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黄宝群;龚旋

关键词:药物, 帕金森病, 治疗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为神经系统变性病症,十分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环境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负担.人们对PD的认识已有195年,近的30余年对PD的治疗手段的探索有了很大的进展.首选的诊治PD的手段为药物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严格遵循药物诊治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的操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髌骨骨折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确保手术的成功.方法:针对36例髌骨骨折患者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计划,根据手术的护理要点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38例髌骨骨折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顺利康复出院.结论:系统科学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孟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先天性处女膜闭锁超声诊断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14岁,主因无月经来潮,周期性下腹部坠胀1年,逐渐加重3个月于2013年4月2日来我院就诊.近1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每个月都有3 4天感到下腹部坠胀不适,同时伴有肛门部下坠,小便次数多,偶有便秘,每隔一个月以上症状重复出现,并逐月加重.妇科检查:处女膜无孔,向外膨隆,呈蓝紫色.肛门指诊:可触及阴道内有圆形包块向直肠前壁突出,用手按压下腹部,可见处女膜向外膨隆更加明显,且压痛.B超检查:子宫前位,大小约4.3cm×3.6cm×3.1cm,前后边界清,宫内回声不均匀,宫腔线分离约0.61cm(见图1略),阴道呈椭圆形囊样扩张,可见大小约11.5cm×6.2 cm的无回声区,内有细小的点状回声,移动探头可见细小点状回声移动.CDFI:其周边及内部未见血流信号(见图2).超声提示:①宫腔积液②阴道积液.临床诊断:处女膜闭锁,阴道积血.行处女膜X形切开术,引流出大量暗红色陈旧血及血块约300ml.术后第5天复查B超提示:子宫双附件阴道及盆腔均未见异常(见图3).术后第6天无不适症状,病愈出院.

    作者:冯翠丽;李志强;王伟;师宁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GLUMA脱敏剂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对牙齿感觉过敏症患者采用GLUMA脱敏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602颗)牙齿感觉过敏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极固宁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CLUMA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半年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牙齿感觉过敏症患者采用GLUMA脱敏剂进行治疗,能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邱信东;罗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门诊静脉采血造成皮下淤血的原因及预防探讨

    目的:探讨研究门诊静脉采血导致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观察不同按压方法对患者的影响,以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8月于我院进行门诊静脉采血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按压方法,实验组给予改良后的按压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皮下淤血的比例较低,共5例;疼痛感较轻微,为1.52±0.67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我院改良按压方法有助于降低门诊静脉采血发生皮下淤血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应用.

    作者:刘晓敬;杨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54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情况与治疗情况.方法:就我院于2010年2月 2013年7月所收治的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3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抗病毒以及头孢类抗生素来予以治疗,观察组利用阿奇霉素来予以治疗,就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患儿出院以后均口服阿奇霉素来予以治疗.结论: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小儿肺炎支原体容易引起肺外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还应合理应用来抗生素来予以治疗,以此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灿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药物联合治疗乙肝炎肝硬化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治疗乙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乙型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α-2b干扰素及一般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在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治疗乙肝炎肝硬可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促进HBV在肝脏内的有效清除.

    作者:易志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辛夷木脂素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研究了辛夷木脂素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辛夷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7个不同产地和批号的辛夷样品.结果:建立了辛夷指纹图谱,对7个辛夷样品中木脂素成分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并测定了含量,得出主要共有峰保留时间,峰面积作为辛夷指纹谱相关技术参数.结论: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法能简便快速地鉴别辛夷药材,为全面控制辛夷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真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胆囊炎胆结石症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胆囊炎结石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观察和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过相应手术治疗后,治疗效果为治愈、好转的人数依次为78例、36例,其余6例死亡,其中因心肌梗死、多器官功能衰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均2例.结论:依据老年患者胆囊炎胆石症的实际情况及表现特点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手段,对于提升疗效,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兴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颈性眩晕采用针灸方案治疗与单纯用药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为颈性眩晕患者应用针灸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针灸治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8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针灸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治疗后实验组眩晕评分为(2.24±0.85)分,临床总有效率为92.5%,以上对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方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杨大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复术45例诊疗体会与并发症探讨

