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彦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内科的常见病,严重者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死亡.2010年10月 2013年9月,对我院收治的67例酒精中毒的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和护理,结果全部痊愈.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010年10月 2013年9月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7例,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9例;20岁以下8例,21岁-40岁28例,41岁-60岁26例,60岁以上5例,平均年龄33岁.2 临床表现中毒症状的出现与是否空腹饮用、饮人速度、饮酒量、个体敏感性有关,表现为昏睡或昏迷,血压降低、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皮肤湿冷、呕吐、瞳孔散大、呼吸减慢、神志模糊、共济失调.3 急救治疗方法首先用纳洛酮(0.8~2.0 mg)促醒,必要时可以吸氧;葛花20泡水饮用或灌服;给予10% GS 500 ml +10% KCl 10 ml+Vit C 3.0g快速静点;常规应用保护胃黏膜药物;适当补液,对于呕吐患者补液量要大一点;注意电解质情况;注意误吸情况的发生及尿潴留情况.
作者:李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总结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腕管综合症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腕管综合症患者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19例,占27.94%,好转45例,占66.18%,无效4例.结论:腕管综合症患者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王海云;李长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将优质护理应用于结核病护理工作中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由于结核病就诊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前填写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技术等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结核病患者以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中加以推广的必要性.
作者:李爱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酒精中毒并严重创伤的相关性关系,探讨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急诊科所收治的酒精中毒并严重创伤患者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乙醇摄入量进行分组,评估患者TS评分,总结护理方法.结果:重度酒精中毒组患者TS评分为(6.52±0.43)分,明显低于中度酒精中毒组患者TS评分(9.81±0.67)分,以及轻度酒精中毒组患者TS评分(11.83±2.6)分,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酒精中毒深度与创伤严重性密切相关.护理的要点在于确保呼吸通道的畅通,及时进行洗胃催吐,使用纳洛酮药物干预,同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以提高干预效果.
作者:田红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外科疾病的应用.方法:245例非心脏外科疾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非X线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床旁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40例完全起搏,仅5例患者术前发生电极移位,出现部分起搏,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麻醉、手术.结论:本法无需X线引导,床旁操作,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对有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外科手术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李琼彬;江勇;姚造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冷沉淀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肝内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0例,比较患者冷沉淀输注前与输注后6~24h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肝硬化患者输注冷沉淀后6~24h与输注前相比,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缩短,FIB水平显著提高(P<0.001).结论:冷沉淀在肝硬化患者中有良好的纠正凝血功能效果.
作者:李秀伶;董承伟;米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讨论甲状腺切除手术方法和合理性,为甲状腺切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甲状腺切除手术,总结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患者手术时间为75至175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120分钟,患者手术中出血为40至70ml,平均出血量为50ml.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2至3天内拔出导流管,患者在手术后1周内出院.手术后有一名患者在出院后声音低沉但是次日便恢复正常,手术后回访6个月,患者声音未出现异常.所有患者手术后未出现皮下积液、皮肤瘀斑以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对患者进行甲状腺侧叶切除后,患者甲状腺体积未出现显著增大,单侧甲状腺切除后患者对侧腺体可以代偿甲状腺功能,患者手术后顺利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作者:毛洪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血压调控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产后的影响效果,为提高此类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待患者成功终止妊娠后对照组给予解痉治疗;研究组在解痉治疗基础上给予降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红细胞比容均明显降低,而尿量则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更为显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P<0.05).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产后进行早期血压调控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颈椎病患者采用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患者采用单节段的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前路减压的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4.3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61.5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采用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的置换治疗能够使脊柱得到稳定重建,有效减压,使患者得到颈椎功能的良好恢复.
作者:潘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临床表现以及磁共振成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了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就诊的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患者280例,对其临床资料做出回顾性的分析,并对其磁共振成像做出探讨.结果:所有的280例患者中,有Ⅰ型终板数量为382个,其所占比重为56.7%;有Ⅱ型终板数量为66个,其所占比重为9.8%;有Ⅲ型终板数量为226个,其所占比重为33.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低场磁共振呈现分析,可以吧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骨软骨炎在每一个时期所呈现出来的信号特点清楚明了的反映出来,我们能够清楚地把病灶的位置找到,从而进行类型的判断,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式.
