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晶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急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治疗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收缩压为(113±7mmHg)、舒张压为(75±5mmHg)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对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患者治疗后创伤较小,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少,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立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发病原因,并进行临床有效治疗与预防。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05月~2013年04月收治的经明确诊断的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120例,对其进行病因分析、临床治疗及预防。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120例患者治愈率为85.5%,癌变率为0.61%。结论:宫颈糜烂是妇科的高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该病治愈率和复发率都很高,临床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都成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药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药学管理情况作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应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将该时期的药学管理情况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不合理处方数量、高危药品配置错误数量、用药安全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不合理处方数量、配药错误数量少于对照组,其用药安全性更高,P值<0.05,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中应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能够提高药师对药物的了解与认识,降低因药物配置不当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能有效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佳的社会效益。
作者:贾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我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2月124名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因素。结果:影响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的培训时间、培训次数、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能力的认识、护患沟通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在校期间护患沟通的学习。结论: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因素,为培训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提高护理人员对护患关系的认识,作用意义非凡。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方法,使其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90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3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患者结石分布于不同的位置,在治疗时要以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
作者:陈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手术后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附加心理护理,分别采取SCL -90焦虑评分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在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与护理前进行比较,对照组SCL -90焦虑评分表的评分下降不明显(p>0.05),而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的SCL -90焦虑评分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患者的SCL -90焦虑评分比对照组患者的相比也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4%,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护理中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快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冠脉CT 成像技术(CTCA)应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临床疑诊为冠心病6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 冠脉成像技术(64SCTCA)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60例患者共计240支血管分支病变血管148支,其中左前降支(LAD)病变数多占37.84%,钙化斑块64支占43.24%。在各类型斑块中稳定性斑块为主共81支(54.73%)、不稳定斑块67支(45.27%),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6486,P=0.1036)。结论:冠脉CT 成像技术对诊断中重度狭窄和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极其重--的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无创筛检方法,对分层治疗、治疗方案的确定、中长期疗效的评估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解双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61例治愈,治愈率为76.25%,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肠黏膜恢复,大便常规正常;19例好转,好转率为23.75%,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肠黏膜肿胀减轻、溃疡减少,大便常规轻度异常。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以及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毕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ICU 监护过程中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ICU 监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观察两组患者监护过程中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给予不同的探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45岁以上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大于45岁以下患者(P<0.05),气管切开、PICC置换术、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患者感染发生率较大(P<0.05);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及泌尿道感染发生率明显大于其他部位(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针对IC U 监护过程中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采取消毒、抗感染措施有助于防控院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金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的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整体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获得了比较好的护理效果,对比对照组而言,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高。结论:整体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改善,临床中与治疗医生进行配合,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案例介绍的是一位45岁公务员,近1个月来有内心烦躁、苦闷、睡不好觉,老有做什么事都后悔的感觉。经观察,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统一,有良好的自知力,衣着整洁,表达清晰,有良好的习得能力,求助欲望强烈,经心理测验的结果分析,确诊为一般心理问题,经过四次咨询,并通过家人和本人配合理性情绪疗法和家庭疗法。通过放松训练学会管理情绪,逐步建立起求助者的自信心,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能感到生活的快乐,开始积极面对困难,充满希望的开始了生活。
作者:于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胃癌均接受化疗。具体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2h静脉滴注),d1;卡培他滨2500mg/(m2· d),分早、晚2次口服,d1-14;每21d重复1次。所有病例均化疗2个周期以上,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每次化疗前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结果:全组32例中,CR 1例,PR15例,SD 9例 PD7例,总有效率为50.0%,疾病控制率为78.1%。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邓美艳;艾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利用缬沙坦和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对两种片剂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两组,每组34例。甲组患者服用缬沙坦片,剂量为80-160mg/d ,乙组患者服用依那普利片,剂量为5-10mg/d。对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用药,甲组和乙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33/34)和94.1%(32/34),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一定的可比性;相比治疗前,两组在治疗后4周以及8周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得到了改善(P<0.05)。相比治疗后4周,A 组在治疗后8周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改善幅度明显(P<0.05)。 A 组和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上,缬沙坦片比依那普利片的疗效要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着较好的耐受性,值得推广。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盆腔炎使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慢性盆腔炎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使用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痊愈39例,痊愈率为70.91%,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让患者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慢性盆腔炎患者能够通过中西结合治疗方法获得病情改善。
作者:宋维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小儿急性喉炎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100例急性喉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根据100例患儿的治疗情况来看,均获得良好的治愈,并出院。结论:小儿急性喉炎越早发现就越好治疗,及时的治疗能够让患儿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杜胜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肱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之间的效果差异。方法:2010年至2012年我院共有80例肱骨骨折患者来接受治疗,将其中40人作为手术治疗组,进行手术治疗,其余40人作为保守治疗组,采用保守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优良率为87.5%,保守治疗组优良率为72.5%,两组患者间的差异经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结论:肱骨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愈合情况更加良好。
作者:姜永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医院信息系统在我院中药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我院中药管理监测结果作为对照组,未采用医院信息系统,选取2012年我院中药管理监测结果作为观察组,采用医院信息系统,观察两组处方出错、账目出错和中药库存管理失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出错、账目出错和中药库存管理失误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院中药管理中采用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中药库存量、处方和药价进行统一管理,减少工作人员负担,提高管理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戴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考察清肺咳合剂佳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运用常规法测定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的回收率。结果:清肺咳合剂用常规法进行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测定,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且可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论:清肺咳合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可采用常规法进行。
作者:杨萍;韦凤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配合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采用中医中药内服配合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70例,男25例,女45例,年龄40-70岁,中位数58岁,其中单膝55例,双膝15例,病程7d -15年,中位数3年。治疗后随访观察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月,中位数9个月。参照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膝关节骨关节炎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临床治愈15例,显效4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92.5%。结论:中医中药配合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消除肿胀,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术后呼吸抑制在麻醉治疗中出现的比较多,该并发症属于呼吸道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患者出现浅短性呼吸,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吸一秒量(FEV1)和高呼气流速(PEFR)均下降,患者有通气障碍存在,患者的呼吸停止,导致了低氧血症以及高二氧化碳血症的出现。低氧血症的类型根据划分来看有两期,早期和晚期,早期一般都是因为麻醉药物和并发症所导致的,大约会在术后持续2小时,晚期则是术后麻醉性镇痛药物和并发症所导致的,大约会持续1周,大部分都是高龄患者。
作者:冯艳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