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宪菊;房鑫鹏;王静
针对目前护理行业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全面的研究和调查,简单的分析了有关“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的使用情况。了解到,将护理问题全面替代护理诊断是不可行的。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所提出的护理问题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都需要再验证和深入研究讨论,才会得以发展和使用。但仍需要我们不断提出新的护理问题,提高科学生产力。
作者:卢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重症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我们按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内科治疗联合吸入性肺炎的抗炎、解痉、平喘,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和机械通气的支持来解除呼吸窘迫。结论:治疗方法成功的使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提高了病人的生存时间和质量,避免了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韩淑亭;冯鹏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20位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在患者清醒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促醒作用较为明显,使用剂量较小,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在临床中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飞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腰硬联合麻醉(CSEA )是一种将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新型麻醉手段,具有起效快、局部用药量相对较小、镇痛完全等优势,现阶段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腰硬联合麻醉在国内无痛分娩的应用现状,以期为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作者:李先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提供保障。方法:将作者所在医院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68例,并保证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并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分组临床治疗,非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与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基本相当,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与手术治疗手法基本相同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治疗复发后会进一步加大治疗难度,所以在并非紧急的情况下,应当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作者:魏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副乳又称多乳症,包括多乳头及多乳腺组织,是一种先天变异,其存在并不少见,按其构成不同可以分为八种类型。有腺体组织的副乳可因内分泌的变化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且可发生和正常乳腺类似的良、恶性病变,因此在临床上更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分析一例45岁女性左腋下副乳腺腺纤维瘤的诊疗过程,并回顾文献对副乳的发生、分型、诊断及治疗加以总结。
作者:侯瑞;战晶涛;赵向东;韩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以及社会大众维权意识的提高,使得护理工作质量的现状与提高成为更多人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实习生更好的进行护理实习,同时更好的保护自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方法:通过对影响实习生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实习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来增强实习生的护理安全。结果:通过对实习生的培训和教育,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医患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切实的保护自己,为减少实习生工作压力以及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提供了可能。意义:护理实习生的专业素质与护理质量是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实习生护理安全防范为帮助护理实习生的顺利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我国的护理事业健康发展有着卓越的影响。
作者:黄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用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选用雷尼替丁、莫沙必利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对66例患者选用两种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3%;复查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9.09%,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选用三联疗法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杀灭致病病菌,降低该病的复发几率。
作者:楼嵊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究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生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目的:从近年来我院所收治的口腔内科患者中选取其中的580名,选择性回顾其临床治疗资料,对比分析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治疗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经对比发现,口腔内科疾病中患根尖周病与龋齿的患者较多,其次为牙周炎与牙髓炎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为根管与牙髓治疗。结论:为降低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应加强相关口腔卫生的知识与宣传教育,培养正确刷牙的习惯,同时若早期出现龋齿的临床症状,应及时给予治疗,近而减少口腔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文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外碎石联合用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10月,肾结石患者75例,按抽签决定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体外碎石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碎石联合中药排石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碎石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排石率100%,对照组排石率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9.5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结石患者采用体外碎石方法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提高排石率,降低肾绞痛发生率,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双人配合助产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人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助产士陪产护理。结果:观察组对助产士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人配合助产分娩能有效提高对助产士的满意率,降低产程中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马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造成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抽查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间行剖宫产的12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访谈方式对产妇及主治医师沟通,了解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具体原因。结果:经调查分析,产妇要求为选择剖宫产术的主要原因,其余依次为胎儿窘迫、难产、回避医疗风险、胎位异常和妊娠合并症。结论:产妇及家属对剖宫产术认识不足及手术指征放宽是造成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临床应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进一步控制手术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伍献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95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45例),对照组运用克霉唑片治疗,观察组运用中医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06例,显效31例,好转9例,无效4例,综合有效率为91.33%,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66.90%,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形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贫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通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效果,缩短出血时间,改善贫血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于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近期临床病例分析妇女在妊娠期间诱发高血压病症的主要因素,并通过研究方法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高血压疾病对妊娠期妇女的危害。方法:现通过自2010年1月份至2012年12月份期间的入住我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病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在此期间的105例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秦明丽;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发展,日常管理理念正在向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疾控中心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中心的日常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这是疾控中心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思想和管理对策融入到了疾控文化的全过程,其实质就是在疾控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以人为主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本文对如何在疾控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从出发点、基本内容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思考。
作者:樊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因盆腔炎性包块而行手术治疗患者68例,其中34例行腹腔镜手术,34例行开腹手术。比较其住院天数、疾病种类、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所用抗生素种类、剂量、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碧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原位回肠膀胱术与Indiana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07~2012年在宜第第一人民医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原位回肠膀胱术与Indiana膀胱术治疗的患者各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原位回肠膀胱术组患者在出血量为(750±25)ml、手术时间为(380±30)min、住院时间为(33±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各项指标均低于Indiana膀胱术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膀胱全切术后行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脆癌具有疗效确切,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方法,值得在大力推广。
作者:杨世斌;王学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宫内节育器适宜技术的使用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采用自设问卷的方式来调查推广使用宫内节育器适宜技术的示范县(8个)的相关人员,并以部分人员为研究对象来进行访谈。结果:在宫内节育器适宜技术的选择上有着很大的倾向性;宫内节育器适宜技术的推广使用会受到技术价格、人员以及选择服务对象偏好的影响。结论:要进一步优化各个地区在宫内节育器适宜技术的使用过程,计生部门要加强宣教,使流动人口(已婚以及文化程度低)能够采取宫内节育器适宜技术实施避孕,以此提升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张孙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胆道结石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随着近年来临床外科治疗探究的进步和多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有了较多新进展,腹腔镜和内镜的使用减小了创伤,使得患者得到更为妥善的治疗与处理,显著改善其预后。本文分别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新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