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先
目的:探讨冷沉淀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肝内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0例,比较患者冷沉淀输注前与输注后6~24h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肝硬化患者输注冷沉淀后6~24h与输注前相比,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缩短,FIB水平显著提高(P<0.001).结论:冷沉淀在肝硬化患者中有良好的纠正凝血功能效果.
作者:李秀伶;董承伟;米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肩难产的预防、预测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并与顺产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同期孕妇分娩中肩难产和顺产各27例,分别设为难产组和顺产组,对两组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产前、产时指标及分娩并发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各径线及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宫高、腹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巨大易发生肩难产,产前预测巨大儿对预防肩难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侯癸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临床表现以及磁共振成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了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就诊的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患者280例,对其临床资料做出回顾性的分析,并对其磁共振成像做出探讨.结果:所有的280例患者中,有Ⅰ型终板数量为382个,其所占比重为56.7%;有Ⅱ型终板数量为66个,其所占比重为9.8%;有Ⅲ型终板数量为226个,其所占比重为33.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低场磁共振呈现分析,可以吧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骨软骨炎在每一个时期所呈现出来的信号特点清楚明了的反映出来,我们能够清楚地把病灶的位置找到,从而进行类型的判断,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式.
作者:汪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用醒脑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醒脑静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37例(90.24%),对照组总有效26例(63.41%),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血钙、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APACHE 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醒脑静,可有效改善全身情况,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袁光江;文仁军;黄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护理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护理学科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医院手术护理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技术操作,更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上去注重护理的整个过程.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也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过程.本文将对医院手术室护理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创造性的意见来解决问题,以达到增强和提高医院护士的护理能力和改进医院手术室护理现状的目的.
作者:郑玲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妊娠晚期孕妇B组链球菌感染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门诊部所收治的产检孕妇共计25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产妇阴道下1/3位置以及肛周位置取材,细菌培养下进行检测,对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率进行观察.分析B族链球菌感染阳性组产妇、阴性组产妇妊娠结局以及B组链球菌感染阳性组产妇、阴性组产妇新生儿结局的发生率数据.结果:250例接受检查的孕妇中,共检出B族链球菌感染阳性患者20例,所占比例为(8.00%),明显低于阴性检出率;20例B族链球菌感染阳性产妇中,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均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感染阴性产妇,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及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感染阴性产妇新生儿,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发生率在8.00%左右,检出阳性产妇妊娠结局受感染影响,低于检出阴性产妇,值得临床关注与重视.
作者:王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骨折延缓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骨折延缓愈合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骨折延缓愈合患者根据其发病原因的不同,接受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有助于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
作者:何柏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和及异位妊娠的原因及影响.方法:通过分析3年来发现的100名带器妊娠及异位妊娠患者,探究宫内节育器对带器妊娠及异位妊娠的影响.结果:宫内节育器置器三年以内带器妊娠率发病几率大于3年以上患者,使用金属环患者的带器妊娠率大于使用新型宫内节育器患者.结论:宫内节育器对异位妊娠发病率并无直接关系,宫内节育器形状、大小、位置对于带器妊娠均有影响.
作者:沈佳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伴随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医疗护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妇科护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影响妇科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作者:施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即时应用口服避孕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 2013年12月治疗的120例人工流产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止血、防感染等处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口服妈富隆,对两组患者的人工流产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人工流产后21d,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即时应用口服避孕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人工流产患者的流产效果,而且能够缩短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刺激患者子宫内膜的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金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96例需要进行人流术的患者,平均年龄为22岁.将96例需要进行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2例.对A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对B组患者使用浓度为2ng/ml的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C组患者使用浓度为3ng/ml的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在手术过程中异丙酚的用药量、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时间、患者手术后腹部疼痛等情况,并进行记录.结果:经过对3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异丙酚的用药量显示为A组多,B组次之,C组用药量少.观察患者术后苏醒时间,B组与C组患者苏醒时间较快,A组患者苏醒时间相对较慢.B组与C组患者留院时间较短,A组患者留院时间相对较长.观察患者术后腹部疼痛情况,三组中腹部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抑制B组少,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要进行人流手术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对其进行手术麻醉,镇痛效果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运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X线与CT诊断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为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65名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X线检查后再进行CT检查,并终将两种诊断的检出结果如骨折检出与类型判断进行比较分析,并终用手术结果进行检验.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相比,CT诊断结果在交叉韧带损伤、浮膝骨折、关节腔积液、髌骨骨折、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均明显要高,基本与手术结果相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诊断膝关节损伤时,CT检查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具有临床研讨意义,但CT检查仍然具有局限性,只有将X线和CT检查临床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庞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 2013年12月治疗的25例使用孕激素进行治疗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且患者年龄均小于35岁,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1 6个月的随访,以对患者的生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5例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包括17例不典型增生组、7例内膜组,还有1例患者未进行评估,不典型增生组的缓解率是82%,复发率是21%,内膜组的缓解率是71.4%,复发率是20%,且复发患者均在治疗有效缓解之后的6 30个月之间.在患者治疗随访中,14例缓解的患者中,还有4例患者没有成功怀孕.结论:孕激素在有生育要求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生育的要求,提高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促进患者生殖系统正常功能的恢复.
作者:和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阿奇霉素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为医学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2月 2013年0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与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进行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给与密切观察.结果: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中,30例痊愈,20例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观察组的100例患者中,痊愈35例,显效35例,有效28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退热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莫西沙星相比,阿奇霉素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有着很高的疗效,能够加速患者恢复正常,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姚元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以及药理成分的影响,并分析其起到的作用与价值.方法:本研究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不同药剂不同处理方式对川芎生长以及药理成分的影响进行观察与分析,并统计不同处理方式中川芎出苗成活率、根腐病发生率、产量以及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以及藁本内酯含量的测定等.结果:木霉菌制剂对川芎药理成分的影响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明显提高了其出苗成活率,增加了其产量,因此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结论:木霉菌制剂有利于促进川芎生长,增强其药理成分,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冯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艾滋病属于全球性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致死率十分高.作为检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时常会进行有创检验,而艾滋病的血液传播率较高,所以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自我防护,做好防护措施,保证自身安全性.本文将主要探讨检验人员如何在艾滋病检验过程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护措施,保证自身安全.
作者:彭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按每组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甲泼尼龙治疗,给予B组患者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4%,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呼吸困难、喉鸣、声嘶、犬吠样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与对比,B组患者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临床效果显著,在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甲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分化型甲状腺手术后进行131I核素治疗及对应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100例甲状腺癌的患者,对其采取131I核素治疗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100例患者全部获得明显临床治疗效果,1例患者发生轻度喉水肿,没有出现呼吸困难,2例患者在治疗当天发生呕吐.对以上临床症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以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结论:分化型甲状腺手术后患者采取“I核素治疗,同时临床护理人员要做好治疗前后的护理,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降低.
作者: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杀鼠剂种类较多,毒性作用不一,但一般来讲毒性较强,对人体危害较大,甚至对生命有严重威胁,杀鼠剂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缺乏特效解毒药,灭鼠剂中毒后的及时合理救治对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较大的影响,现就诊治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鼠药中毒患者16例,其中女12例,男4例;年龄5-62岁,自行口服灭鼠药12例,误服3例,意外接触1例,中毒后至就诊时间为0.5小时10小时.临床表现为发热、意识淡漠、昏迷、烦躁、抽搐、心律失常、齿龈出血等症状,.氟乙酰胺潜伏期在半小时左右,抗凝血类鼠药潜伏期较长,大多数1-3天后才出现出血症状.
作者:邱丽丽;马丽丽;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