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华;付联合
本文研究了医院科技档案管理中面对的问题,探索依据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提升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水平,建立起科学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机制,促进医学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作者:高伟伟;时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1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151例给予炎琥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两组疗效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方便安全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爱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接收的胎膜早破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论:患者妊娠已经足月,需要等待自然生产。若是破膜时间在12小时以上,则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积极的对感染进行预防,使用缩宫素来帮助引产。
作者:程立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所有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后,溶栓成功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远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在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死亡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贞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娩的时候出现羊水栓塞的患者是非常危险的,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虽然该级别的发生率比较低,但是还是需要注意,该级别是羊水及其内容物在母血循环中参与,导致了肺栓塞,以及脏器衰竭。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胃炎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其症状与中医脾胃失和不无相似,如果能以中医理论解释说明这类疾病,必将为我们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提供方面。笔者深入研究了中医脾胃论,并详细介绍了脾胃病的分型以及临床症状,后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希望能为胃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作者:吴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 )的影响。方法:将50例PICC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找到影响穿刺成功的因素和解决方法。结果:护理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可以提高 PICC 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学习。
作者:李二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我科84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临床资料。对其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经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曾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0-3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党和政府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关心,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儿童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孩子一出生就得到为其提供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以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使儿童的体格生长、心理健康、智力发育和社会应对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作者:王丽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此次共有118例患者接受研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的评分结果比对照组要优秀。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对于其情绪的稳定具有促进作用,患者获得的护理质量获得提升。
作者:于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HCG是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求相关临床检验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其诊断意义[1]。 HCG 的检测不仅能够判定女性异位妊娠的预后情况与孕中后期母体 HCG的变化情况,还可判定由 HCG 分泌异常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单纯性肥胖是现代社会常见病,治疗方法众多,但都疗效不一,且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容易反弹,但针灸治疗肥胖具有安全、疗效确切,方便快捷等特点,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来关于利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论文,进行客观性的总结概括,说明目前单纯性肥胖的针灸治疗现状,为今后研究提供一些客观依据。
作者:贺小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医治疗在目前的医疗领域应用也比较广泛,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是未来发展方向,治疗和护理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让治疗效果获得提升,本文对中医护理在外科疾病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作者:刘丹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念珠菌细胞快速处理检验采集拭子顶部带有过滤网与不带过滤网所测结果的准确度。方法:对妇科门诊241例患者分别用带有过滤网和不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集后穹隆外分泌物。结果:其中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样所感染的阳性患者41例,而用普通一次性棉拭子采集所感染的阳性患者为167例,出现了假阳性。结论:在测定阴道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时的取样一定要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作者:王玫;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将收治的产后尿潴留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诱导排尿的方法,研究组给予新斯的明联合开塞露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5%;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2例产妇出现腹部疼痛,对照组出现1例出现腹部疼痛;产妇均能忍受,未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斯的明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滕义和,教授,著名中医骨科专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员,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主任医师,曾任黑龙江省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对治疗骨伤骨病有独到见解和处理方法,博采众方,化裁古方,推陈出新,配方严谨,疗效显著,是黑龙江省骨伤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曾获省级成果4项,撰写论文30余篇,分别发表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上,曾多次获省科技进步奖。1990年被选入黑龙江省高级人才名人录,1992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者:李勇强;牛海彬;曹永登;侯宇;李霞;腾义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是一种慢性弥漫结缔组织病,主要侵袭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以具有高度淋巴组织浸润为特征。从临床表现来讲,该病可引起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症、皮肤干裂、大便干结等疾病或症状,或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且常伴有其他系统的损害:皮肤、关节、肺、脾、肾、神经等。
作者:王子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析胎盘早剥原因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妇幼保健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胎盘早剥患者,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分析患者胎盘早剥的原因和影响。结果:选取的46例胎盘早剥孕产妇患者中,胎盘Ⅰ度早剥患者所占比率约为11%,Ⅱ度胎盘早剥比率约为13%,Ⅲ度胎盘早剥患者比率约为76%。此外,出现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患者比率约为35%,出现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患者比率约为35%,出现胎盘早剥患者中没有孕产妇死亡病例,胎儿死亡比率约为44%。其中,46例胎盘早剥患者的孕周小于32周,约占比率为52%,孕周在32周至37周范围内的胎盘早剥患者比率约为35%,孕周在37周以上的胎盘早剥患者比率约为13%。后,在46例胎盘早剥缓和中,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比率约为35%,创伤比率约为15%。结论:在孕产妇群体中,胎盘早剥的发生比率随着孕产妇孕周的增加呈现下降变化,其中人身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创伤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而胎盘早剥是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潘年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病例以及诊断方式。方法:以2012年下半年我院接收的80例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使用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来诊断。结果: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具有普通宫颈炎的临床症状,滤泡增生、边界处光滑,没有发现肿瘤改变。结论: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临床中经常出现当成宫颈炎来诊断,该病症和恶性肿瘤不同,其没有浸润破坏性生长[1]。
作者:田昕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