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英晓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11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以其中行传统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的38例患儿为甲组,行鼻内镜下经鼻腔腺体切除术的38例患儿为乙组,以行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的42例患儿为丙组,对比三组患儿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乙组与丙组治愈率均为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组患儿手术用时无显著差异,乙组、丙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术后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乙组及丙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儿童腺样体肥大治疗中,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腔与经口鼻腔双径路腺体切除术治疗时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赵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在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中行综合心理干预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1年06月-2013年10月期间来我计划生育服务所实施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20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操作和护理外,加强综合心理干预及护理,对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出现人流综合征方面,实验组2例(1.96%),对照组16例(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加大心理干预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广大医务护理人员大力推广.
作者:范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06例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产妇在行剖宫产术后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除常规护理之外接受例如心理护理和行为护理等的有计划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结果:通过对产妇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两组产妇在术后恢复和疼痛方面比较,观察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排尿和排便时间上也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消除产妇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使产妇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绳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小切口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优点及方法.方法:对采用小切口单侧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5m1.112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4个月.结论: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结构破坏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
作者:邓庆军;王兴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由于精神科室收治的病患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遭到病人攻击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加强采取措施降低精神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同时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浅析,并对护士的自我保护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作者:陈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导管隧道感染(tunnel infection)指导管出口部位,沿导管隧道的触痛、红斑和/或大于2cm的硬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2013年7月,本院PICC专科门诊成功处理了1例外院带入PICC(美国巴德公司生产,型号为4Fr)发生隧道感染的患者,经局部抗感染、频繁换药,感染得以迅速缓解,导管得到保留并继续使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乳腺癌第五疗程化疗后10天,主诉PICC穿刺局部胀痛、不适,于2013年7月23日就诊.查体见右侧肘上贵要静脉留置PICC管,体内留置长度为45cm,经胸片定位示导管前端处于右侧第三前肋间隙水平,即上腔静脉处;肘上15cm处臂围29cm,较置管时增加1.5cm,经血管超声排除静脉血栓发生;导管出口处皮肤有2cm* 2.2cm硬结,伴有脓性分泌物,皮下导管径路红肿明显,触之疼痛、皮温增加;体温正常.
作者:付艳枝;戴德兰;黄兆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12 2014年就治于我院的19例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9例采用氟康唑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10例在采用氟康唑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 AART)的基础上加以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别将以上命名成两组:氟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氟康唑组显效的患者1例,占该组总人数的11.2%,有效的患者3例,占该组总人数的33.3%,无效的患者5例,占该组总人数的55.6%,总有效率为:44.5%;两性霉素B组患者显效的患者3例,占该组总人数的30.0%,有效的患者5例,占该组总人数的50.0%,无效的患者2例,占该组总人数的20.0%,总有效率为:80.0%,两性霉素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氟康唑组高(P<0.05).氟康唑组头痛患者有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7例,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为77.8%,两性霉素B组的患者有明显不良反应的有6人,所占比例为60.0%.两性霉素B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氟康唑组低(P<0.05).结论:虽然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不能将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完全治愈,但是疗效也比较显著,可以用于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在临床上可以推荐使用.
作者:李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婴幼儿进行口腔保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重要性.方法:对在我院出生的146例婴幼儿进行相关的空腔保健护理工作,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73例婴幼儿进行早期的口腔保护教育及护理,对照组只进行正常的护理,并未对其给予特殊的口腔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婴幼儿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2.71%和12.33%,龋的平均个数为2.0个和2.89个.两组患者的错颌畸形状况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结论:进行口腔保健护理的实验组其婴幼儿的口腔健康情况明显优于未进行口腔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因此在婴幼儿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口腔保健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毒性心肌炎(VM)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反应,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为常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以呼吸道或肠道感染为首发症状,极易被家长或患儿所忽视,VM重症患者可致心力衰竭或猝死.目前治疗上尚无特殊药物[1].2012年 2013年我科收治VM患者50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8个月至14岁.实验室检查:超敏肌钙蛋白T升高36例,N末端B型利钠肽原升高40例,CKMB升高38例,谷草转氨酶升高22例.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27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室性早搏10例,房性早搏6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频发性室性期外收缩3例.患病前1 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2例,25例患儿无自觉症状,仅表现为心电图异常表现.
