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炬;吴蒙;陈碾;仇侃敏;罗婕姝;李泽华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和噻氯吡啶治疗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通过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测量 CD63、CD62p的浓度,同时检测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结果:治疗后,噻氯吡啶组患者CD62p和CD63水平显著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复方丹参注射液组CD62p和CD63水平下降更为显著,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疗效更好,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撒照华;闫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诊断为淤血症的60例患者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60例患者经过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其中,痊愈28例,比例为46.7%;显效17例,比例为28.3%;有效11例,比例为18.3%;无效4例,比例为6.7%。结论:临床中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淤血症疾病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与血液循环,从而积极的增加患者的局部血流流通率,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施开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交通事故多发伤中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入院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中的106例患者采用普通护理,作为对照组;对另外109例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抢救成功案例有81例,死亡案例25例,观察组中抢救成功的案例为96例,死亡14例,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增大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补阳还五汤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80例临床疗效。方法:确诊并且纳入实验研究对象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治疗组服用补阳还五汤,对照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1个月以后,观察记录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状况。结果: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通心络胶囊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补阳还五汤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对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作用、平均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通心络胶囊对照组(P<0.05)。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出现。结论:对比西药,补阳还五汤对处于病情恢复期的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
作者:黄明;喻水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长期以来,临床生物化学的检测主要靠手工完成。其结果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满足临床诊断治疗需要,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或肉体伤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生化分析仪技术发展很快,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不断应用于临床,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无论是城市还是基层,临床检验基本上实现了常规检验自动化,自动生化分析仪现已成为现代临床检验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担负着越来越繁重的常规检验任务。
作者:彭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心理疏导提高患者自信心以促其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尽快康复。方法:通过心理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与疏导,逐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从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心理疏导对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缓解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住院新生儿黄疸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游泳护理、抚触护理、光照治疗护理等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干预后两组的血清胆红素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胎便初排时间以及胎便转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介入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血清胆红素及胎便的排泄,改善黄疸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的科研成果,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邓矿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讨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28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全部实施的手术治疗,其中有15例运用单纯的阑尾切除治疗方法,8例运用的阑尾切除合并腹腔的引流手术,5例为阑尾周围的切开引流手术;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治愈率为93%,手术后恶化自主出院1例,死亡1例;有18%的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共5例,5例患者中,有2例切口处出现感染,有3例出现肺部感染。结论:临床中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不明显,就诊延迟,患者的各项体征和阑尾炎发病程度不平行,阑尾的穿孔比较大,并且常并发其他疾病,疾病程度严重,死亡率高。针对急性阑尾炎的老年患者,应及早的进行诊断,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并且提高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患者,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愈,浅III度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35.2±3.8)d ,深II度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9.8±2.6)d ;愈合之后1例有浅表性疤痕,3例有散在性的色素沉着,36例无疤痕。结论:对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患者的创面情况以及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介绍一种电动吸引器指引对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由于母乳喂养的问题一致是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医生,护士和患者及家属都没有一个规范的方法,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的情况,于2013年1月我科引进医院用电动吸引器并从适应症,措施和收费给予了指引并要求医生和护士人人掌握并落到实处。结果:经过1年多的运做,效果良好,母乳喂养率排除传染病外基本能达到98%以上。结论:电动吸引器指引简单清晰,可操作性强,是医生,护士解决母乳喂养问题的一个好帮手,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作者:路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蚕豆病又称 G -6-PD 缺乏症,南方多见,北方罕见,尤其是新生儿蚕豆病更是少之又少,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新生儿蚕豆病报道如下:患儿,男,7天,因“皮肤黄染四天余,伴纳差、发热半天”入院。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孕40周顺产,出生体重3030g ,生后第三天起发现皮肤黄染,渐加重,半天前患儿出现纳差、发热、反应欠佳,其母为广西人,血型O ,Rh+,查体:T :38c ,精神反应差,呼吸促,约60次/分,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口唇不绀,两肺呼吸音粗,心率约17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稍胀。肝脾无肿大,肠鸣音弱,四肢暖,无花纹,肌张力可,觅食反射不明显。经皮胆红素25.5mg ,微量血糖:6.7mmol/l ,血常规:Hb110g/l ,血型O ,Rh+,入院予磷霉素、罗氏芬抗感染,蓝光照射退黄治疗,次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降至80g/l ,予白蛋白、输注浓缩红细胞、能量支持等治疗2周痊愈出院,住院期间查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大致正常;尿粪常规正常;甲状腺功能;Ft32.95pg/ml ,排除甲减.,Torch 均阴性,排除宫内感染.病原四项均阴性;网织红细胞;0.6%,Coombs 试验阴性,排除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血培养:大肠埃希菌生长,证实为感染诱发此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0.3Ku ,有确诊价值。
作者:娄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主要对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期间的650例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服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两年实施人性化服务的过程中,病人对于我院的满意度都有所提高,满意率达到了91.2%以上。其中主要体现在就诊环境、医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和门诊管理方面。因此本文得出,人性化服务的实施使得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获得了人性化的关怀,感受到了治疗的温暖。
作者:诸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肺动脉血管栓塞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 T 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120例患者经心电图和核素肺灌注扫描、通气显像等进行检查,确诊患者为肺动脉血管栓塞患者,同时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4例肺栓塞直接征象,2例左肺动脉栓塞,为部分阻塞;2例右房栓塞发现,栓子附着在患者右房侧壁,并跟随心脏搏动而进行轻微的摆动。肺栓塞间接征像:82例为右房右室出现扩大,室间隔向左室移位,同时右室/左室的比值增大;38例患者的右房右室内径在正常范围之内。 PE增强 CT 表现:76例患者为三尖瓣反流。结论:对肺动脉血管栓塞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 肺动脉血管造影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对疑似等患者进行明确诊断,简单、方便、没有创伤、价格低廉。
作者:刘丽媛;王文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方法:我院自2009年8月将手术室的复用医疗器械送往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并统一消毒处理。再对复用医疗器械送往消毒供应室清洗的和未清洗的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在消毒供应室进行统一消毒、清洗的复用医疗器械的洗涤评分和包装评分显著高于未进行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的复用医疗器械。且医疗器械在经消毒室进行清洗后,临床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结论: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进行统一的清洗和消毒可以提高复用医疗器械的质量评分,并减少手术中的感染,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患者身体的康复,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手术安全。
作者:姜蓓蓓;王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观察呼吸内科中慢性咳嗽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择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101例慢性咳嗽患者,回顾性分析引起慢性咳嗽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措施。结果:慢性咳嗽症状的致病因素包括:胃食管返流、鼻后滴漏综合征、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及不明原因等。101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是94.06%(95/101)。结论:在临床治疗前,应明确慢性咳嗽患者的致病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之力啊,大程度的缓解患者咳嗽症状,使治疗效果达到佳。
作者:赵瑞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肠梗阻是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等使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所致,以腹痛、呕吐、腹胀、便闭、无排气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还可引起感染、中毒、休克、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一种外科急诊,若治疗不当会使手术机会增多,增加了病人痛苦。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避免了患者手术的痛苦。
作者:杨芳;周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7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 NFD、FMA以及 MBI变化,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 NFD 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但 FMA 与 MBI显著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与应激性溃疡以及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在接受综合康复护理之后其神经与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丛晓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和继发障碍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脑梗塞急性发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继发障碍的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而其继发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降低脑梗塞后继发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为医患关系存在着日趋紧张的现象,所以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护理工作相对繁重,危重患者较多的心血管内科来说,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未来发展和水平,因此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培养护生的关怀能力及关怀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蒋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