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护理干预

李艳

关键词:颈椎病, 针灸推拿,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行针灸推拿治疗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推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针灸推拿治疗,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针对性护理,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对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不良反应。结果:结束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颈椎病患者,利用针灸推拿方法来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防治癌症复发转移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癌症复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100例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癌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药防治复发转移治疗,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患者治疗后3年存活率为35%(35/100),5年存活率为27%(27/100)。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中医药防治癌症复发转移,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以及生存期的延长,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晏浩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6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及长期随访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和长期随访复发的关系。方法:依照ALL-XH-99方案将60例患儿分为高危患儿组,中危患儿组,低危患儿组,所有患儿均进行ALL-XH-99方案化疗,随访时间为6~30个月。使用CD45/SSC双参数图设门的三色流式细胞术进行微小残留病检测。结果:高危组患儿在诱导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时微小残留病阳性率较低危组和中危组患儿高,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儿在进行化疗6个月时微小残留病阳性率较低危组和中危组患儿高,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小残留病水平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有关,是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余霞;程邦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产科常规分娩与宫底按压助产的观察对比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助产实施宫底按压助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80例产妇,按照投硬币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40例产妇。一组采取常规的方法予以分娩设为对照组,一组采取宫底按压助产法予以分娩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的发生率为60.0%(24/40)、新生儿窒息的总发生率为5.0%(2/40)、发生阴道撕裂的机率为5.0%(2/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0%(16/40)、12.5%(5/40)、17.5%(7/40),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底按压助产实施于临床助产,可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的发生率,减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发生新生儿窒息、产妇会阴撕裂的机率,具有极高的临床实施价值,可在产科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文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旨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抽号结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单独用药方法,观察组在多潘立酮基础上给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0例(66.67%),有效9例(3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5例(50%),有效10例(3.3%),总有效率8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应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析

    目的:分析研究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传统钢板给予治疗,实验组对病人实施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 Neer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对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杰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和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舒适组则除常规护理外加用舒适护理措施。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结果:舒适组的护理应用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结论:舒适护理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地度过了术后不适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了其满意度。

    作者:张学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救治与护理体会

    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的临床救治与护理过程,尽快控制呼吸道感染,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革兰氏阳性杆菌是致病菌,青霉素、先锋霉素、红霉素为首选抗生素,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药物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理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道通.,合理的氧疗,确保改善心肺功能。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针对每例病人的个体差异,采纳相对的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任淑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细菌学分析与护理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以及致病菌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以及细菌学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33.8%、77.6%以及80.4%。肺部感染主要的致病菌为G -菌;其中有上升趋势的是真菌的比例;导致真菌感染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的长期以及联合应用。结论:导致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发生的依法因素就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必须要促进气道湿化、吸痰等医院感染的管理以及护理操作的质控等的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进行预防的主要措施就是对病程规律的注意。

    作者:崔佳;姜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髋臼骨折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髋臼骨折的患者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髋臼骨折后采用的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髋臼骨折后采用的是保守治疗,两组患者的在接受治疗后的2~5年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随即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及翻修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失血量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失血量(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柏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方法,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加强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方法:建立临床护理教学组织,其中包括有护理部主任,主任助理以及各科护士长,他们负责全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完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制度,保证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能够在临床护理教学和学习中有依据可循。结果:通过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护理实习生对于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显著上升;护士临床护理工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能够促进护理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学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益生菌抗肿瘤机制概述

    益生菌是对机体有益的微生物,近研究证明它们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免疫赋活、竞争性抢夺肿瘤细胞的营养及分泌溶瘤物质。

    作者:钟娜;徐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护士护理评估技术掌握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的护士对于护理评估技术的掌握情况。方法:2013年10月,我院自制护理评估技术的调查问卷,分发给本院的96名护士,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75%的基层医院护士不够重视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技术为良好,为合格,为不合格;合格的护士的护理评估技术是通过专题教育讲座获取的,而不合格的护士从未通过该途径学习护理评估技术知识。结论:基层医院护士应重视护理评估技术,可通过专题教育讲座学习专业的护理评估知识,以提高护理评估技术。

    作者:贺小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髋关节围手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我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间共接收老年髋关节围手术患者60例,本文根据对这60例老年髋关节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总结了对于老年髋关节围手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这些预防护理方法包括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对患者病情发展的密切观察,使患者注意血管的保护减少血管的损伤,制定详细的主被洞功能锻炼计划。本人认为在老年髋关节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可以减少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颖;顾顺波;李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踝部骨折采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踝部骨折利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方法进行治疗所取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踝部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数量为45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利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方法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小腿 U 型石膏托外固定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结束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踝部骨折利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方法来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能够使患者踝关节功能得到尽快恢复,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冉小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00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未合格的原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微生物送检100例不合格标本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不合格的原因。结果:本组100例不合格标本中,医护因素18例,约为12%;患者准备因素22例,约为16%;标本采集因素56例,约为56%。结论:应加强对微生物实验室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视,提高医生、护理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微生物送检标本的质量。

    作者:葛永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体会

    目的:在对创伤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者心理干预、焦虑、抑郁明显改善。方法:咨询前后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以示心理咨询效果。结论:来访者受创后越早心理咨询及干预,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越好。继发躯体疾病后干预时间长、效果欠佳。

    作者:张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运动损伤的研究

    运动损伤是临床常见伤病之一,主要指运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如何更好的提高运动损伤治疗效果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热点话题之一,而作为祖国医学中一大瑰宝的针灸在诸多病症中均发挥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运动损伤中的应用同样极为广泛。本文主要通过对针灸治疗运动损伤的相关文献、资料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系统的阐述了针灸在运动损伤治疗中的主要方法及积极作用。

    作者:陆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诊治与护理

    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临床上首先采用雾化治疗,以迅速缓解小儿支气管痉挛、哮喘;依据患儿体征,正确选择临床用药;医护人员同时加强患儿心理护理教育,饮食护理教育以及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同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预防教育,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姜士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骶管神经阻滞治疗顽固外阴瘙痒33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骶管神经阻滞治疗顽固外阴瘙痒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的33例顽固外阴瘙痒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33例顽固外阴瘙痒患者设为参照组。治疗组给予骶管神经阻滞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神经阻滞治疗顽固外阴瘙痒,不良反应少、成本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怡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脐带绕颈三周并脐带真结一个致死胎1例

    妊娠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称为死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医疗水平的提高,围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胎死宫内仍有发生,其原因包括妊娠合并症、胎盘及脐带因素、胎儿因素等。现报道脐带绕颈三周并脐带真结一个致死胎1例。

    作者:申宇;王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