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目的:评价核素碘消融疗法联合放射线治疗在临床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6例术后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采用核素碘消融疗法及放射线治疗并服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随访2~10年。结果:14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1次治疗,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112例,不完全清除34例。8例治疗后发现新的转移灶。131碘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80处转移灶,治疗后治愈或好转174处。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常规采用核素碘消融疗法联合放射线治疗,对于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降低转移发生的可能性,早期诊断隐匿性的转移灶,延长患者生存期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闫向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无痛肠镜在大肠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于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随机选择无痛肠镜200例,普通肠镜200例进行检查。结论无痛肠镜安全可靠,患者在无疼痛的全麻状态下进行检查,大大提高了大肠疾病检出率,无痛肠镜在诊断大肠疾病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吴良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氧气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低剂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2μg/(kg .次);高剂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4μg/(kg .次)。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的持续天数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剂量的治疗组之间临床症状体征的持续天数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低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与高剂量治疗疗效相同,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陶;郭军;余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急诊低血钾型周围性麻痹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30例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诊疗及护理体会。结果:结论:补钾在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治疗中虽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护理对策能否顺利进行同样对治疗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本职工作。
作者:高书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60例颅内感染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的护理。方法:对60例诊断颅内感染病人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引流管护理,确保引流通畅,严格控制引流速度,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和性状,鞘内注射后加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结果:治愈49例,继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例,死亡4例,自动离院放弃治疗1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颅内感染病人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常规肝切除术与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临床疗效运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比较,并对两者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常规肝切除术及精准肝切除术。统计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检测肝功指标,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考察两组患者复发状况及生存状况。运用统计学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常规肝切除术组相比,精准肝切除术组在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上均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亦较低(P<0.05)。肝功能指标检测显示,精准肝切除术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指标高于常规肝切除术组,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含量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术后1年随访数据显示,精准肝切除术组复发率23.1%,常规肝切除术组复发率27.0%;精准肝切除术组生存率84.6%,常规肝切除术组生存率78.4%,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较常规肝切除术而言,精准肝切除术展示出了对患者机体损伤少、疗效好、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峻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为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不同感染途径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总结分析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接受程度。结果:性接触感染者干预前完全接受占15.0%,干预后完全接受占30.0%;吸毒感染者干预前完全不接受占15.0%;干预后占20.0%。除母婴垂直感染患者外,其他不同途径艾滋病感染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接受程度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分析,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措施的接受性和依从性,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阻止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张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内分泌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及基础护理落实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内分泌临床护理中应用,不仅护理满意度高,提高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而且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蓉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在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者120例,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实施有针对性的药学干预,观察实施药学干预前后患儿相关腹泻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前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40.83%,实施药学干预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下降为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74,P=0.0076)。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有效地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吴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下呼吸道感染(LRTI)是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属于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是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其发病率在逐渐升高,与人们生活和居住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关系。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抗菌药物也在不断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新型药物的应用使 LRTI的菌种、致病性以及机体对于抗生素所产生的敏感性也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临床治疗难度也大大增加,而且会对治疗方案的实施产生阻碍。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加大疾病治愈机率,应当对该病的病原菌分布,种类以及其耐药性等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物改变等。将分析结果用以指导临床治疗,获得佳治疗效果,使用药合理化。本文就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这一问题做了相关分析描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王朝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关于将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中所起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不同的教育方法分成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的健康教育。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后取得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对该病的认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并且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郭凌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科在医嘱联合使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与复方氨基酸(18Ⅶ)时,在临床药物配制过程中发现2种药物混合后出现乳白色浑浊,逐对上述2种药物进行试验观察。
作者:宋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60例胆结石患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结论: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可把此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小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肺炎患儿观察,采用严格的护理措施回顾总结。结果:经治疗和精心护理102例肺炎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全程护理配合治疗是小儿肺炎康复的好途径。
作者:史金红;姚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盐酸异丙嗪联合天麻素、血塞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天麻素600mg和血塞通400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用盐酸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输液结束后评定疗效。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4),治疗过程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异丙嗪联合天麻素、血塞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血压病患者常导致脑底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该病发病快速、病情危重;治疗不及时,常出现并发症;在脑 CT 与核磁共振的协助下做出早期明确诊断,促使医务人员采取相应正确的治疗手段,对挽救生命与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科学的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8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4例,观察护理实施方法的临床效果,指导产科护理实践。结果:综合护理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症状改善、产妇血糖水平、并发症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积极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症状,稳定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亚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FE)指的是由于羊水及羊水的有形成分在分娩过程中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导致产妇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栓塞、肾功能衰竭、血管内凝血甚至出现猝死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的综合症。本文从 A FE的病理变化、病因、高危因素以及发病机制与 IL -6, IL -8关系四个方面对 AFE作简要综述,旨在提高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吴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糖尿痛患者颈动脉、股动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和彩超检测42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和股动脉,观察其IM T 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内膜损伤情况,并按uB -8级分类对其损伤情况进行分级评价。结果:糖尿病组其左、右侧颈、股动脉IM T 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股动脉(P<0.05);糖尿病颈、股动脉损伤发生率Ⅱ-Ⅲ级分别占总例数的42.9%(18/42),45.2%(19/42);颈、股动脉其40-60岁及≥60岁年龄组患者其Ⅳ级动脉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40年龄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股动脉IM T 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对糖尿病患者外周大动脉的损伤程度判断,指导临床治疗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禹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胃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胃溃疡病人5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人。经胃镜检查后均确诊为胃溃疡。给予观察组患者康复新液和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康复新液每次10ml ,每日3次,口服一个月。奥美拉唑肠溶片每次20mg ,每日早晚各1次,口服一个月。仅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每次20mg ,每日早晚各1次,口服一个月。除上述治疗方案外,均给予抗生素阿莫西林每次1g ,每日2次,口服使用一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人数为17人;有效人数为8人;无效人数为2人,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显效人数为12人;有效人数为10人;无效人数为5人,总有效率为81.47%。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9%)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41%)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7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液可提高胃溃疡治疗效果,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