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骶管神经阻滞治疗顽固外阴瘙痒33例的疗效观察

陈怡萌

关键词:顽固外阴瘙痒, 骶管神经阻滞, 效果
摘要:目的:对骶管神经阻滞治疗顽固外阴瘙痒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的33例顽固外阴瘙痒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33例顽固外阴瘙痒患者设为参照组。治疗组给予骶管神经阻滞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神经阻滞治疗顽固外阴瘙痒,不良反应少、成本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和对比采取不同采血方法下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07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检验科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受检人员11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两种取血方式对受检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取血方式分别为手指末梢采血和静脉取血,观察和对比两种不同取血方式下,血常规检查各项结果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本组116例选取对象中,两种取血方式下进行血常规检验发现,静脉取血下 PL T 、MCHC、MCV、Hct、Hb、RBC各项检验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梢取血检验结果;而末梢取血下检验WBC水平明显高于静脉血,而两种检验方式下上述各项指标检验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 MCH 项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末梢血中 CV 值明显高于静脉血,对比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静脉采血方式收集检验血样,其检验结果较末梢取血稳定,且检测数值准确,因此血常规检查应采取静脉取血,这有助于医师正确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魏跃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使高血压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对血压的控制产生显著效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0例,通过沟通,以提问回答的方式获取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结果记录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对高血压的认识不够充分;②饮食习惯问题。采取的主要对策为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教育,并跟踪随访。结果:显示经过教育后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等指标发生明显改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施行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等指标,有助于高血压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对血压的控制产生显著效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晏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89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 FM A 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今后可将其作为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辅助措施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韩锋;隋建美;徐源;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肌瘤经子宫全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至2012年我院共接收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1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共出现了4例并发症病例,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经过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治愈,在一年的随访中,并没有出现1例复发的患者。结论:临床中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经腹子宫全切术能够获得比价好的效果,患者的病灶清除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15例脑梗塞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疏血通,每日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200例脑梗塞患者以灯盏花素加丹参治疗作对照,疗程同治疗组。结果: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脑梗塞患者显效率为95.3%;而对照组显效率为57.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能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岳正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25例,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在溶栓前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溶栓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B N P、心脏彩超、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射血分数等)情况。结果:通过观察统计分析得知,两组患者在溶栓成功率、左室舒张末内径以及射血分数等方面的提高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在 BNP峰值以及下降情况方面有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见,参麦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连续应用不仅能提高溶栓成功率,而且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在临床治疗和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霞;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09-2013年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09-2013年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加强麻疹监测、进一步提高全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资阳市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7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34例(19.32%),临床诊断病例9例(5.11%),排除病例133例(75.57%)。2009-2013年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30/10万、1.17/10万、1.31/10万、0.32/10万和0.36/10万,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分别为90.32%、98.04%、100%、100%和100%,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7日内及时报告率分别为11.53%、45.45%、89.23%、92.86%和100%,血标本采集率分别为83.87%、86.27%、100%、93.33%和100%。2009-2013年资阳市无麻疹暴发疫情报告。结论:自2009年新的麻疹监测系统运行以来,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指标逐年提高,但是在发病率较低的情况下,监测系统敏感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华英;贾勇;廖安波;何平;欧阳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方式的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及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采用不同方式的蓝光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300例新生黄疸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间继性蓝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90.67%);实验组患儿有144例患儿对我院治疗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治疗后,TBA、TBIL 以及 IBIL 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实验组患儿治疗6天后,TBA 指标为(9.7±1.8umol)、TBIL 指标为(32.3±3.2umol)、IBIL指标为(19.3±3.1umo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临床上,对病理性黄疸患儿治疗中采用间继性蓝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高碑店市在城镇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目的:为增进高碑店市人们的健康,达到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增强健康理念,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促进、创造健康环境。方法: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措施,考核标准、激励机制和阶段工作总结。结果:通过两年多以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了解到高碑店市社区居民缺乏心理卫生与健康、合理用药以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预防等知识。结论:通过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了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引导全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习惯,积极倡导社区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健康意识,逐步形成人人健康的社区氛围。

    作者:潘顺光;赵瑞青;杨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社区妇女保健问题及对策初探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尤其是更加关注育龄期妇女的孕产保健工作。新环境下,受到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加大了育龄期妇女的婚前检查、孕产检查难度,导致出现较高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畸形率。因此,对社区妇女保健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基层流动人口孕产保健工作进行分析,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来保障妇女保健工作的落实,旨在能够有效提高人口素质水平。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婴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69例临床检验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 V )感染住院婴儿的临床检验及疾病治疗转归。方法:对符合(CM V )感染的69例侵袭神经系统婴儿进行实验室检查、脑干视听觉诱发电位及疾病转归综合分析。结果:除神经系统损伤外,肝功能异常41例,心肌损伤者22例,贫血15例。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后,68例临床治愈,1例无效。结论:人巨细胞病毒(HCM N )感染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伤,单磷酸在治疗方面有很好疗效。

