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永根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对象来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到我院实施胆结石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病例数均为45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二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治疗护理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可使患者处于良好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继而进一步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周碧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究慢性乙肝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及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以上指标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给予慢性乙肝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作者:向劲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本院收治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全部治愈出院,且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常规的药物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能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有效促进患者的痊愈。
作者:齐娟;黄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突发左侧阴囊疼痛、肿胀4天,于2010年11月26日入院。入院前4天曾因突发左侧阴囊疼痛住院考虑急性睾丸炎,予抗炎、对症治疗一天,疼痛稍好转,患者要求出院。返家后左侧阴囊疼痛逐渐加重,在当地抗炎治疗无缓解。再次入住我院,查:T 37.5℃,P 86次/分,R 20次/分,Bp 95/70mmHg。神志清,表情痛苦,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左下腹精索走行区轻压痛,未扪及包块。余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卫,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浊性阴性,肠音可。左侧阴囊肿胀增大,皮肤色稍红,皮温稍增高,左侧睾丸较右侧增大,约4.0 cm ×3.0cm 大小,质地较硬,触痛明显。左侧睾丸透光试验阴性。左侧附睾质地较硬,触痛明显。右侧睾丸附睾无明显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侧睾丸、附睾扭转。血常规:WBC 12.50×109/L,Neu%73.4%。
作者:罗廷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对患者糖尿病足开展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护理效果方法每组各76例患者,其中干预组则是采用综合的干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则是采用一般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比较,干预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在79.00%左右,两组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患者,通过细致耐心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糖尿病足尽快的恢复,减缓疾病继续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刘敏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的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情况,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1]。
作者:韦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选取了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2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1200例体检人员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0例体检人员。给予对照组末梢采血,观察组肘前静脉采血,比较观察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 RBC 为3.69±0.82(×1012/L)、WBC 为5.3±1.2(×109/L)、PLT 为212.9±82.1(×109/L)、Hct 为0.38±0.05(l /L)、Hb 为120.1±16.1(g/L);对照组 RBC 为3.77±0.64(×1012/L)、WBC 为6.2±3.4(×109/L)、PLT 为226.2±29.06(×109/L)、Hct 为0.44±0.12(l /L)、Hb 为130.1±12.7(g/L)。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肘前静脉采血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检验准确性高,可推广运用。
作者:顾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怎样促进和保障临床的优质服务。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3月进行需消毒处理物品按传统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分别设置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消毒器械数3698件,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消毒器械数为1849件,对照消毒速度和消毒质量,比较传统管理和集中管理的器械消毒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849件医疗器械在进行消毒后,观察组消毒较彻底1846件,对照组1838件。观察组的彻底消毒件数要大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供应室集中管理后,门诊、病房和手术室的的器械消毒情况较好满意度提高,因此供应室的集中管理在实现临床优质服务上是可行的。
作者:杜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胎儿宫内窘迫行胎心监护临床表现,并且探讨胎心监护所具有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内曾接受的胎心监护异常产妇46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另外46例正常产妇,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胎心监护临床表现以及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中产妇胎心监护表现与对照组相比主要存在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以及减速与胎心率变化异常等情况;观察两组产妇妊娠结局,观察组中产妇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产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十分显著差异。结论:胎儿宫内窘迫会对产妇妊娠结局产生十分不良影响,危害围生期健康,通过胎心监护能够尽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情况,从而选择适当措施处理,能够使妊娠结局得到较好改善,提高围生期胎儿生命安全。
作者:冯亚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采用 MRI 和 CT 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 MRI、CT 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MRI 定性敏感度(早期检查)为100%(80髋/80髋)、CT 定性敏感度(早期检查)为46.25%(37髋/80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 定性敏感度为96.88%(62髋)、CT 定性敏感度为93.75%(60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研究发现,对 ANFH 患者采用 MRI 的诊断价值高于 CT,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德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骨盆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盆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加上骨盆骨折康复知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得护理工作更加顺利展开,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对医务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和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5)与观察组(45),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所需补液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应用到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所需补液量、手术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胡安古丽·胡依西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把我科近1年来收治的31例外带压疮进行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能让其积极配合治疗,使医生和护士工作能顺利进行,为患者的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皮肤清洁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工具的使用及药物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宋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下肢骨折病人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的临床实际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下肢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术前、术后第三天和术后第七天,使用乳胶免疫比浊法进行相应的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然后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结果:所有90例患者中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有8例,且并发 DVT 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七天的血浆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 <0.05),且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82例未并发 DVT 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七天的血浆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未出现明显的差异(P >0.05);未并发 DVT 患者与并发 DVT 患者术前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三天存在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七天差异更加明显(P <0.01)。结论:D 二聚体定量检测对下肢骨折患者具有积极临床价值。
作者:付小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微创去腐技术应用于龋齿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意义。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龋齿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牙钻去腐;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去腐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龋齿患者而言,选择采用微创去腐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任洪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思密达对于小儿肠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部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8例肠道感染引发腹泻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干预手段;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0.59%,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思密达用于小儿肠道感染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杨伟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适应全人群死因监测点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市死因登记工作全面开展,涟源市卫生局出台了《涟源市全人群死因调查实施方案》,涟创慢办出台了《涟源市全人群死因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这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死因监测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应国家死因监测点数据补报工作方案的要求与我市死因漏报调查相结合,开展全市的死因漏报调查,并撰写漏报调查总结,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的死亡水平。
作者:龙爱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7月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整体护理干预,结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比两组护理1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一定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姜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新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诊断技术进行一定研究,提出预防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措施。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粪便并进行一定的分析检查,得出患者实际患病状况。结果:经检测患者符合有关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基本症状。结论:判断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重要途径就是粪便检验,综合肉眼与有关技术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
作者:刘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34例以及对照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1%(32/3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5%(26/34)。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减轻心理障碍,促进尽早康复,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陈志仙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