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崔菲菲;袁慧云

关键词:护患关系, 沟通, 纠纷, 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模式已发生转变,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实中护患关系不容乐观,护患纠纷时有发生,这不仅使病人及其家属感到不满,同时也困扰着医护人员。面对护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怎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何为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是值得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牙齿折裂后全冠修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牙齿折裂后全冠修复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接诊的磨牙折裂的患者经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共137例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统计1-4年的恢复情况和成功率。并对分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4年的成功率均在60%以上多数在80%,说明全冠修复在治疗牙齿折裂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对于术后1、2、3、4年进行组间分析,术后4年的成功率明显下降。对于按照年龄,性别牙位进行统计学检验,各个影响因素对于术后的成功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即,男女,年龄,牙位不同,可以认为,其成功率基本一致。结论:全冠修复在治疗牙齿折裂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大程度的保留患牙。

    作者:麻燕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无缝隙护理管理为分界点,将该组患者分为无缝隙管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探讨无缝隙管理方式对患者、护士以及医生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士和医生的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作者:卓晓勤;明洁;陈绍良;明星;何逢清;刘梅;刘鸿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救治体会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内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动脉气血进行分析,并且观察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PaO2、PH 值、PaCO2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压力,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韦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典型岩溶区土壤 pH 值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土壤的形成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由于不同地区在气候、母岩、地形、植被和动物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土壤类型,导致土壤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上土壤的某些性质仍然不同,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土壤类型。在这里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针对典型岩溶区土壤pH值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简单分析与研究。

    作者:邹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急诊低血钾型周围性麻痹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急诊低血钾型周围性麻痹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30例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诊疗及护理体会。结果:结论:补钾在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治疗中虽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护理对策能否顺利进行同样对治疗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本职工作。

    作者:高书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在内分泌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内分泌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及基础护理落实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内分泌临床护理中应用,不仅护理满意度高,提高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而且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蓉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计划实施,研究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 -36评分、Fu91.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FugI-Meyer评分明显提高,SF -36评分除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茂娟;王志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检验人员在血液检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在医疗检验工作中,医务人员长期接触具有生物危险的物质。本文主要讲诉了血液检验中 HBV 和 HIV 的危险性,通过对检验人员病毒的传播途径介绍血液检验中的防护措施。检验人员在血液检验工作中的任何一项操作的疏忽均可致感染,提高检验人员技能水平、完善检验用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是防护的重要措施。

    作者:宋顺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肿胀吸脂治疗皮下脂肪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肿胀吸脂治疗皮下脂肪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2010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80例皮下脂肪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肿胀吸脂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过治疗,术后皮肤瘀青不明显,不存在瘢痕,没有术后并发症的例数,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显示不存在复发例数,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肿胀吸脂治疗对皮下脂肪瘤进行治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孙林权;梁红星;陈亮;孙海;鄢新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的诊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回顾性整理和分析这52例患者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资料。结果:选取的52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有36例患者采取了开腹手术治疗,治疗效果非常好;16例患者采取药物的治疗方式,其中有4例患者治疗疗效非常好,2例患者转为手术,手术治疗效果好;其余2例患者转诊。结论:对于异位妊娠,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有必要时应该转诊上级医院继续进行治疗。

    作者:段安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14例,将患儿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祛邪化痰类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共有33例治愈,20例有效,总有效率91.21%,对照组患儿共有24例治愈,13例有效,总有效率66.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姚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06例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106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发生学特征;方法:对我院6年间收治的106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肿瘤多见于生育期妇女,多数为良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无特异性主要依赖于术后的病理检查进行诊断。106例卵巢肿瘤中,良性肿瘤93例,占87.74%。交界性卵巢肿瘤3例,占2.83%。恶性卵巢肿瘤9例,占8.49%。结论:术前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及术后的病理切片检查是卵巢肿瘤主要的辅助检查方法;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及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能提高其早期诊断率,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

    作者:黄美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器官发生病变的86例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施以检查诊断。结果:86例小器官疾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34例,超声检出率94.1%;乳腺疾病21例,超声检出率85.7%;眼科疾病33例,超声检出率96.9%;男性外生殖器疾病19例,超声检出率100%。结论: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可以将病变位置、区域等指标通过超声图像精准呈现出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精准度,有效避免漏诊或误诊情况的出现,帮助把握治疗时机并提升治疗成功率。

    作者:晏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针对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对比。为临床手术治疗肾结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开放手术组和经皮肾镜组,每组40例患者。对开放手术组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对经皮肾镜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手术时长、患者体内结石清除情况、手术后患者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为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优略。结果:开放手术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经皮肾镜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显著长于经皮肾镜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为92.5%,开放手术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为90.0%,经皮肾镜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与开放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肾结石方面,采用经皮肾镜方法相比于开放手术,其治疗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微创效果,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小,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术后康复快,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且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肾结石其临床疗效和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并无显著差异,疗效得到保证。值得医务工作者在在临床上治疗肾结石中广泛推广。

    作者:吴传勋;唐昌亮;周显海;代时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开设高依赖(HDU)病房的护理管理体会

    探讨开设高依赖病房(HDU 病房)进行中间监护的管理经验,对科室2012年1月新建 HDU 病房两间(4张床)至2013年6月开设5间HDU 病房(10张床)中间的护理管理经验进行总结。 HDU 病房的建立既缓解了目前各医院ICU 的床位紧张,便于一般危重患者从 HDU 病房安全过渡到普通病房又便于部分较危重的患者在 HDU 病房中及时转入ICU 进行抢救,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又降低了使医院人力成本的支出,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小儿输液护理质量控制研究探讨

    众所周知,儿童活泼好动,家长爱子心切,当儿童患病需要输液治疗时,输液护理的质量问题便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尤其是当患儿集中时,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不断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质量。如何有效的控制小儿输液护理质量,努力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差错,使医疗风险降到低,成为护理人员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影响小儿输液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小儿输液护理质量的具体措施,供广大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作者:胡宝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在糖尿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监测90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反应中医治疗在使糖尿病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90例,对其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包括控制饮食,配合运动,适当的中药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浓度是否有改变。结果:在观测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中医治疗后血糖浓度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在观察中同时发现部分患者血糖浓度虽有降低但不明显。但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后可以达到较好的控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这部分患者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即胰岛细胞功能障碍。

    作者:焦玉生;王瑞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理性思维的能量--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研方法刍议

    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研究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经历,归纳总结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提高我们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葛道至;张洪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的用药方案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以及治疗期间所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394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204例,观察组患儿190例,两组患儿临床期间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用药剂量为20mg/kg ,每日1次,观察组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用药剂量为10mg/kg ,每日1次,两组患儿均接受两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0.6%,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啰音、X 线阴影消失时间,以及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短,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作者:赖新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原缺氧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方法:以46例2011.1.1.~2012.1.1之间在我院接受高原缺氧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在对高原缺氧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前提下,针对性的实施临床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调查显示,以上46例患者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症状得到了及时的缓解,36例治愈,治愈率为78.26%,好转8例,所占比例为17.39%,2例发生死亡,占4.35%。结论:在临床上对高原缺氧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田玉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