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正宣
目的:评价低年资护士急救综合能力培训效果,以提高其急救综合能力。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多媒体专题讲座、护理查房提问以及实物操作演示等培训方法,对在手术室工作(0-5)年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常用急救技术,急诊手术准备、接诊,以及和主治医生、手术科室、供应室及相关科室沟通等各方面内容的培训。结果:培训后3个月低年资护士的理论考试得分为(88.6±3.0)分、模拟应急能力考试得分为(92.9±2.7)分、实际应急能力考试得分为(96.8±2.2)分,和培训前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急救综合能力培训,能够提高其应急能力,进而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李湘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以色素提取率为指标,通过不同温度、时间、料液比等条件对超临界CO2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后的萃余物进行红色素提取技术研究,优化了其色素提取工艺,得出优提取条件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min。此条件下北五味子色素含提取率为1.832%。
作者:蒋莉莉;陈建光;孙广仁;王春梅;高晓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规范治疗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6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外60例给予临床规范治疗(研究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研究组中有50例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中有4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情况上,治疗组出现恶心和呕吐的有2例,对照组有3例,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不良反应情况均消失。结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上,运用临床规范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良好的护理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治疗的符合要求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的资料。结果:其中治愈出院的41例(82%),好转出院的5例(10%),无明显效果放弃治疗出院的2例(4%),经治疗死亡的2例(4%)。结论:良好的护理方式对肝硬化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吴平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相关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因接种麻疹疫苗而出现异常反应的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紫癜、阿瑟反应、血管性水肿的发生例数及构成比情况,总结相关处理措施。结果:本次所调查50例麻疹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报告中,共25例患者表现为过敏性皮疹,构成比为50.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疹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以轻度反应为主,偶见重度反应,需要临床对症处理,加强对异常反应患者的监测,确保接种质量。
作者:田孟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原因,提高输液穿刺技术并不断学习药学知识。结果:手术室护士掌握不同原因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皮肤处理方法。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静脉输液外渗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黎美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脉压增大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的病人80例,同时抽取同一时期高血压没有合并心血管事件的病人80例,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病人为对照组,没有合并心血管事件的病人为实验组,对两组病人采取脉压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病人总体 PP值在40-60mmHg频率高,占总体的65%(52/80);实验组病人总体 PP 值在80mmHg 频率高,占总体的53.7%(43/80),然而40-60频率段当做高血压病人出现心血管时间的初始频率段和对照组病人的 PP的平均值(50.62±7.6)大致相等,所以将60mmHg定义为PP危险界值。结论: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进行预测采用脉压增大,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可以根据脉压增大进行观察,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赵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特点,进行临床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慢性咳嗽患者194例进行临床分析,按患儿年龄分组,对所有病例进行X线胸片、血清免疫球蛋白、血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沉检查。结果:小儿慢性咳嗽发病主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症、肺结核、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异物、心因性咳嗽等。讨论:小儿慢性咳嗽发病原因有年龄差异,进行临床诊断时,必须结合具体病因,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辅助治疗对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内分泌辅助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两组复发或转移情况、5年死亡情况及内分泌治疗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复发或转患者各为7例(10.8%)、15例(23.1%),死亡患者各为3例(4.62%)、10例(1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给予内分泌辅助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律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6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2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的hs-CRP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 -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的水平,并就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 hs -CRP、TG、TC、LDL -C水平均较对照组高,HDL -C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患者 hs -CRP和血脂水平会随着患者病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 -CRP和血脂联合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秉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经过我院的治疗以后,显效9例,占60%,有效5例,占33.3%,治疗有效率为93.3%,无效1例,占6.7%,有效提高了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护理在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预后,而且能够提高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海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 V )感染住院婴儿的临床检验及疾病治疗转归。方法:对符合(CM V )感染的69例侵袭神经系统婴儿进行实验室检查、脑干视听觉诱发电位及疾病转归综合分析。结果:除神经系统损伤外,肝功能异常41例,心肌损伤者22例,贫血15例。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后,68例临床治愈,1例无效。结论:人巨细胞病毒(HCM N )感染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伤,单磷酸在治疗方面有很好疗效。
作者:赵晓瑞;杜开先;黎伟;臧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肥胖2型糖尿病利用艾塞那肽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其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胰岛素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二甲双胍基础上,以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中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以艾塞那肽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其体质量,对脂代谢进行有效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与意义,在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佳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骶管神经阻滞治疗顽固外阴瘙痒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的33例顽固外阴瘙痒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33例顽固外阴瘙痒患者设为参照组。治疗组给予骶管神经阻滞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神经阻滞治疗顽固外阴瘙痒,不良反应少、成本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怡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0例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基础对症治疗,实验组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利巴韦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其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农村育龄妇女应用宫喜环避孕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234例,将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 T cu380 A 避孕,观察组采用宫喜环避孕,观察两组避孕效果。结果:观察组女性环脱落、带环怀孕、因症取出率低于对照组,术后月经增多、腹痛、白带增多等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育龄妇女应用宫喜环避孕不良反应少,带环怀孕、因症取出率低,续用率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55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观察组及实验组。在给予地塞米松、异丙酚、咪唑安定及维库溴铵全麻诱导的基础上,研究组应用3μg/kg 芬太尼,观察组应用0.3μg/kg舒芬太尼,实验组应用0.5μg/kg 舒芬太尼。结果:实验组在插管1min及插管3min时心率、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平均动脉压、收缩压指标明显低于研究组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舒芬太尼0.5μg/kg全麻诱导可以有效改善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保障手术的质量。
作者:赵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方面的应用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骨髓炎、骨关节感染等患有骨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术护理,给予研究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创伤面愈合、感染复发以及住院时间等各方面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换引流管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7.8±5.3)天,明显较短;治疗费用为(5589.7±325.4)元,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方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创伤面的愈合速度较快,能够大大缩短治疗时间、为患者合理节省部分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洁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肿瘤科的126例患者按入住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9%,两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但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显著提高护理满意率、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疾病转归。
作者:孟晔;刘润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O RS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经将所有的患儿均分成两组,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均采用补充电解质、使用肠粘膜保护剂与微生物制剂、纠正酸中毒、补液和抗感染等方法进行对症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于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口服或者胃滴注的形式使用 O RS 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的患儿使用O RS联合葡糖酸锌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之后,两组患儿的病情都发生明显的好转,其中对照组患儿显效的有21例,有效的为12例,无效的为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患儿显效的有31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 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无明显不良反应,方法简便,价格便宜。合理补锌对腹泻有明显疗效,可改善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表现,腹泻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凌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