    作者:赵晓瑞;杜开先;黎伟;臧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循证护理对116例肿瘤患者PICC 置管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116例肿瘤患者 PICC 置管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份-2013年3月份收治的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232例,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的预防肿瘤患者PICC 置管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闻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妇产科护理学》若干护理诊断的探讨

    随着当前护理医学的不断发展,妇产科护理医学也在逐渐的走向成熟,但是在护理诊断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妇产科护理学》书中对于护理诊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根本上实现对妇产科护理诊断学的认识,从而有效的实现对护理诊断研究,下面就护理诊断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诊断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实现对《妇产科护理学》的认识。

    作者:冀新红;王焕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铜仁市城镇人口正常人群6000例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铜仁市城镇人口正常人群的骨密度(BMD)情况,并讨论BMD的分布规律及铜仁市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方法:BMD 测试方法采用法国Osteospace超声骨密度仪,将所有参测者按年龄和性别分为7段,采用峰值BMD 减去2.5SD 为判断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 SOS 指标上,女性与男性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性的跟骨超声速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而同年龄段两性之间,女性跟骨超声速率均比男性低。在骨质疏松发病率方面,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比男性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次研究通过铜仁市6000例正常人群调查,得到骨质疏松的预防重点对象是女性群体,但是老年群体男性的骨质疏松症也同样不可忽略,需加强预防和防护。

    作者:张劢;晏兴凤;向静;朱继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临床探讨

    目的:对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2例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对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2例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中,3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正常,59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9/L。62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都超过0.80,62例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中死亡21人,死亡率达到了33.9%。结论: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具有急、危、重等特点,不仅有很高的致死率,而且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很高,需要医护人员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以提高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达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莫沙必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6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诊治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莫沙必利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2例,将两组治疗过程中的实施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指导临床诊治小儿消化不良的实践。结果:联用莫沙必利综合治疗的患儿临床治愈率达到96.87%,在症状改善、并发症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2例开始服药2天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继续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查未见异常。结论:莫沙必利可以显着改善小儿消化不良患儿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正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分析

    目的:分析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全年间208例行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腹股沟疝患儿120例,鞘膜积液患儿88例。结果:全组208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效果良好,切口愈合快,术后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未出现复发状况,男患儿睾丸活动度正常且发育良好。平均手术时间为10min~20min。结论:对患有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的患儿行小切口外科治疗手术进程快速,效果明显,复发率低,瘢痕小,恢复快等优点明显,适宜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明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艾灸对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艾灸对肛裂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肛裂患者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均行肛裂术治疗,治疗之后,治疗组艾灸创面后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对照组单纯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2周后观察两组肛裂愈合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2.1±3.1d ,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15.9±4.28d ,治疗组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对肛裂后创面愈合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海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初产妇出现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方法:资料选自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本院门诊为头位难产的初产妇9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98例正常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表现以及分析头位难产的原因。结果:研究组产程延长、宫颈水肿、胎膜早破及宫缩乏力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8例头位难产的初产妇中,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有74例,占75.51%,其他24例宫缩乏力,占24.49%。结论:初产妇出现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是胎头位置异常,通过尽早识别难产征象及预防,出现头位难产实行合理的处理措施,可有效的促使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从而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石广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穿孔两例误诊分析

    病理性子宫穿孔临床比较少见,易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笔者近遇到两例,现分析如下:例一:66岁,主因突发性腹痛9小时,伴恶心呕吐,以腹痛待查,上消穿孔?收住我科。查体,神清,痛苦病容,T37.2℃,P128次/分,R28次/分,BP130/90mmHg ,腹部微隆,全腹压痛反跳痛阳性,轻度腹肌紧张,未触及腹部肿块,叩诊肺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弱。外生殖器肛门未检。化验血RT WBC 10.0*10g/L ,N87.2%,Hb 136g/L .尿RT 蛋白质(+2)白细胞1-3个/HP。随机血糖13.9mmol/L ,X线胸腹部正位片提示:1.心肺未见异常;2.两膈下游离气体。心电图提示:1.窦性心动过速;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初步诊断:1.腹痛原因待查,上消穿孔?;2.泛发性腹膜炎;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糖尿病?经术前准备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拟上消穿孔修补术:(取上腹正中切口),术中见上腹腔有少量脓液,胃十二指肠未见穿孔病灶,向下腹部探查见阑尾呈炎症水肿,表面有脓液,疑为化脓性阑尾炎,即行阑尾切除术。而后再向盆腔探查,见盆腔有较多灰黑色粘稠脓液,呈恶臭味,探查子宫发现子宫底破裂穿孔,直径约2.0*1.5cm ,穿孔周边壁薄呈炎症坏死型。立即请妇科行台上会诊并向家属追问病史,家属提示数月来阴道分泌恶臭液体。终确诊为化脓性子宫炎并破裂穿孔,而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报告:宫颈慢性炎,子宫腔内为大量渗出坏死组织,子宫肌层充血水肿有炎细胞浸润并穿孔。术中取脓液行普通需氧菌培养48小时无细菌生长。术后第10天因合并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家属放弃治疗。

    作者:仇根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