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2013年自贡市自流井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杨慧英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 死因, 出生缺陷, 干预
摘要: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动态死亡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2009-2013年辖区本地户口儿童及非本地户口居住1年以上的儿童死亡监测报表(3+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新生儿死亡率由2.716‰降为1.735‰(P<0.05),婴儿死亡率由5.431‰降为1.735(P<0.05),0-4岁儿童死亡率由6.110‰降为2.892‰(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原因排在前两位的依然是先天异常和意外死亡,但出生窒息和肺炎的排序有明显下降。结论:自贡市自流井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年有明显下降,降低出生缺陷任然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40例慢性乙肝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乙肝指标前后变化、HBV -DNA、HBeAg转阴率、ALT 复常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乙肝指标前后指标变化、HBV -DNA、HBeAg 转阴率、ALT 复常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增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甲状腺激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变化。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5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酮症酸中毒的7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剩余的84例未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 TT3、TT4、F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FT3、FT4、TT3、TT4、TSH 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 FT4、T T4、T T3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合并酮症酸中毒的老年糖尿病患者,T T4、FT4、T T3水平会有所下降,但在纠正酮症酸中毒后,T T4、FT4、T T3水平可恢复正常。

    作者:张士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有效预防与护理措施。应激性溃疡是严重烧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从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本科收治面积40%以上Ⅱ°~Ⅲ°严重烧伤病人106例中,我们采取积极液体复苏、尽早进食、有效防治感染、常规应用抗酸剂、心理支持等综合性预防措施,在预防应激性溃疡方面是有效的。

    作者:肖榕婵;黄守春;姚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结果进行初步的探讨,初步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7例健康小儿作为其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3ml ,处理后采用手工试剂盒法检测CD3、CD4、CD8细胞相对数量,借此观察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变化情况。结果:肺炎支原体患者外周血CD8表达显著高于健康患儿,而CD3、CD4及两者的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健康患儿。所有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

    作者:毛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总结并介绍整体护理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与普通护理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相比,整体护理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差异性。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做护理对比,采用整体护理的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探视,指导术前及术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解答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的疑问。在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出院注意事项,防止患者在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采用普通护理的股骨颈手术患者依照基础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对整体护理观察组和普通护理对照组,采用HAND(汉密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前的反应应激情况做对比,测定结果显示,与治疗之前相比,治疗后的 HAN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5)。统计发现患者经整体护理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普通护理患者低,(P<0.05)。通过对患者的回访调查发现,患者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较普通护理满意度高,采用X2检验定性资料,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在采用整体护理后,护理效果明显,患者在心理上得到了莫大的支持,身心俱得到康复。

    作者:潘雅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研究支气管炎治疗药物阿奇霉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和青霉素的静脉滴注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有效率,对比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相比,治疗组呼吸困难、咽痛改善时间以及咳痰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均快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差分别为92%和7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呈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是一种有效的支气管炎药物,显著缓解呼吸困难、咳痰咳嗽等症状,加快患者恢复速度,与青霉素等药物相比效果更佳。

    作者:苏才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在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基本内容,分析“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36例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间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满意度差异。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DVT6例,发生率为16.7%,而实验组并发 DVT2例,发生率为5.6%,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2%和88.9%,两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显著降低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丹;毕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青春期月经失调的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青春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女孩子月经失调者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就医,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应当重视青春期的月经失调。本文通过对南阳医专一附院青春期150例月经失调的临床实例分析,患者当中,年龄小的13岁,年龄大的18岁。来自城市的98例,农村的52例。通过诊断得出的结果是功血占53%(80/150),痛经占27%(40/150),闭经占7%(10/150),经前综合症占13%(20/150)。提出青春期关于月经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丙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感染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医院消毒供应室感染管理工作中主要是从标准制定、分析分析、加大质量控制力度等方面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结果: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从根本上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无菌医疗仪器杀菌有着100%的合格率。结论:通过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相关措施,能够促进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有效提高,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得到明显降低,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覃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形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贫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通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效果,缩短出血时间,改善贫血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于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对其完成护理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 A1组(观察组50例)与 A2组(对照组50例)。针对 A2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 A1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支持治疗、心理护理以及生活干预等),对比 A1组、A2组患者完成护理后获得的效果表现。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A1组优于 A2组非常明显(P<0.05)。在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等方面,A1组优于 A2组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围手术期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成功凸显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重要意义。

    作者:谭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验结果,为乙肝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对象的血清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指标进行检验,统计阳性率。同时,统计观察组患者中“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各指标的阳性率依次为82.5%、25%、47.5%、62.5%、73.75%;对照组依次为33.33%、5%、16.67%、25%、3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乙肝大三阳的检出率为53.75%(43/80),乙肝小三阳的检出率为31.25%(25/80)。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开展病毒学检验,对乙肝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108例

    目的:探讨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取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63.0%、96.3%,对照组的分别为40.7%、8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盛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硫酸镁在产科中的应用

    硫酸镁是一种对中枢神经起到抑制作用的药剂,对于先兆流产治疗、胎盘前置治疗、子宫收缩过强治疗以及妊娠高血压治疗和子痫发作治疗有显著效果。本文对产科中硫酸镁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使其更好的应用于治疗。

    作者:赵庆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3例颅骨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对于高血压患者脑出血临床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50例高血压出现脑出血患者,在CT 检查并确诊病情的情况下,为其施以局部麻醉和颅骨钻孔治疗,并通过回顾性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所选取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有43例得到治愈,4例死亡,3例再出血,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颅内感染及张力性气颅病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颅骨钻孔引流属于一种安全系数和有效性均较高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承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295例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95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45例),对照组运用克霉唑片治疗,观察组运用中医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06例,显效31例,好转9例,无效4例,综合有效率为91.33%,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66.90%,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为社区老年人保健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选取本辖区内6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遵医嘱服药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提供的6个月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生理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取得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其中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提供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提升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孙娅娇;陈允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采用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传染科患者进行护理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8.61%,对照组为72.46%,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优秀率97.22%明显优于对照组71.01%(P<0.05)。结论:将连续排班及质量控制应用于传染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士工作质量,为今后传染科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护理模式参考。

    作者:阿曼古丽·吾甫尔;布艾吉尔·木合甫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昂丹司琼预防胆囊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昂丹司琼预防胆囊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胆囊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当胆囊从腹腔取出时对照组患者给予昂丹司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戊乙奎醚,观察术后两组患者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气腹时间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PNOV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腹腔镜术中取出胆囊时静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昂丹司琼可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应用昂丹司琼,且不会对手术造成影响。

    作者:胡珍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的调查,找出相应的对策来防范护理中存在的隐患,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的20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而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总结,总结出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结果:对于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100%的护士认为是护士心理压力大,55%的护士认为护士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45%的护士认为护士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全面是一项影响因素,其余还有部分护士认为影响因素是:护理记录的记录问题、护士的急诊护理动手能力差、院前的急救疏忽大意等。结论:要有效避免急诊科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应该对患者的心里承压能力进行培训,同时加强护士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等。

    作者:黄方;李欣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