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性脑出血70例临床诊治与护理

王焱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治疗, 并发症, 护理措施
摘要:高血压病患者常导致脑底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该病发病快速、病情危重;治疗不及时,常出现并发症;在脑 CT 与核磁共振的协助下做出早期明确诊断,促使医务人员采取相应正确的治疗手段,对挽救生命与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科学的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06例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106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发生学特征;方法:对我院6年间收治的106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肿瘤多见于生育期妇女,多数为良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无特异性主要依赖于术后的病理检查进行诊断。106例卵巢肿瘤中,良性肿瘤93例,占87.74%。交界性卵巢肿瘤3例,占2.83%。恶性卵巢肿瘤9例,占8.49%。结论:术前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及术后的病理切片检查是卵巢肿瘤主要的辅助检查方法;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及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能提高其早期诊断率,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

    作者:黄美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营养教育对护理专业女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营养教育对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结构状况的影响,为改善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本校护理专业的在校女大学生160人,其中80人作为实验组,进行营养教育;另80人作为对照组,在研究中不予以营养教育。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营养教育前后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结果:在实施营养教育之后,实验组对各项食物的摄取量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后在食物中摄取的能量及营养成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营养教育有利于改善护理专业女大学生膳食营养的状况,值得在各院校推广实施。

    作者:党西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细菌性及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鉴别的体会

    呼吸道感染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致病原因约70%-80%由病毒引起,另有20%-30%为细菌引起。二者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但药物治疗却大不相同。其鉴别的确切的依据是病原学诊断,但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一般需要时间较长,对早期意义不大。而且大多数基层医院还不能开展病毒分离和鉴定及血清免疫学检查,因此在基层医院根据临床经验、症状、体征及白细胞计数、胸部x线初步鉴定病毒还是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显得尤为重要,对保证合理用药尤其对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意义重大。

    作者:季旭荣;周玲玲;季献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12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关联性评价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关联性及特点。方法:对2008-2012年我院11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损伤类型、用药至发生肝损伤间隔时间、停药后至体内肝脏生化指标下降50%所需时间、各类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内生化指标对比情况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1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大部分均为肝细胞型肝损伤,所占比例为54.46%;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类型不同,其体内各项生化指标表现情况也有所不同;肝细胞型肝损伤患者用药至发生肝损伤间隔时间长,而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患者停药后至体内肝脏生化指标下降50%所需时间长,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肝损伤患者近期用药情况判断其是否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并结合其临床实际表现及生化检验结果确定肝损伤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钱伟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进行卵巢囊肿剔除术时使用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并与缝合止血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入院拟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实施单极电凝止血,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实施缝合止血,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分析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雌二醇、促黄体生存激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变,且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激素水平改变更为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酮与睾酮水平在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实施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单极电凝止血会对卵巢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相比缝合止血其损害更为严重,在临床应用时应当引起注意。

    作者:谢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的CSP(子宫瘢痕妊娠)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2011-04-19到2013-04-19,我科接诊子宫瘢痕妊娠者87例,87例CSP者都存在剖宫产手术史(子宫下段),将87例CSP者分组护理:整体护理组(43例)与对照剖宫组(44例),给予整体护理组整体的CSP护理,给予对照剖宫组常规的CSP护理,随后,比较整体护理组与对照剖宫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整体护理组中,32例 CSP 显效,10例CSP 显效,1例CSP无效。在对照剖宫组中,23例CSP显效,7例CSP显效,14例CSP无效。明显整体护理组的护理效用比对照剖宫组强,P<0.05。此外,整体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剖宫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措施十分全面、有效,能使患者生命得以及时挽救,能使并发症、心理状态得以消减、改善,提升痊愈率、生命质量。

    作者:张会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对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进行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方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Boheler角以及Gissane角基本恢复正常,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获得愈合,没有患者出现针眼、切口感染以及皮肤坏死现象,27足治疗为优,占48.21%,20足为良,占35.71%,6足为可,占10.71%,3足为差,占5.36%,优良率为83.93%。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静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除了能引起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也是冠心病的三个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之一。美国卫生署的报告认为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在吸烟引起的死亡率增加方面,冠心病比肺癌更为重要。吸烟还与主动脉、末梢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有关。

