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波;李东平;雷彪;原相军
目的:本文系统的分析和比较了治疗带状疱疹的中成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7年4月至2013年6月我中医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1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同种方法里接受治疗的研究对象与未接受治疗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试验,统计其中成药疗法的效果(一共设计5组对照试验)。研究对象被分为五个组,分别采用了不同的中成药疗法(包括:穿琥宁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新癀片、云南白药)进行治疗,整理治疗后的结果,分析不同的中成药对于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结果:五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与未接受治疗的结痂时间、疼痛减轻时间和痊愈时间进行了对比,治疗组患者的痊愈时间与病程均比对照组的明显缩短,差异均非常显著。结论:治疗带状疱疹有多种有效中成药方法,选取的五种中成药疗法(包括口服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应用)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均比较满意,而且其副作用较少、经济适用。
作者:王磊;胡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降低肺癌病人静脉化疗时血管损伤。方法:对326例肺癌病人进行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结果:仅1例静脉炎发生。结论: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是化疗成功的关键,可有效保护静脉,防止静脉损伤。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院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大综合型医院的形象窗口。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人们对医院的印象及就医选择。因此加强对医院药房的管理,不断提升医院药房服务的水平,对于推动医院药房管理改革、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旭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该病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功能性高雄激素血征和持续不排卵,部分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该疾病具有病理改变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以及病因复杂等基本特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也是导致育龄期女性月经紊乱的主要原因,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对其生殖健康甚至全身健康造成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就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疗措施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作者: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计划实施,研究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 -36评分、Fu91.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FugI-Meyer评分明显提高,SF -36评分除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茂娟;王志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色谱-质谱联用是目前药代动力学中较为先进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法(LC -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本文主要介绍液质联用、气质联用法的发展现况及其优缺点,阐述其在药代动力学体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易啸;张开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是解决医疗矛盾、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健康档案、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加强硬、软件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健康管理。
作者:彭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心胸外科手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给予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远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92%,而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心胸外科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纪皖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增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能够积极配合诊疗、护理及功能锻炼,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回归社会的愿望。
作者:刘荣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血压病患者常导致脑底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该病发病快速、病情危重;治疗不及时,常出现并发症;在脑 CT 与核磁共振的协助下做出早期明确诊断,促使医务人员采取相应正确的治疗手段,对挽救生命与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科学的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在慢性肝炎及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 Sysmex KX -21N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慢性肝炎55例、肝硬化患者55例、健康对照组100例的 PLT 进行检测,并将各组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 PLT 显著减少(P<0.01),随着肝硬化进行 PLT 减少更明显。结论:外周血PLT 对评估慢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出血倾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汤睿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肝素钠抗凝血浆应用于生化检验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113例在我院接受相关检查者为研究对象,取3ml每位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并将其分别注入普通干燥管和肝素钠抗凝血管中,随后对两种试管中的标本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各项标本,检查所有仪器为同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采取统计学的方法对以上两种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关检测结果显示:肝素钠抗凝血浆和血清在DBIL、UA、HDL -C、TG、TBIL等相关指标上并未产生明显差异性,通过相关统计学处理,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两者在 GGT 、TP、Glu等相关检测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经过相关统计学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深化分析检验时,大部分的检查项目检测指标上,可以使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标本都能代替血清标本进行相关分析检验,而对于有些生化检验项目,如 GGT 、TP、Glu等相关检验结果有明显差异性的指标,应该在报道中注明选择标本类型,以便相关医师进行参考和分析。
作者:李龙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现代创伤中多发伤发生率高,病情严重,医院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干预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对提高多发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在抢救、分析典型病例的基础上,总结临床工作,制定和实施了急救系列护理,为急救诊断、治疗及进一步的专科处理提供了很好的保证。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理营救,稳定了患者心态,为提高救活率、降低并发症及伤残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姜垚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理想的治疗是手术摘除。我科于2012年11月19日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1例,护理采取术前心理护理,预防急性尿潴留、饮食指导、肠道准备、皮肤准备、用药指导;术后注意体位、膀胱冲洗护理、疼痛的护理、基础、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疗法。
作者:胡彩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提高防治水平的意义。方法:明确 AHI的流行病学特点及 AI给人类造成的危机,同时加强防控措施,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各级 AI疫情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以预防为主,构筑坚实可靠的防疫屏障;提高 AI的综合防控水平及改变养殖业饲养模式。结果:通过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有效提高了人禽流感的防治水平。结论:通过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的认识及防控结合,提高了防治水平。
作者:郭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糖尿痛患者颈动脉、股动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和彩超检测42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和股动脉,观察其IM T 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内膜损伤情况,并按uB -8级分类对其损伤情况进行分级评价。结果:糖尿病组其左、右侧颈、股动脉IM T 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股动脉(P<0.05);糖尿病颈、股动脉损伤发生率Ⅱ-Ⅲ级分别占总例数的42.9%(18/42),45.2%(19/42);颈、股动脉其40-60岁及≥60岁年龄组患者其Ⅳ级动脉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40年龄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股动脉IM T 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对糖尿病患者外周大动脉的损伤程度判断,指导临床治疗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禹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60位采取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术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断指再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存活概率以及失败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断指再植术对套状撕脱性断指患者进行治疗,断指的存活概率比较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特点和疗效,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严格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其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结果: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烦躁、嗜睡、迟钝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具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并结合患者的体征、症状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能够明确诊断。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佳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进行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方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Boheler角以及Gissane角基本恢复正常,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获得愈合,没有患者出现针眼、切口感染以及皮肤坏死现象,27足治疗为优,占48.21%,20足为良,占35.71%,6足为可,占10.71%,3足为差,占5.36%,优良率为83.93%。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静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到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运用中医辩证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等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愈率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1.4%,对照组为7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中,中医辩证疗法的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可以对身体的不适进行全面兼顾,并能够从多层次以及多靶点上进行调节,把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理念充分发挥出来,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发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