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38例

王杰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 老年, 中西医结合疗法, 内固定
摘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38例,经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具有手术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特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组织再生,从而缩短了疗程,减轻了老年病人的痛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笔者于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85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结果:9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I级老年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0%,Ⅱ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7%,Ⅲ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1%,IV 级老年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1%,不同级别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其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级IV 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其中患者并发气胸10例,并发肺结核4例,合并肺癌2例,糖尿病3例,并发慢性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各2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并发肺性脑病1例,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衰竭,2例死于继发肺部感染。结论:老年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应做到早期诊断,使用有效抗生素并及时发现并发症,综合治疗尽早使用激素,积极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加强吸氧,保护脏器功能,以减少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李甘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按照分层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可提升康复效果以及患者总满意度,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式。

    作者:郑金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理性思维的能量--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研方法刍议

    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研究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经历,归纳总结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提高我们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葛道至;张洪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的早期筛选方法及人际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于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进行早期筛选方法以及人际心理护理对于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在产后1周使用EPDS对于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产妇112例进行测评,将符合条件的32例高危孕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人际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治疗组在4周和8周的 EPDS 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DS可以作为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的早期筛选方法,人际心理护理对于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进行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孕妇的抑郁症状,降低抑郁症发生的机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周玲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型 Airtrap 喉镜(氧瞬得)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新型 Airtrap喉镜(氧瞬得)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5月-2013年2月在本院收治且预计插管困难的全麻插管手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 Fastrach气管插管型喉罩(FT -LMA),研究组46例患者采用新型 Airtrap喉镜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操作相关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声门可视率、一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总成功率、插管操作时间、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Airtrap喉镜(氧瞬得)在临床困难气管插管应用中,具有安全、方便、快捷、损伤小等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梁仁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103例脑出血患者分成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为17.65%,两组相比,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预防。

    作者:宁红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60例胆结石患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结论: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可把此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器官发生病变的86例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施以检查诊断。结果:86例小器官疾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34例,超声检出率94.1%;乳腺疾病21例,超声检出率85.7%;眼科疾病33例,超声检出率96.9%;男性外生殖器疾病19例,超声检出率100%。结论: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可以将病变位置、区域等指标通过超声图像精准呈现出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精准度,有效避免漏诊或误诊情况的出现,帮助把握治疗时机并提升治疗成功率。

    作者:晏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乡镇高血压患者心理亚健康类型的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乡镇高血压患者心理亚健康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来院体检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心理亚健康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心理亚健康患者有71例,占71.00%;高血压Ⅰ级、Ⅱ级、Ⅲ级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分别是61.29%、84.85%、100.00%;病例组抑郁、焦虑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和焦虑是影响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多角度心理护理让患者保持积极平衡的心理状态。

    作者:步来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工作的特点及切入点

    目的:浅析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在工作中的特点和切入点。方法:根据临床药师在心血管内科方面的工作经验,临床药师在总结出心血管内科开展要学的方法与内容以及特点。结果:临床药师在心血管内科工作时,可以根据安全使用中药的注射剂、合理使用围术期抗菌药物、教育患者正确用药和非专科用药等几个方面开展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的工作。结论:药师应该要加强临床的工作经验,掌握专科临床药师的特点和切入点,完成临床药师的成才和成长。

    作者:李德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急诊低血钾型周围性麻痹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急诊低血钾型周围性麻痹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30例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诊疗及护理体会。结果:结论:补钾在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治疗中虽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护理对策能否顺利进行同样对治疗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本职工作。

    作者:高书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

    高血压病是一种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因素较多、病机不同,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时存在随意性的特点。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的造成了中医治疗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没有充分的发挥中医学的价值。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充分的发挥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就应当对详细的认识高血压的概念与特征,并在结合中西医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客观的吸取西医的诊断疾病的优势,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有效的辅助我国中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规范化护理的疗效作用。通过临床观察,总结经验,得出更加有效地护理方式。方法:将11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前者的54位患者只接受常规治疗,而对后者的58例患儿结合实际病情设计个性化的精心护理,并增加住院评价心理干预等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应该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万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66例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者66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只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57.5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氧气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低剂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2μg/(kg .次);高剂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4μg/(kg .次)。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的持续天数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剂量的治疗组之间临床症状体征的持续天数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低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与高剂量治疗疗效相同,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陶;郭军;余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尺胫针治疗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机理探析

    目的:简要介绍尺胫针疗法治疗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机理。方法:从十二皮部与十二经脉的关系、标本理论、局部与整体全息论和近几年临床及科研结论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结论:尺胫针疗法是以尺胫部皮部为刺激点,操作简便、安全,便于应用和推广。

    作者:任昌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交替应用黑硬膏贴敷与中药薰烫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分析交替应用黑硬膏贴敷和中药薰烫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征得家属同意后,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止痛和护理,对照组采用大片胶布固定治疗,观察组交替采用黑硬膏贴敷、中药薰烫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与护理1d、2d、3d、7d之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38±0.55)分、(3.97±0.48)分、(3.67±0.66)分、(3.36±0.4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3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40d后显效17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5.0%。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薰烫、黑硬膏贴敷交替治疗并辅以规范护理,可显著提升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与疼痛控制效果。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是目前已知的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其大的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 T 细胞增殖,是机体适应性免疫的始动者,在适应性 T 细胞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作者:丁琦;欧阳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12例产后出血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6年间在我院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112例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7.48%,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结论:通过预防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段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腔镜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3年接收并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例患者在临床上留下的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手术完成后5例患者中转进行开腹手术,剩余的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状态良好;对全部患者进行半年至一年的随访,没有发现患者存在胆管狭窄和胆管残余结石的症状。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行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张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