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朝华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50例正常孕产妇设为参照组,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妊娠年龄、糖尿病史、负性事件、产前未定期检查、焦虑情绪均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观察组的剖宫产、早产、围产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妊娠年龄、糖尿病史等均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容易产生不良的妊娠结局。
作者:徐新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铜仁市城镇人口正常人群的骨密度(BMD)情况,并讨论BMD的分布规律及铜仁市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方法:BMD 测试方法采用法国Osteospace超声骨密度仪,将所有参测者按年龄和性别分为7段,采用峰值BMD 减去2.5SD 为判断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 SOS 指标上,女性与男性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性的跟骨超声速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而同年龄段两性之间,女性跟骨超声速率均比男性低。在骨质疏松发病率方面,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比男性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次研究通过铜仁市6000例正常人群调查,得到骨质疏松的预防重点对象是女性群体,但是老年群体男性的骨质疏松症也同样不可忽略,需加强预防和防护。
作者:张劢;晏兴凤;向静;朱继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 V )感染住院婴儿的临床检验及疾病治疗转归。方法:对符合(CM V )感染的69例侵袭神经系统婴儿进行实验室检查、脑干视听觉诱发电位及疾病转归综合分析。结果:除神经系统损伤外,肝功能异常41例,心肌损伤者22例,贫血15例。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后,68例临床治愈,1例无效。结论:人巨细胞病毒(HCM N )感染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伤,单磷酸在治疗方面有很好疗效。
作者:赵晓瑞;杜开先;黎伟;臧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鳃裂囊肿和瘘管发病率低,解剖结构复杂,临床容易误诊、复发。本文报告了一例罕见的会厌第三鳃裂囊肿,探讨了鳃裂囊肿和瘘管的相关辅助检查、病理、鉴别和手术注意事项等。
作者:王青山;姜军霞;蒋光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肱骨肝手术不论何种形式,都会容易对患者的桡神经产生副损伤,所以,对于肱骨的解剖以及桡神经之间的联系是必须非常清楚了解的事情。
作者:白秋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国内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截至2013年12月的CNKI、万方和维普3个数据库医药卫生期刊中有关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文献,并运用文献计量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003~2013年文献23篇,主要以横断面调查研究为主(13篇,56.52%),研究内容集中在对照顾者负担的现况调查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10篇,43.48%)。结论:国内研究数量较少,但也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存在研究内容局限少、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果存在偏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作者:张璐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躁狂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它的危害较大,因此引起国内外医药领域的关注。随着研究深入,躁狂症的作用机制也在逐步被揭示,临床上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也层出不穷。因此,对国内有关抗躁狂症类药物文献及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找出其中方法学上的不足,提出简明的治疗参考方案,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同时可为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杨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影响糖尿病足发病率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4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性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24例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机率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改善不良生活的习惯及方式,进而显著性减少糖尿病足发病的机率。
作者:赵文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优质组50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优质组应用优质护理,从依从性及满意度两方面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服药、门诊随访、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评分分别为(6.49±0.85)分、(5.48±0.89)分、(4.08±0.87)分,护理满意度为100.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优质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优质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郑珍娟;王小燕;颜仙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西药联合中药应用造成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并给予相关解决对策。方法:抽取统计2012年9月~2013年9月五家县级医院中西药物联合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分析其主要药品类别,用药方式及用药量等情况。结果:五家县级医院发生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有107件,轻度、中度及中度不良反应分别为60,27和20件。其中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所出现比列高的则是中药注射液配伍西药注射液,重度不良反应占据比例高。结论:中西药联合用药在临床普遍存在,其不良反应机理较为复杂,医院可实施全面监察系统,协同医学各个部门一起合作,重点监测发病率较高的合并用药,纠正不合理联用中西药,高度警惕中药注射液和抗生素联用现象,降低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因此,合理选择中西药进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作者:唐帮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三种修复方式对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接诊的180例单侧大面积第一乳磨牙缺损的患儿均分为 A、B、C三组,各自60例,其中A 组采用金属预成冠修复处理,B组采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处理,C组采用银汞合金充填修复处理,三组患儿皆进行>6个月随访,对比分析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A 组患儿在粘连关系、基牙继发龋、咬合关系等方面皆明显优于B组与C组患儿;A组患儿修复成功率为98.33%(59/60),明显优于B组的85%(51/60)与C组的76.67%(46/6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小儿乳磨牙大面积缺损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修复成功率较高,并且粘连关系、基牙继发龋、咬合关系等方面明显更优,值得借鉴。
作者:李江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0例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基础对症治疗,实验组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利巴韦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其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E H 患者白蛋白尿与糖代谢紊乱相关性。方法:收集E H 患者800例,行相关检测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63例占7.88%,尿蛋白异常242例占30.25%,微量尿蛋白强阳性者糖尿病比例92.31%高于阴性1.97%、弱阳性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H 患者白蛋白尿与糖代谢紊乱是反映肾脏损害的重要标志,患者应进行随检,以防病情进展为慢性肾衰竭。
作者:贺亚峰;何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8% VS50%,98% VS7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乔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益生菌是对机体有益的微生物,近研究证明它们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免疫赋活、竞争性抢夺肿瘤细胞的营养及分泌溶瘤物质。
作者:钟娜;徐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人,由于其病情的不可逆性,需长期接受治疗。家庭护理既经济合理又切实可行。如果家庭成员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病人护理不当,就会延误患者病情甚至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肝硬化病人家属给与健康指导,利用家庭护理的力量,对肝硬化病人进行家庭护理干预,以此来降低肝硬化病人的复诊率。
作者:郑敏;陆英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 在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检或穿刺活检及临床治疗后确诊的17例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 T 资料。结果:17例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脾囊肿6例(1例伴感染),脾脓肿4例,转移瘤3例,脾血管瘤3例,脾结核1例。结论:多层螺旋CT 在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对绝大多数病变能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作者:周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热力烧伤的临床治疗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35例热力烧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后,35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死亡原因:1例吸入性损伤,1例全身严重性感染。结论:烧伤面积与深度是影响烧伤预后的重要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及时进行清创配合正确的补液疗法,积极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孙国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特点,进行临床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慢性咳嗽患者194例进行临床分析,按患儿年龄分组,对所有病例进行X线胸片、血清免疫球蛋白、血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沉检查。结果:小儿慢性咳嗽发病主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症、肺结核、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异物、心因性咳嗽等。讨论:小儿慢性咳嗽发病原因有年龄差异,进行临床诊断时,必须结合具体病因,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对比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为医师用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埃索美拉唑,对照组患者40例,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接受埃索美拉唑治疗的40例患者治疗3周后治疗总有效100%,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接受受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接受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患者治疗症状总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应用于胃溃疡的治疗中疗效更为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胃溃疡治疗中有着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