气道缺血坏死、气道阻塞以及创口感染导致患者窒息等并发症。结论:科学管理、规范的护理操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防止人工气道出现意外情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于小腿足踝部缺损修复的治疗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小腿足及踝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皮瓣远端边缘处坏死率为1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皮瓣成活率为71.1%。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足踝部缺损修复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1]。
作者:孙代同;赵军强;申成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规范,各科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离不开检验的辅助。医学检验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诊断思维及分析问题能力,具有对各种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这是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基本能力。
作者:王丽霞;张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白芷祛斑霜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41例,对照组给予氢醌乳膏治疗,观察组给予白芷祛斑膏治疗,治疗8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5,P >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积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芷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有助于缩小皮损面积,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孙云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癌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包括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对该组病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联合进行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病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病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病患者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其疼痛程度明显更低。(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具有着明显的护理效果,具有着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推广意义。
作者:焦俊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鼻出血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严重鼻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鼻腔填塞法止血,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止血方法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44/4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4%(38/4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于鼻内大量出血的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止血时选择采用鼻内镜下止血可有效提升止血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对这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之后,有6例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结论:对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减缓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疼痛脑外伤采用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98例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者患者治疗后的 GCS 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 ADL 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 GCS 评分和 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意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9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常规 X 线摄片影像资料30例,数字化成像技术(DR)检查影像资料30例),将收集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别选用常规 X 线摄片和数字化成像技术(DR)检查的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的影像(各30例)进行对比,观察和分析两种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及差异。结果:在两组影像中,关节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常规 X 线摄片检出率为32.3%;数字化 X 线成像技术检出率为67.5%。骨端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常规 X 线摄片检出率为21.7%;数字化 X 线成像技术检出率为64.3%.表现为数字化 X 线成像显著优于传统 X 线检测的特点,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通过数字化成像技术和常规 X 线摄片都可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检查,但数字化成像技术在关节病变和骨端病变的检出率上明显优于常规 X 线摄片检查,效果更佳。
作者:陈文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