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王小芳

关键词:阴道炎, 乳酸菌阴道胶囊,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炎治疗中乳酸菌阴道胶囊的应用概况.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院妇科门诊接受常规治疗的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口服、霉菌素阴道胶囊以及甲硝唑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8/40),复发率7.5%(3/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30/40),复发率20%(8/4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哮喘控制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58例哮喘患儿.其中29例采取舒适护理,另29例则采取常规护理.结果:随访期间舒适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效果整体优于常规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较好.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减少发病次数,同时减少患儿及家长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施彩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护理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将实施前后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不安全因素中护理核心制度执行是主要方面,其次是家属方面;防范措施实施前满意度为83.4%,实施后的满意度为94.8%,有显著性差异,P小于0.05;风险和投诉发生率也均显著降低,P小于0.05.结论完善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改善病区环境,减少感染机会,加强与家属的协商沟通,共同做好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作者:潘祖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方法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医患的原因,并形成有效的方法措施运用.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中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用人性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为孕产妇提供优质的服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并减少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风险[1-2].结论:使用优质服务在妇产科中的运用,并针对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很好的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焕琴;冀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 2014年3月,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口服+局部用药(自拟中药内服含漱外敷、维生素C/B、冰硼散),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局部用药(维生素C/B、金霉素口腔溃疡膜),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症状好转时间(3.11±0.28)d,对照组70%,症状好转时间(6.82±1.16)d,差异比较有显著性.随访2年,治疗组复发率6.67%,对照组60%,差异比较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快,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礼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00例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在院前护理状况下研究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院前救治的100例多发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抽取分析.结果:在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之后,100例多发伤患者有90人出现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百分比占到了90.0%;而病情保持稳定的患者有5例,占5.0%;只有4人出现途中病情加重的情况,占4.0%;另有就地死亡1人,占1.0%.结论通过适当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极大地稳定改善患者病情,可见是现代医学急救中重要的一环.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79例各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7例手术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占7.7%.50岁以下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高于50岁以上患者;局部麻醉手术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高于硬膜外麻醉;术中腹股沟神经损伤或断裂的术后疼痛发生率高于术中腹股沟神经完整的患者.手术患者的性别以及是否术后使用抗生素对术后患者的疼痛不存在明显的区别.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引起的疼痛大多数与术中组织损伤、出血、麻醉和腹股沟神经损伤有关.术中满意的麻醉效果、熟练认真的手术操作、避免无序的分离、细致的止血以及保护腹股沟神经可减少术后疼痛发生率和降低疼痛的程度.

    作者:宋传国;周梅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用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体会

    1.隐匿型冠心病可单纯用中药或西药治疗,也可二者结合运用,中药运用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为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2.心绞痛中西药物同用,对疼痛发作频繁结合静脉给药.3.心肌梗死急性期静脉给药,配合中药益气回阳、通腑泻热.缓解期中西药物同用,使疾病尽快恢复.西医治疗1.隐匿型冠心病采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措施,防止粥样斑块的加重,争取粥样斑块消退和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可以选用血管扩张药(见心绞痛)、降血脂药(如烟酸、安妥明)、抗血小板药(如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药物治疗.2.心绞痛(1)发作期治疗:休息及药物治疗.药物可选用硝酸甘油,0.3~0.6mg,含化,或消心痛5~10mg含化等.

    作者:宋博;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胆固醇水平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甲减患者血清胆固醇的变化与甲状腺素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70例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总T3、总T4,促甲状腺激素TSH,以生化仪检测胆固醇(TCH).结果:甲减患者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变化与TT3、TT4浓度有关.结论: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血脂的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疗效的指标.

    作者:马荣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就诊于本院并进行阑尾术的32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没有进行护理干预的1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进行护理干预的190例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05%,低于对照组的6.92%(两组数据比较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2%,高于对照组的84.61%(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

    目的:分析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6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治疗常规护理措施,在A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B组患者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等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DS、SAS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B组得分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0.3%,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4%.两组对比,B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邓粤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优选方案.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5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0.4mg/(kg·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总计33例;观察组应用1.0mg/(kg·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总计20例.观察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等情况,分析探讨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1.0mg/(kg·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在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的发展具有意义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推广此治疗方法.

    作者:尹遇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妇产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是创伤性的手术,若护理不当极易易造成伤口感染、伤口开裂以及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以及增加患者的心理以及经济压力.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理措施,提高护理的效果对降低并发症、伤口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以及减少护患纠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凤珍;黄传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共收治1050例高血压老年病患,均采取社区护理进行干预,并对比所有患者经社区护理干预前后包括健康感觉、睡眠状态、躯体感觉感、认识功能在内的多方面生活质量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经社区护理后,包括健康感觉、睡眠状态、躯体感觉感、认识功能在内的多方面生活质量指标较护理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依从性,优化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值得推广.

    作者:周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我院2010年1月起开始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120例样本的采集、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样品检验的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程度的质量控制措施,设为观察组.2010年1月前未实施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120例样本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行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之后,临床治疗效果有了极大提升,观察组的治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对样本的采集、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样品检验的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程度的质量控制措施,能有效改善临床免疫检验结果,有助于提高诊断治疗的准确性,提高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普外临床护理医疗设备管理问题与探讨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普通外科临床护理的医疗设备种类及作用,结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常规,根据自身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针对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做出相应思考,为做好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作者:王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本病病情重,易并发心、肝、肾、呼吸等各重要器官损害甚至死亡,病死率高,少数幸存者可产生永久神经功能缺陷如智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等[1].崔吉文报道[2],HIE有合并症者占85%,预后差.阿dk若在HIE早期给予积极治疗和恰当的护理,大多数器官功能损害是可逆的,这对降低于HIE的死亡率、减少其后遗症有着重的临床要的意义.现将HIE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 环境管理病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减少HIE患儿的基础代谢,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病室温度宜控制在22~24℃,湿度为55%~60%.注意保暖,使患儿体温保持在36.0~37℃.病室保持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噪声、强光刺激以及频繁被护理人员唤醒等不良刺激,不仅对睡眠有影响,而且扰乱新生儿正常生理状态[3].大多数HIE患儿需要在新生儿重症儿监护室(NICU)里进行监护,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虽然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但同时也让NICU逐渐成为一个嘈杂的地方,各种监测和治疗仪器的正常使用和报警声音都大大超出了安全的声音水平[4].NICU中声音强度在53.9 dB~60.6dB,声音水平通常高于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45 dB[5].造成噪音来源主要有监护仪、暖箱、病房的环境噪声、工作人员引起的噪声,尤其是碰撞暖箱顶部有机玻璃所产生的噪声有极大的危害性,而人为引起的噪音占90%.因此,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噪音对HIE患儿的危害,在工作中应自觉改变自己的行为,有效降低声音水平,同时对环境进行改革、强加对仪器设备噪声的管理,如给新生儿戴耳罩、在暖箱上盖覆盖物等可有效降低噪音.

    作者:黄临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的体会.方法:对12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采取一系列舒适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在通气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卖施舒适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宋磊;洪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近几年我国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更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对此,我们做了相应的分析,以及预防和护理.

    作者:孙勤;方良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公司12例珍菊降压片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公司珍菊降压片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公司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办公室2009-2012年收集的12例珍菊降压片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珍菊降压片的不良反应主要与其化药成分有关,联合用药时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的比例增加.ADR临床表现以胃肠系统损害多见,其次是中枢及外周神经损害和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临床上要重视联合用药,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徐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舒利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 2013年9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序号奇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给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舒利迭治疗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英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