作者:朱未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截瘫长期卧床导致骶尾部的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21例截瘫长期卧床导致骶尾部的褥疮的患者,采用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手术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20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1例因感染切口部分裂开,经再次清创缝合后愈合.随访半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手术是治疗骶尾部褥疮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一期愈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针对于本院中痰培养分离出的八百多株病原菌,通过将其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器上的鉴定并且经行了相关的药敏试验分析,从而得出了更科学的结论,目的是更好的了解到呼吸系统感染其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状况,对于抗菌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帮助.
作者:赵凤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诊抢救室是危重患者初期获得生命再生的重要场所.为达到早期有效的循环血量,深静脉置管无疑是危重患者保持循环稳定的可靠方法.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由于患者体位好放置,定位明确,易固定,易护理,不影响患者颈部及四肢活动,更是深静脉置管中首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由于在急诊条件下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了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成功率.我们特此对急诊条件下紧急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作者:王瑞烈;赵代军;黄发贵;梁昌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种繁杂且十分重要的工作,护理人员必须要严密细致观察患者病情,主要探讨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我科颅脑手术后行脑室引流的病例30例,并配合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本组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27例,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无一例出现因引流管护理不当而致并发症,影响病情及预后.结论:引流管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贾建敏;戴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以及药理成分的影响,并分析其起到的作用与价值.方法:本研究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不同药剂不同处理方式对川芎生长以及药理成分的影响进行观察与分析,并统计不同处理方式中川芎出苗成活率、根腐病发生率、产量以及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以及藁本内酯含量的测定等.结果:木霉菌制剂对川芎药理成分的影响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明显提高了其出苗成活率,增加了其产量,因此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结论:木霉菌制剂有利于促进川芎生长,增强其药理成分,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冯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诱导在老年人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临床行全身麻醉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麻药物的不同,将10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实验组采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诱导,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诱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较麻醉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较麻醉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诱导在老年麻醉中临床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文献,总结相关基础、专科理论及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展望护理前景.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身心全面休息、营养支持、身体清洁卫生及健康宣教.结论:护理人员应当树立现代护理观,探索新型护理干预措施,重视社会精神干预,逐步完善专科护理体系,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目的.
作者:刘友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HPV感染CIN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方法:将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患者且合并高危型HPV阳性者3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INⅠ的患者合并高危HPV感染者266例,研究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1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共130例;CIN Ⅰ-Ⅱ、CINⅡ合并高危HPV感染者130例,研究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6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共64例,治疗3个月后对所有病例进行追踪复查,对复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TCT和HPV检测结果统计,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组针对无论是CINⅠ还是CINⅠ Ⅱ、CINⅡ患者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单纯微波治疗组.结论:微波联用干扰素治疗宫颈癌前病变,能加速创面结痂形成、脱落,促进炎症等损伤粘膜和脱痂后创面的更新与修复,提高免疫力提高清除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既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又可减少并发症,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防治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尔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2例研究分析,分析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平均眼压,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36.58±4.64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4.57±3.22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选取的62例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患者,1例术中出现缓慢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现象,操作者及时关闭切口止血,术后没有视力光感.实施手术治疗后出现前房纤维样渗出、角膜水肿、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少量积血及瞳孔散大等并发症.结论: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对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按每组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甲泼尼龙治疗,给予B组患者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4%,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呼吸困难、喉鸣、声嘶、犬吠样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与对比,B组患者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临床效果显著,在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甲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中的护理,减轻术前心理压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本组80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理压力、术后并发症、病程明显减少.结论优质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有效地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高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