作者:汪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显微手术联合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b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0年7月 2013年11月所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基于住院先后顺序和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是6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用显微手术来予以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显微手术与纳洛酮来予以治疗,对比两组病患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病患术后死亡人数明显对对照组少,存活病患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疗效也明显比对照组优,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相对于单独应用显微手术来予以治疗而言,联合应用显微手术和纳洛酮来予以治疗,所获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降低手术以后死亡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可缩短病患术后意识恢复的时间,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以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廖胜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检测梅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确认的梅毒患者血清200份,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B组)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C组).并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具有97.4%的灵敏度,92.0%的特异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有73.0%的灵敏度,66.0%的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有99.7%的灵敏度,100.0%的特异性.由此可见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方法相对另外两种,具有一定的优势.比较B、C组方法检测梅毒的差异,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A、B组方法检测梅毒的差异,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A、C组方法检测梅毒的差异,p>0.05,则未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梅毒的检测手段,均具备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陷,在具体实验条件中,只要按照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即可.
作者:叶雅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300mg/次,2次/d;观察组32例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480mg/次,3次/d.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安全高效,是临床治疗骨关节炎的可行方法之一.
作者:柯素霞;牛海明;刘启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45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1.65±2.61)min、(0.41±0.09)d、(6.53±1.07)d;住院期间出现3例并发症,术后出现4例复发患者.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使用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少、治疗彻底等优势,具有显著的使用价值.
作者:凌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措施,为临床上寻找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参照.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48例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所有患者伤情均恢复,伤口愈合良好,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未再发生,出现尿道感染2(4.2%)例,疼痛1(2.1%)例,便秘1(2.1%)例,并发症患者在经治疗后也好转出院.对护理满意45(93.8%)例.治疗前后患者的总并发症情况比较x2 =87.4000(p=0.0000),对护理满意度比较x2=7.4219(p=0.0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广泛使用.
作者:唐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骨髓铁染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及继发性贫血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 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贫血症患者(包括5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8例继发性贫血患者),取患者的骨髓进行细胞内、外铁含量的检测,即对骨髓样本进行染色处理,并在显微镜下行铁检测.结果:无论在缺铁性贫血还是继发性贫血患者的细胞中均可观测到铁含量显著减少的情况,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缺铁性贫血患者细胞外铁含量降低,而继发性贫血患者细胞外铁含量有所增加;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临床诊断与判别贫血患者的贫血性方面(缺铁性贫血、继发性贫血)而言,骨髓铁染色十分简便、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成刚;杨会;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异位妊娠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吸取教训,正视误诊,提高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异位妊娠患者误诊为其它疾病的原因.结果:异位妊娠误诊的发生有首诊医师知识不全面、病史询问不清、临床症状复杂和重视不足.需要提高首诊医师知识的培训,提高检查水平,加强专业技能以及各科接诊医师对异位妊娠的重视度,从而降低误诊率.
作者:谭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初步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增效剂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14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KPS评分、化疗疗效等.结果:27例(56.25%)患者KPS评分改善,13例(27.08%)患者稳定.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可以增加中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平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29例(63.0%)患者为急性起病,12例(26.1%)患者为亚急性起病,5例(10.9%)患者为慢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24例(52.2%)为意识与认知功能障碍,9例(19.6%)患者表现为大脑皮质刺激症状;7例(15.2%)患者表现为眼部症状,4例(8.7%)患者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经头颅CT平扫示条带征17例,头颅MRI平扫示实三角征18例,增强示空三角征8例;MRI和DSA均见血栓部位血流消失;经治疗,4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5例患者有明显好转.结论:脑静脉窦血栓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意识与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中CT的诊断率较低,MRI+ MRV及DSA的确诊率高.
作者:范国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的工作体会.方法:针对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运用循证药学信息咨询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探讨适合我院发展的循证药学模式.结果:循证药学模式的有效开展和利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案、用药以及临床护理的合理性,针对提出的临床药学问题,能够通过有效地资料的查找和整理,对其临床用药和资料信息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同时在完成循证药学方式开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组织和协调管理模式.结论: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水平,不断地优化医院的药学信息咨询工作模式,因此循证药学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漆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