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朱永妹

关键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慢性胆囊炎, 胆结石,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患者各50人,分别为慢性胆囊炎组和胆结石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慢性胆囊炎组总有效率(86.00%)与胆结石组总有效率(88.00%)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慢性胆囊炎组用药后的腹胀症状积分(0.89±0.11)分明显低于用药前的(2.75±0.10)分,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胆结石组用药后的腹胀症状积分(0.87±0.10)分明显低于用药前的(2.72±0.11)分,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患者效果明显,能有效患者患者腹胀症状,加快消化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可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6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疗效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溃疡的治疗中,康复新液疗效显著,对溃疡面的愈合有利,且非常安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程维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产后访视对促进纯母乳喂养4-6个月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对辖区内2011年1月-2012年12月863例产后母婴进行及时的家庭产后访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结果:大部分母亲住院时能坚持母乳喂养,但出院后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母亲放弃了母乳喂养,而改为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通过及时访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正确的指导,使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由第一次访视时的78%提高到第二次访视的93%。结论:重视产后家庭访视促进母乳喂养的宣教,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也是产妇能否坚持母乳喂养到6个月的关键。

    作者:李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卡马西平致严重血小板减少1例

    1例61岁女性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入院。入院时PL T 0×109/L ,2周前开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入院后给予肾上腺色腙、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白眉蛇毒血凝酶防治出血、奥美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入院第2天、第3天、第4天复查血小板分别为:7×109/L、PLT :17×109/L、50×109/L ,期间未再出现口腔渗血及活动性出血。患者于第5天出院,未再随访血常规。

    作者:徐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椎弓根钉棒系统在胸腰椎骨折经验探讨

    目的:总结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对62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系统内固定、钉棒系统内固定。通过了解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Cob角的矫正、椎管狭窄的改善及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自制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平均20个月,X线及C T 复查提示骨折复位率达90%以上,椎管有效容积正常;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个月。结论:通过对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分析,证实其为临床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怀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精神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叙述了自我管理相应的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可行性,主要分析了精神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目标与方式,对精神病患者能够实行合理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从而可以降低疾病复发几率,有利于减轻个人的家庭经济负担,提升病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

    作者:吴能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病案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病案管理是医院当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病案管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对病案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作者:高建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及对策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和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激素等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积极有效地方法和措施进行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咳嗽等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游离空腔通道造口成型术与中医药介入治疗肝胆管结石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8~2001年采用本疗法治疗36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6/36,16.7%]残余[或复发]结石,均采用切开胆道造口取石,取净率83.3%[5/6]。本组4例术后因残余[或复发]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再次住院,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经胆道造口取石治疗后,避免了再次经腹手术。采用本法,成功的预防了逆行性胆道感染,消化性溃疡、盲端综合征、以及结石的复发与再生,从而有效的治愈了胆石病。结论:本法的应用,显著的提高了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胆石病的治疗,不仅仅是消除结石的本身,而且又恢复肝胆结系统的功能。本术式保留了 oddi’s包括括约肌的结构与抗反流的特殊功能,胆汁经原路进入十二指肠。肝细胞产生的病理性胆汁,是胆石形成的基本因素。中医药的介入应用,能够有效的防止病理胆汁的产生。只有正本清源,才有望治愈结石。

    作者:陈文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钾血症的心电图临床诊断表现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高钾血症的心电图临床诊断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8例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以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血钾浓度分析心电图变化。结果: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与血清钾诊断的高钾血症符合率为60.53%(23/38),不符合率为39.47%(15/38)。讨论:在高血钾疾病的诊断中心电图具体较高的特异性,但是还应该综合既往病史、服药史以及心电图、实验室化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诊断,以此来降低临床误诊率。

    作者:杨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原位回肠膀胱术与 Indiana 膀胱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原位回肠膀胱术与Indiana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07~2012年在宜第第一人民医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原位回肠膀胱术与Indiana膀胱术治疗的患者各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原位回肠膀胱术组患者在出血量为(750±25)ml、手术时间为(380±30)min、住院时间为(33±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各项指标均低于Indiana膀胱术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膀胱全切术后行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脆癌具有疗效确切,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方法,值得在大力推广。

    作者:杨世斌;王学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阑尾腺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

