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桢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使高血压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对血压的控制产生显著效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0例,通过沟通,以提问回答的方式获取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结果记录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对高血压的认识不够充分;②饮食习惯问题。采取的主要对策为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教育,并跟踪随访。结果:显示经过教育后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等指标发生明显改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施行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等指标,有助于高血压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对血压的控制产生显著效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晏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双抗原夹心 ELISA 法、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种方法检测抗 HIV 结果可靠性差异。方法:对卫生部全国血站系统免疫检验2010年室间质量评价血清18份、卫生部不定量临床检验中心定值参比血清2NCU/ml和4 NCU/ml 以及无偿献血血清200份分别行上述三种检验方法检测,比较三种方法检测可靠性差异。结果:双抗原夹心 ELISA 法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血清、2NCU/ml 血清、4NCU/ml血清和无偿献血者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100.0%和0.0%;而金免疫层析试验依次诊断上述四项血清阳性率为94.4%、100.0%、88.9%和0.5%;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依次诊断上述四项血清阳性率为83.3%、94.4%、100.0%、1.5%。结论:三种方法中,双抗原夹心 ELISA 法诊断准确性高,可靠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根据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及时予以有效的心理护理,指导合适的社区运动,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愉快渡过晚年生活。
作者:范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至2012年我院共接收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1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共出现了4例并发症病例,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经过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治愈,在一年的随访中,并没有出现1例复发的患者。结论:临床中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经腹子宫全切术能够获得比价好的效果,患者的病灶清除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我院支原体感染后引起肺炎的50例儿童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并比较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诊断的50例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者及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从而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临床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实验组的血沉及CRP指标属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MP-IgM阳性率、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以及血清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因此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诊断时需在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合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血清分析、MP-IgM实验及冷凝集试验等检验指标结果,综合诊断,以避免误诊及漏诊。
作者:黄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切除手术中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对急症子宫切除的病因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6例接受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56例患者当中,17例为正常阴道分娩,39例为剖宫产分娩,手术指征包括29例胎盘因素、16例宫缩乏力、7例子宫破裂、4例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是导致经产产妇发生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导致初产产妇出现这类病症的因素则是宫缩力量不够,一般来说患者曾经接受过子宫手术或剖宫产,就会有很大几率出现胎盘异常。结论:胎盘是引发急症子宫切除的大因素,在对产妇分娩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胎盘异常进行避免和预防是提升产妇安全生产以及降低发病几率的主要途径。
作者:尹艳英;耿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由于十二指肠其解剖和生理的特殊性,在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手术中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十二指肠瘘、腹腔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将并发较高的死亡率。现将我院1998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手术后应用三管减压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洪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生殖道发生感染同宫颈癌发生前的病变,以及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患宫颈癌以及宫颈癌发生之前病变的患者共235例,对其进行生殖道项目检测,包括 HPV检测、CT 检测、HSV -2检测以及EBV检测,对生殖道发生感染同宫颈癌以及宫颈癌发生之前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生殖道检测项目中,HPV感染率是97.2%,CT感染率是96.0%,HSV -2感染率是63.4%,EBV感染率是38.5%,两个组进行比较后,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生殖道发生感染同患者出现宫颈癌以及发生宫颈癌之前的病变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需要进行重视。
作者:胡瑜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行针灸推拿治疗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推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针灸推拿治疗,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针对性护理,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对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不良反应。结果:结束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颈椎病患者,利用针灸推拿方法来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地塞米松基础上辅以氨茶碱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用药反应。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23例患者,显效5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7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23例患者,显效3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9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用药情况,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用药症状,发生率为13.04%,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不良用药症状,发生率为26.0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出现不良用药症状的几率,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广泛使用。
作者:张发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确诊患者,按照患者肿瘤恶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甲观察组患者58例,为恶性乳腺肿瘤,乙观察组良性乳腺肿瘤患者52例,并选取5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清CA24-2、CA19-9、CA15-3和CEA 以及CA125五项指标进行检测,对三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甲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乙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CE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血清 CA15-3、CA19-9、CA24-2、CA125、CE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恶性肿瘤中五项肿瘤标志物中的血清CEA、CA125、CA24-2、CA15-3和CA19-9分布高,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或者化疗能够使得肿瘤标志物水平迅速降低。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做好预防决策。方法:选择2012年2月份至2013年2月份在我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住院时间、患者的基础疾病、是否使用抗生素。结果:呼吸系统感染占比多数,为78%;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占比15%;消化系统感染患者占比4.5%;其他感染患者为2.5%。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患者的年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基础疾病,以及患者是否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相关。结论:呼吸系统感染为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类型,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以及是否使用抗生素等,应当针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加以预防,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吴熙;安晓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增强扫描C T 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骨巨细胞瘤例患者,对这30例骨巨细胞瘤都进行增强C T 扫描,分析通过增强C T 扫描,对于骨巨细胞瘤患者在诊断中的价值影响。结果:本次试验中,骨巨细胞瘤患者出现的病发部位主要是桡骨远端、胫骨上段、肱骨近段、股骨上段、股骨下段等,患者的发病状况都在一级到三级之间,通过增强 CT 扫描值的判断,患者的检测结果比较复杂。结论:对骨巨细胞瘤患者进行增强CT 扫描是十分有用的,能够准确的知道骨巨细胞瘤患者病发部位,有利于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治疗实施状况。
作者:金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我国患病儿童可达1000万,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控制哮喘发病,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产生了一些变化,现本文对其变化做一下简单介绍。
作者:廖丽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黏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伴有下鼻甲骨增生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总计161侧)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用鼻内镜黏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并随访6个月~2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112例患者全部随访6个月,行疗效评价知总有效率为98.21%,其中治愈98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此外,60例患者进行了1~2年随访,再行疗效评价知,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5.00%。结论:对于伴有下鼻甲骨增生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镜黏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治疗,除了拥有良好手术视野,改善鼻腔通气功能的优点外,同时还能尽量降低鼻甲黏膜损伤,促进正常纤毛恢复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熊克伟;黄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儿童皮肤性粘膜淋巴综合征采用优质临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3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皮肤性粘膜淋巴综合征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患病儿童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对患病儿童实施优质临床护理,临床护理以后对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护理以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性粘膜淋巴综合征采用优质护理,可以获得明显临床效果,不但可以使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也使患病儿童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后,护理干预对于患者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护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前来我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并互相比较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DV T 形成发生率为2.70%,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43.7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发因素的各项数据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在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易发因素和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蕊;张丽美;周颖;顾顺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量的多少,出血部位,患者身体状况等综合资料而定。高血压性脑出血发展迅猛,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脑疝等并发症。所以,医护人员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极为重要。科学的诊疗方法加上全面精心的护理,可以打大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张国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为了保证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降低其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探讨有效的防跌倒干预措施。方法:运用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加强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跌倒危险因素的预见性及动态护理评估,对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评分≥4分者,制定并落实跌倒的相应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跌倒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预防跌倒的意识,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与防治对策,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住院分娩且产后出血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56例产后出血病例按出血病因分布依次为41.07%、30.36%、25%、3.57%;56例产后出血病例经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等治疗措施后均获痊愈。结论: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围产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