    目的:探究与分析行无张力疝修复术治疗45例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成45例传统疝修复术组与45例无张力疝修复术组,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张力疝修复术组7天内出院的患者数较传统疝修复术组多37.77%;无张力疝修复术组较传统疝修复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26.67%.结论:行无张力疝修复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患者恢复较好,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作者:周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味地黄汤的临床妙用

    六味地黄汤(丸)原是宋代钱乙根据《金匮要略》中,金匮肾气丸化裁而得.由熟地黄24g,山萸肉12g,茯苓9g,山药12g,丹皮9g,泽泻9g组成.原书用于治疗小儿肾虚所致的失音,囟门不合,神不足,目中白晴多,面白等症而设.开辟了养阴补肾之先河,对后世影响甚大,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倍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信赖与赞誉.余行医25载应用该方于临床治疗各科疾病,均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今抽样举病案五则,简介如下:便浊:患者,男,46岁,农民.1年来小便常呈乳白色,有时伴有白色脂状凝块,无有滴沥淋痛之感,曾多处求医治疗,不但无效,反而病情有加剧之势,特延余诊治.

    作者:谷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颈椎病患者采用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患者采用单节段的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前路减压的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4.3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61.5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采用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的置换治疗能够使脊柱得到稳定重建,有效减压,使患者得到颈椎功能的良好恢复.

    作者:潘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98例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采用常规治疗的42例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另5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标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缺血总负荷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疗效更为优越.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改善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有积极作用.

    作者:韦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析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抑郁自测量表和焦虑自测量表评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预见性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王长爱;王君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探讨与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96例,均为我院于2012年1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48例患者临床常规护理(B组),另4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措施(A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在FMA(Fugl-Meyer)运动功能以及Barth-el指数(巴塞尔指数)评分上,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服药依从性,A组要显著高于B组,在病情复发率上,A组要显著低于B组,以上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要经历漫长的治疗以及康复过程,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治疗的进展速度,大程度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此使患者痛苦得到缓解,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达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CRP、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APACHEII评分、CTS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短期临床疗效好.

    作者:白士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临床拟诊常规心电图ST 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8例常规心电图ST T改变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述及临床症状表现分为观察组72例,为典型性胸闷及心绞痛或ST T段假性正常化.对照组56例为非典型性胸闷心绞痛,查示ST-T段无动态变化.对两组分别进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与常规心电图STT改变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显示结果为:观察组为52例,阳性率为72%;对照组为16例,阳性率为31%.两组阳性率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临床诊断更应结合临床的症状及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调查以提高治疗效率,避免在诊断中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发生.

    作者:张燕群;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手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无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过敏,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等慢性就疾病,ASA Ⅰ-Ⅱ级,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镇痛治疗.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于术后给予一定剂量的芬太尼联合托烷司琼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于术后给予一定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托烷司琼进行镇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6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但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要优于芬太尼,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林伦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孕激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 2013年12月治疗的25例使用孕激素进行治疗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且患者年龄均小于35岁,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1 6个月的随访,以对患者的生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5例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包括17例不典型增生组、7例内膜组,还有1例患者未进行评估,不典型增生组的缓解率是82%,复发率是21%,内膜组的缓解率是71.4%,复发率是20%,且复发患者均在治疗有效缓解之后的6 30个月之间.在患者治疗随访中,14例缓解的患者中,还有4例患者没有成功怀孕.结论:孕激素在有生育要求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生育的要求,提高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促进患者生殖系统正常功能的恢复.

    作者:和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点滴体会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护理服务科学发展势在必行.卫生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我科也积极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号召,于2012年4月开展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认真落实基础护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谈谈心得体会:1 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服务态度,是为患者提供佳服务的关健,体现在从新病人入院指导、饮食指导到住院期间的药物指导、术前宣教、术后宣教再到出院前期的康复指导等等.1.1 创建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尽显人性化.住进外一科的患者大都需要手术治疗,病情危急,都需紧急处置,这些给病人、家属及护理人员带来无形压力,容易出现情绪紧张和互不信任的现象.为了舒缓压力营造温馨病区,护理人员除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及解释外,还在走廊看板醒目位置上写上对病人的祝福语,贴上展示个性和魅力的家庭或生活照片,使病患一进入病房就感到温馨的气氛,努力营造家的感觉,舒缓医患压力,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弋秋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