    患者,男,59岁,于2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为阵发性胀痛不适,疼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无发热,无腹泻及黑便,未诉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一小时前患者腹痛加重,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急诊拟急性阑尾炎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略差,少量进食,大小便无异常。入院时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浅静脉曲张,腹肌柔软,右下腹部压痛明显,伴有轻微反跳痛,肝区和双肾区无叩击痛,无肌肉强直,未触及液体震颤,未触及包块,肝肋下未触及,M urphy 征阴性,肠鸣音正常,4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血 WBC12.4*109/L ,N :0.80。腹部彩超提示:腹腔内未探及明显积液,未见明确包块。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完善术前准备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可见少许淡黄色渗液,大约50ml ,见阑尾粗长,伴有轻度充血水肿,表面有少许脓苔,无穿孔,与周围无粘连,末端肿大,质较硬,遂行阑尾切除术,术程顺利,患者术后上腹部疼痛仍时有发作,未重视,一直未缓解,出院后病理(2007、08、12):阑尾腺癌。于2007年08月17日再次入院,查B超及上腹部CT 示左上腹部占位,位于胰腺前缘,约4*5CM 大小,密度不均,边缘光整,右上肺占位,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后壁多发性肿块,呈外生行生长,大约6*6*6CM ,考虑胃转移癌可能,遂行胃大部切除术、右半结肠+回盲部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仲为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要点

    目的:本文通过对我科2011年11月-2013年6月进行诊治的160例FC患儿的护理情况来总结小儿FC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60例FC小儿患者在心理、临床、基础护理等方面做了相关的护理。结果:所有患儿都得到了相应的护理,病情恢复情况良好,治疗有效率为100.0%。结论:为了提高小儿 FC治疗的成功率,对待 FC患儿,应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作者:吴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中治疗依从性、参与健康教育的、血液透析、药物疗法以及饮食控制等遵医行为都表现较好的患者为29例、26例、22例、28例、28例;对照组中治疗依从性、参与健康教育的、血液透析、药物疗法以及饮食控制等遵医行为都表现较好的患者为15例、20例、14例、23例、24例。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冯月霞;牛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下睑凹陷畸形

    目的:总结36例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上睑凹陷畸形的治疗体会及治疗下睑凹陷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抽取患者腹部脂肪颗粒,经清洗、离心后,将纯化的脂肪颗粒以注射的方式,移植到下睑凹陷处。结果:36例,32例一次治疗之后形态满意,另4例在半年内经二次注射后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感染、血肿、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其来源丰富、不留瘢痕、成活率高、无排异性等优点,是治疗下睑凹陷畸形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谢红炬;吴蒙;陈碾;仇侃敏;罗婕姝;李泽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议 ICU 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ICU (重症监护病房)是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基地,是集中救治医院危重症患者的特殊护理单元。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复杂,病房又限制探视,对其家属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刺激,患者的转归极易诱发其出现各种复杂而强烈的心理变化,或喜或忧,与此同时,入住的急(危)重症患者大多伴有意识障碍,无法自行表达意愿,家属对一切与患者有关的信息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和愿望。如果患者家属这些心理、伦理危机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对患者的治疗、疾病的预后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以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闫仕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

    随着医疗纠纷的逐年增加,护患关系日趋紧张,护患矛盾已成为社会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影响着社会的和谐,这其中有患者的因素,但同时也反映出护理队伍、医院管理、医疗体制等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就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浅谈如何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段朝艳;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与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中临床控制25例,好转8例,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中临床控制12例,好转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无任何严重的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肖正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斑点追踪技术在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功能评价对于心血管疾病有着非常重要意义。传统评价方法有 M 型、二维、三维以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及衍生的一系列方法评价心功能也得到公认。斑点追踪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STI)将心脏机械运动力学研究由单纯左室短轴、长轴运动和射血分数评价转向心肌形变特征研究。克服了组织多普勒技术局限性,成为评价心肌功能新指标,本文对斑点追踪技术的显像原理、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综述如下。

    作者:谭春梅;高玉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柰唑胺治疗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180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利柰唑胺在治疗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180例,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是哌拉西林和利奈唑胺进行联合应用,对照组是应用哌拉西林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平均用药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8.8±1.6)h、(11.5±1.7)h,在体温恢复的平均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6±2.0)h、(7.3±1.5)h,观察组两项平均应用的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于血液病伴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采用利奈唑胺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体温恢复的时间较短,平均用药的时间明显的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美红;曹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183例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小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183例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疑似间质性肺炎新生儿患者183例,通过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结果:通过诊治发现183例患者诊断率为87.4%,有效率为9.3%,病死率为76.5%。结论: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及时的诊断十分重要,通过诊断再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高登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