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李华洁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围术期乳房肿瘤患者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 2013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围术期乳房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每组患者术前的心理焦虑度进行评价;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性术前护理,如回答患者问题、阐明手术注意事项,为实验组患者提供常规性护理基础上的完善心理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护理过程仔细观察,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结果:通过对比可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围术期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且两组患者呈现出在心率、血压等明显差异(P<0.05),心理护理效果显著.结论:相比于常规性护理,心理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疼痛感知,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林达明;姜亦欣;刘智慧;苏红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的体会.方法:对我院2248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结果: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结论: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健康宣教,可使患者易于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同时也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郑志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病人行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分为路径组(50例)和常规组(50例),分别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路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患者中采用护理路径,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沈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方法:23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结果:2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移植成功,创面修复良好,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手术,移植皮瓣具有较高的成活率,该皮瓣具有血管恒定,切取简单,血供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外形美观的优点.
作者:刘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缺氧发作的护理及预防工作,为小儿心脏病缺氧的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 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其缺氧发作时对其进行护理,帮助其取胸膝卧位,使呼吸顺畅,快速用药,稳定患儿情绪,进行病情观察.寻找发病原因,做好预防工作,做好卫生、饮食护理.结果:经过护理,22例患儿症状改善,发作次数减少;6例患儿配合医护人员症状缓解,2例患儿病情发作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小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重点在于寻找发病原因,采用良好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减少缺氧发病次数,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作者:马依拉·买买提;热孜万古丽·热西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氧雾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儿均为1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消炎、止咳、化痰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消炎、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肝素等氧雾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体征及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67%,实验组患儿在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提高(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2.63±1.52)天,对照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4.91±1.35)天,实验组患儿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3.63±0.91)天,对照组患儿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7.12±1.87)天,实验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显著缩短(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氧雾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许越琳;王庆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乳糖酸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在经过常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实验组患儿不理想,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9.55%,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45%,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糖酸阿奇霉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在药物动力学特性和抗菌作用方面由于其他药物的疗效,临床用量较小,患儿住院时间较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李贤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中医内科中治疗偏头疼的研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11月内通过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患者96例,均根据其偏头痛的症状采取中医内科的研究机理进行诊治.结果:经过2~3个疗程的中药调理和治疗,其治疗的的结果为:控制46例,显著疗效的20例,有效的25例,无效的3例,总有效率为95.8%.结论:在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检验和治疗中,应用中医对偏头痛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措施的综合诊断治疗方法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向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其中A组予以米非司酮总剂量为1050mg,,B予以米非司酮总剂量达3150mg,C组予以总剂量达6900mg,均为2周疗法,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C组腹痛消失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阴道流血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明显低于A、B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疗效颇佳,但易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皮疹、水肿等不良反应.
作者:欧江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透明度的提高和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医疗纠纷事件频发,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门诊医疗秩序,也不利于营造文明健康的医疗环境.因此,如何减少门诊医疗纠纷,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给患者提供优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是各级医院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门诊的特点是人员流动性大,环境嘈杂,护士通常先接触患者,因此,充分重视门诊中护士的角色和作用,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满足患者需求,是减少门诊医疗纠纷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1 门诊医疗纠纷引发因素的分析1.1 环境因素:口腔科门诊布局相对较为狭小.就诊、检查、取药、缴费环节较多,如果不在同一楼层,将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患者,因此,门诊布局是否人性化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一个环节.另外,口腔科要求动手操作,单人就诊时间较长,而在高峰时间段(如周末),患者较多,就诊区拥挤嘈杂,老年或儿科家属要求进入诊室陪护,造成狭小的治疗间内拥挤堵塞,即影响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也会引发患者间、患者与医务工作者的言辞冲突.
作者:陈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多样性及不典型,晚发性高于早发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早产儿高于足月儿,56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以苹兰氏阴性杆菌(36例)为组,其中大肠埃希菌17例,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多样,特别是早产儿,需注意皮肤颜色、反应、发射、肌张力等改变,注意监测败血症非特异性指标,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杆状核与中性粒的比例等,加强产前及产时感染预防,加强手卫生,对早期新生儿败血症及时治疗.
作者:袁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将首诊为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涂片采用瑞氏 姬姆萨染色,在OLYMPUS CX31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细胞形态,以进一步分析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从而对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针对治疗;结果:286例中77例(26.92%)诊断为血液病;73例(25.53%)符合ITP的骨髓象;55例(19.23%)伴有巨幼红细胞贫血表现;34例(11.89%)为假性血小板减少;47例(16.43%)为其它疾病引起;结论: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对首诊为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并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作者:赵汀梓;郑凤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儿童龋齿的常见发病因素及有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06例,均为我社区的儿童,实施龋病的筛查工作,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的方式来分析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从这些致病因素出发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在106例儿童当中有56例患有龋齿,发病率为52.8%.其中主要因素为喜好吃零食和甜食,占67%(71/106),其次为父母没有正确指导清洁口腔和睡前无刷牙习惯,分别占61.3%(65/106)和50%(53/106),后为不适用含氟牙膏与父母不重视儿童口腔卫生,各占33%(35/106)和27.4%(29/106).结论:在引发儿童龋齿上,饮食习惯不当和口腔不卫生是主要因素,做好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防治,可以使儿童龋齿发生率得到降低,确保儿童的口腔健康.
作者:陆崇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彩超应用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结果,探讨彩超对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症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学方法,利用实时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在我院进行确诊的70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进行分析,通过对患者的心脏房室大小,血流情况,心脏房室活动情况以及房室厚度变化等方面进行诊断,了解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病症.结果:年龄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大诱因,二尖瓣和三尖瓣是其主要的侵犯对象,与健康人群相比较,患者的心脏房室减小,血流减缓,心脏房室活动异常,房室厚度变厚,心脏主动脉瓣病变较多,肺动脉瓣相对而言较正常.结论:彩超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方面是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远大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邹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月份产妇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结果: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可提高护理效果,增加产妇满意度.
作者:陆玲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微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复发率、残石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残石率及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微创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留置引流管时间,有助于降低患者复发率、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鑫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说明硬膜外麻醉在胆囊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1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胆囊疾病患者40例,将这4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0人,实验组在进行胆囊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进行手术时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手术前后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前和手术中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血氧饱和度、手术后平均拔管的时间、平均睁眼的时间以及术后患者发生的不良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20例患者的手术前和手术中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手术的平均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能够有效的缩短时间.同时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性.结论: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的为胆囊手术的患者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吉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常用的特定穴.治心胸胃的疾患.故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解郁止痛,降逆止呕、缓急止痛等多种作用.临床常用于心悸、心痛、胸闷、胃痛、呃逆等多种疾病.
作者:赵树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临床特点及耐药性的状况,从而为该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断为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的患儿60例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并对所有患儿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喘息、肺部可闻及广泛的湿罗音、痰鸣音和哮鸣音;辅助检查:白细胞升高者18例,正常者32例,降低者10例;影像学表现:10例大叶性肺炎,35例支气管肺炎,15例肺间质改变和肺纹理增粗;本组疾病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本组患儿常用的抗生素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并且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结论: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多发生于婴儿,起病急,病情重,在对该疾病治疗时应监测耐药性,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大多数患儿临床疗效好,预后良好.
作者:邓红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