    作者:张俊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在解剖教学实践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解剖学具有特殊性,是一门具有人文关怀的学科,因此就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基地。本文主要介绍在解剖教学实践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简要探讨了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解剖教学之中的几点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申雨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住院精神病人保护性约束的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患者使用保护具的护理措施,目的在于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为有效回避护理风险提供依据,同时为住院精神病患者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保证患者安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使用保护具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在自伤、他伤、心理反应及满意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发生自伤1例,他伤1例,心理反应3例,满意60例;普通组患者发生自伤6例,他伤8例,心理反应11例,满意46例,实验组患者在自伤、他伤、心理反应和满意几个方面均好于普通组患者,p<0.05;实验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普通组的护理人员,实验组护理人员患者满意度高,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病人实施保护性约束可以起到保护患者安全的作用,本研究探讨对实施约束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刘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肘关节损伤康复治疗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宋某,男性,23岁,专业训练4年,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国家级健将。在2013年7月投掷时,肘关节明显感觉疼痛,经牵拉肘部肌肉后,症状稍有缓解。经过三天的调整,患者的疼痛感依然很强烈,但做外展动作时痛感非常强烈,运动幅度受到明显限制。经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肱骨内上髁撕裂伤。

    作者:齐方园;颜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2次/d ,35mg/次进行静滴使用,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0d ,观察并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6%,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结论: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选择依达拉奉配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预防与治疗成效,建议在同类病例中优先选择。

    作者:苏国华;王荣;杨立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职工之家建设与医院和谐健康发展探讨

    医院的和谐健康发展离不开素质的医务工作者,而在越来越关注生存质量的今天,医患纠纷、繁重的工作、社会的不理解、以及职业压力等等,使得医务人员面临日益严重的心理压力,如何促进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维护合法权益,职工之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樊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探索

    目的:探讨针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08月-2012年08月小儿肺炎患者18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患儿进行平均分组,设为 A 组与B组。针对B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 A 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配合采用小儿肺炎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的疗程均为一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以及患儿病情好转的情况。结果:比较 A 组患儿与B组患儿诸多的情况发现,在患儿退热的时间以及咳喘好转的时间等诸多情况均为 A 组优于B组(P<0.05)。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A 组也高于B组显著(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后,能够充分发挥出抗炎以及补液等多种作用,并且效果较为明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雷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某小区内随机抽取16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服药遵行行为概况。并同时使用统计学方法统计患者的遵从概况。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遵从行为比较低,平均分数仅为2.14±0.45。对患者服药遵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主要有自我感觉(感受药效)、经济条件、年龄以及受教育水平等。结论:当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分还是比较低,无法很好满足疾病治疗要求,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服药遵从认识水平和遵从率。

    作者:夏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关于将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中所起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不同的教育方法分成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的健康教育。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后取得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对该病的认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并且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郭凌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按照分层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可提升康复效果以及患者总满意度,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式。

    作者:郑金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管理初探

    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是解决医疗矛盾、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健康档案、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加强硬、软件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健康管理。

    作者:彭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的围产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围产期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共30例,行全面检查及心功能评级后,予以全面饮食、心理等基础护理的同时,分阶段予以优质的分娩期、产褥期护理,分析30例妇女分娩结局。结果:30例产妇均顺利度过围产期,28例顺产(93.3%),2例剖宫产(6.7%);5例产妇分娩后转 IC U 重症监护室监护;23例为足月生产(76.7%),新生儿健康状况正常,体质量3.1~3.8kg。结论:优质、全面基础护理及分阶段规范护理的开展可保障产妇及新生儿健康,降低产妇心衰发生率,有良好的临床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甘家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器官发生病变的86例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施以检查诊断。结果:86例小器官疾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34例,超声检出率94.1%;乳腺疾病21例,超声检出率85.7%;眼科疾病33例,超声检出率96.9%;男性外生殖器疾病19例,超声检出率100%。结论: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可以将病变位置、区域等指标通过超声图像精准呈现出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精准度,有效避免漏诊或误诊情况的出现,帮助把握治疗时机并提升治疗成功率。

    作者:晏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