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学金
目的:探讨重症肺病临床诊疗。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100例重症肺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有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随机分组就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与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进行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总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VAP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病采用有创序贯通气治疗,可引流痰液,短期内改善通气,进而使气管插管拔除,改用BiPAP ,不但使有创通气时间缩短,还可使总的实施机械通气的时间缩短,减少住院日,对呼吸机依赖有预防作用,可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自2000年我们采用单人整复肘关节后脱位46例,均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17~36岁。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8例。伤后至就诊时间短30min ,长2d。所有病例均经 X 线摄片确诊。
作者: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到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运用中医辩证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等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愈率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1.4%,对照组为7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中,中医辩证疗法的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可以对身体的不适进行全面兼顾,并能够从多层次以及多靶点上进行调节,把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理念充分发挥出来,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发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综合诊治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分析临床各类措施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总结经验,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结果:综合诊治护理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较常见,治疗方法较多,而综合诊治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是治疗疾病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学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讨论临床生物化学指标检验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以及应对方法,为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质量控制提供参照依据。方法:对临床生化检验之前,检验过程中,以及检验后的各个过程涉及到的操作,试剂,仪器,样本等各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得出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并根据笔者以及所在科室医学同仁们的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相对的解决策略。结果及结论:经分析总结,下述过程都可能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饮食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标本保存与送检、检验室环境因素、仪器因素、分析后核对等,并且笔者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李玉兰;袁毕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进行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方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Boheler角以及Gissane角基本恢复正常,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获得愈合,没有患者出现针眼、切口感染以及皮肤坏死现象,27足治疗为优,占48.21%,20足为良,占35.71%,6足为可,占10.71%,3足为差,占5.36%,优良率为83.93%。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静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并结合患者病情实际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规范护理,对照组一律予以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和规范护理之后96.67%的患者病情控制良好,100%的患者很好地掌握健康知识,96.67%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上述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注重结合患者心理状况更有针对性、人性化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思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钾镁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差不大,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为55%,有效率40%,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治疗的费用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确切,无明显副作用,与门冬氨酸钾镁效果接近,但治疗费用较低,为患者减轻了治疗的经济负担,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途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代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14例,将患儿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祛邪化痰类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共有33例治愈,20例有效,总有效率91.21%,对照组患儿共有24例治愈,13例有效,总有效率66.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姚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细菌性阴道炎中的临床检验方法的分析与比较,对它们的价值做一个判断。这样就可以提供一种高效经济的检验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部的160例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做分析,并且把这些患者划分为A、B、C、D四个小组,这样一来,每组就有40例患者,对A组的细菌性阴道炎的做阴道分泌物行线索细胞的检查,对B组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进行细菌性阴道病快速的检测也称BV 快速检测法,C 组患者实行的就是胺试验检查的方法,但是对这些患者不做pH 检测,对于D组患者我们对其进行州检验法,可是不实行胺试验检查法,然后对这四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线索细胞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是阳性率为70.80%,通过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是阳性率为65.70%,胺试验检查得到的阳性率为50.70%,p H检验检查得出的阳性率为45.10%。在这四种检验方法中,可以得知通过线索细胞检验方法得到的阳性检测率是高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在这四种方法中快速检测法是首选的方法,因为相对其他三种方法而言它更具优势,它的准确性高、操作相对而言简单、耗时少等等,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索细胞检查法的缺陷,而pH检验法、胺试验检查方法的结合会使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检出率更高[2]。
作者:杨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法对下肢骨折手术的患儿进行麻醉性治疗,并观察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临床效果与氯胺酮基础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取的60例实施下肢骨折手术的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予以氯胺酮基础麻醉,每组患儿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躁动、呕吐等情况均比对照组轻,两组患儿手术时心率以及血压均有所升高。结论:应用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降低了术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朱向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是解决医疗矛盾、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健康档案、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加强硬、软件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健康管理。
作者:彭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60例颅内感染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的护理。方法:对60例诊断颅内感染病人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引流管护理,确保引流通畅,严格控制引流速度,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和性状,鞘内注射后加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结果:治愈49例,继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例,死亡4例,自动离院放弃治疗1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颅内感染病人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沟炎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正确护理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换药室的100例甲沟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的合理安排,术后换药及时准确,护士的健康宣教,100例患者都及时痊愈。结论:青年学生甲沟炎多因嵌甲,运动损伤等因素造成,应针对原因,进行健康宣教,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发病。
作者:刘凤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动和发展,基层卫生院也开始一系列的变革,尤其对公共卫生危机中思想关系管理方面。本文主要围绕现阶段基层卫生院对公共卫生危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思想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并就其有效解决措施和推动措施展开相关阐述,希望对于我国基层卫生院的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引导作用。
作者:符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回顾性整理和分析这52例患者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资料。结果:选取的52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有36例患者采取了开腹手术治疗,治疗效果非常好;16例患者采取药物的治疗方式,其中有4例患者治疗疗效非常好,2例患者转为手术,手术治疗效果好;其余2例患者转诊。结论:对于异位妊娠,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有必要时应该转诊上级医院继续进行治疗。
作者:段安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3月到2013年03月我院收治2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结果:2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占101(38.8%)例,胃溃疡患者占17(6.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占127(48.8%)例,出血性胃炎患者占6(2.3%)例,复合性溃疡患者占9(3.5%)例;中年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患者(P<0.05),在性别和季节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性胃炎以及复合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年人,发病率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和患者的性别、季节无明显关系。
作者:高雪琼;和舒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出现窒息的新生儿130例,针对婴儿的窒息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经我院主助产士的干预护理,130例婴儿均痊愈出院,护理成功率为100%。结论:通过助产士的精心干预护理,有利于新生儿的生存机率。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正畸矫正术中采用不同方法固定弓丝对托槽周围致龋菌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率。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间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口腔矫正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牙列一侧使用结扎丝进行弓丝的固定,观察组患者在牙列一侧使用结扎圈进行弓丝的固定,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并作比较,同时对患者托槽周围的菌斑进行厌氧培养,研究采用两种不同固定方法3个月后牙齿表面变形链球菌的生长附着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拆、扎上下半口弓丝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66.74s ,观察组患者在拆、扎上下半口弓丝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17.44s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后会增强患者的龋易感性。弓丝材料的选择并不会对患者的牙面菌斑的致龋性造成直接的影响。采用结扎圈能够大大缩减手术操作所需时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但临床上结扎圈并不能够完全取代结扎丝。
作者:王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50例,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纳治疗,并加强临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患者采用孟鲁斯特纳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重视和推广。
作者:王莉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