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营炎效果观察

于明成;许花

关键词:中医内科,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 中药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29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92.3%;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值的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科15例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护理总结。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的15例重症肝炎患者,7例治愈,6例好转,1例主动出院,1例病重死亡。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治疗过程中,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熟练操作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

    作者:韩必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宝应县2014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防止院内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方法:依据 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 /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采集样品做微生物项目指标检测。结果:共检测1344份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其中室内空气检测189份,合格率87.30%,紫外线灯307根,合格率85.34%,污水21份,合格率61.90%,消毒后内镜24份,合格率91.67%,其它803份,合格率98.13%。结论:我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除医院污水合格率较低外,其它检测项目均良好[1]。

    作者:高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对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初探

    目的:初步探究中医护理对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以及社会功能等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缓解患者肢体疼痛,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功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任志芳;杨明川;王晓霞;闫凤果;王晓康;郭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总结,得出术后病因预防,心理护理,积极主动、被动功能锻炼、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结果:对156例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三例出现局部肿胀明显,给予及时患肢抬高制动,加强功能锻炼,活血化瘀、预防性抗凝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早期功能锻炼预防病因,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意义重大。

    作者:艾宝霞;党晓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与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9例需行人工气道的患者,给予其规范管理和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严格、有效以及细致的人工气道管理及护理,49例患者均无一例发生导管脱落、气道缺血坏死、气道阻塞以及创口感染导致患者窒息等并发症。结论:科学管理、规范的护理操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防止人工气道出现意外情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癌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包括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对该组病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联合进行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病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病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病患者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其疼痛程度明显更低。(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具有着明显的护理效果,具有着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推广意义。

    作者:焦俊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支撑喉镜下应用内镜监视系统行声带息肉手术后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应用内镜监视系统行声带息肉手术后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为行喉镜手术患者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出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支撑喉镜下应用内镜监视系统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试验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比较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支撑喉镜下应用内镜监视系统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董玉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儿童惊厥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以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某年度收治的被确诊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78例,采取急诊处理措施以及药物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病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共有病例为78例,药物治疗的两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55例,所占的比例为69%;药物治疗的四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16例,所占的比例为21%;药物治疗的二十四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76例,所占的比例为98%。2例病患者由于发生并发症而死亡,死亡率为2%。结论: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病比较紧急而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死亡率比较高,必须加强急诊处理的视屏从而降低病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蔡宏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西格列汀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西格列汀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入组前治疗方案均不变,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加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加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体重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体重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的指标除体重指数外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 >0.05)。结论: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用西格列汀后能够显著改善其血糖相关指标,同时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瑞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现代教学方法运用中药学教学的探讨

    中医药是我国五千年的医学文化,历史悠久,学术渊源流长,浩瀚久远,仍为现在所习用,自从成为独立的医学体系至今,还在不断的去探讨,去学习,相继成立中医院校和科研院所,说明中医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很多的医学宝藏还等待我们去挖掘,这就给我们的中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就是如何在新的时代提高中医药学的教学成果,本人经过十几年的临床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国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试论妇产科医生应该了解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目前我国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是由外科医生进行,在欧美是由妇产科医生完成,本文通过搜集文献,总结出技术治疗、口服避孕药治疗与乳腺疾病以及乳腺癌治疗与卵巢功能的关系,试论述妇产科治疗疾病过程中需注意的乳腺疾病问题以及相互关系。

    作者:毛群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以及病理。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择通过病理证实的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 X 线平片检查和 MRI 检查,4例患者同时实施 CT 检查,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分析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结果:经检查,20例患者 X 线平片与4例实施 CT 检查患者,影像图像表现主要为溶骨性骨折破坏,其中有6例患者合并骨体轻度膨胀,均存在大小不等软组织肿块与 Codman 三角,同时骨破坏区多数边缘不清,没有硬化边,肿块内没有显著肿瘤性成骨。经 MRI 检查,20例患者肿瘤多数或者完全由多发囊腔构成,存在骨膜反应,有16例患者囊腔内存在小液-液平面,该平面少且散在。在病理学上,全部患者均存在类似于动脉瘤样骨囊肿血腔结构,囊间隔或者囊壁可见肿瘤性成骨组织或者肿瘤细胞。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和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一般恶性骨肿瘤生长特点相类似;病理学表现为血腔结构、囊壁或者囊间隔内恶性肿瘤细胞,在临床检查诊断中,和临床影像、病理相结合,可获得更为准确且合理的诊断结果。

    作者:李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管道标识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识在 ICU 患者管道识别中的实施方法及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设计上遵循醒目,临床实践中便于识别的原则,根据临床需要,对不同管道进行不同的标记结果:护士能快速识别各种管道及快捷、准确交接班,减少护理缺陷和隐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ICU 管道标识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留置管道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和护士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作者:龚菲;侯田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强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促进检验与临床良性互动

    本文通过知识宣教、建立考评制度等方式,对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进行强化,以此来促进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之间的良性交流和互动,进而提高医院临床检验的整体质量。经过相关实验显示,加强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提高医院临床检验质量的目的。

    作者:蒙恺翔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学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规范与细化

    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医学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规范与细化的问题。

    作者:田广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社区医院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治疗效果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社区医院规范化管理对于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例糖尿病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管理组,两组患者各为50例,对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用药治疗,并且继续对管理组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结果:不管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管理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效果明显,(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社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情况。

    作者:郭月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循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在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护理过程中运用循征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每组55例患儿。对其中一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儿则采用循征护理方法,作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蛋白、葡萄糖以及氯化物含量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同时对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几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记录。结果:经过对两组患儿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组患儿的脑脊液白细胞、蛋白、葡萄糖以及氯化物含量均较护理前有了明显的下降,其中研究组患儿下降趋势明显优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家属满意度也要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循征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小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当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可;王萍;赵菲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1137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321例,检出率为28.2%,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39.6%,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450例动态心电图检出异常中,有室性心律失常207例,占46%,房性心律失常216例,占48%,窦性心律失常9例,占2%,传导阻滞18例,占4%。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明确诊断出心律失常的类型,对老年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具有可靠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尉艾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RK 矫正 LASIK 术后二次手术一例

    目的: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PRK 矫正 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一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裸眼视力和屈光度。结果:术中术后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良好,屈光度稳定。结论:PRK 矫正 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是有效、安全稳定的。

    作者:程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护理

    目的:探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以及护理。方法:将78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加鼻塞吸氧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有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SaO2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SaO2值是(88.47±5.56)%,对照组 SaO2值是(74.77±6.35)%,治疗后 SaO2比较差异显著(t =10.137,P =0.000)。结论: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要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通过与有效护理措施相结合,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的 SaO2。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