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葛根素、小檗碱对雄性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

龚丽红;田晓宁;赵秀玲;胡丽娜

关键词:葛根素, 小檗碱, 睾酮, SF-1,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增敏中药葛根素、小檗碱对雄性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为临床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雄激素水平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HCG兴奋试验后,分别用小檗碱、葛根素、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治疗时间为4周,于用药后的第29天,处死全部动物.后睾丸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F-1表达,并拍照.结论:HCG兴奋实验成功,葛根素、小檗碱降雄激素机制可能与二甲双胍作用相似,是通过间接途径减少雄激素的合成,有通过SF 1影响睾酮合成的趋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药物临床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探析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常用的办法是给予患者口服给药的给药途径.口服给药的的作用机理是口服的药物经水的输送至患者体内,在患者体内分解然后被肠道粘膜所吸收,后经过血液循环到达患者的病患者,从而起到药物的治疗疗效.但是,在药物被胃肠道粘膜吸收时,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总体的来说诸多因素可以概括为生物药剂学这个词语来解释.笼统的来说,生物药剂学主要就是药物在跨膜转运的过程中受到转运蛋白的影响,影响转运过程导致影响药物的吸收,致使药物很难以被胃肠道粘膜吸收,降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降低药物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对口服药物经过肠胃吸收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对口服药物的相关药剂学性质进行分析,以至于充分结合生物制药的药物结构、否服药物的卡法和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等相关信息进行研究.

    作者:柯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逐年加重,医学护理方面的内涵以及外延正在不断扩宽,护理工作面临着挑战与机遇,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身存在位置,就必须从完善自我入手.目前已有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护理手段以及已经可以达到的护理质量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对护理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思考与改进,是每个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作者:陈泽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前列甲酯栓配合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对卡前列甲酯栓配合“可尔依”一次性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12月本院接诊的96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吸引管人工流产术,观察组行双腔减压式吸引管人流术,两组患者均加用卡前列甲酯栓,比较两组患出血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术后盆腔积液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在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及术后盆腔积液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卡前列甲酯栓配合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是终止妊娠的可靠方法.

    作者:王烨;吴爱辉;苏红春;袁会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精确性验证

    目的:验证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误差.方法:采用国产的体部定位框架,STAR-2000型三维TPS系统.定位时用魔十字加以联合体部定位框架同时定位,CT扫描结束时在肿瘤中心层利用激光灯标出体表标记并记录对应定位框架Z轴坐标,与魔十字定位和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比较,后用胶片照相法检验靶中心坐标的误差.结果: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误差有时达10mm,魔十字定位误差在2-4mm,CT扫描激光灯标出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经胶片照相法检验误差在2mm..联合定位误差一般在2mm内,可省去胶片验证.结论:立体定向框架定位时因多种原因影响,需与CT扫描激光灯标出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比较和校正.

    作者:尹忠文;张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肩难产和顺产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肩难产的预防、预测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并与顺产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同期孕妇分娩中肩难产和顺产各27例,分别设为难产组和顺产组,对两组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产前、产时指标及分娩并发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各径线及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宫高、腹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巨大易发生肩难产,产前预测巨大儿对预防肩难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侯癸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 2013年4年入住我院内科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护理措施、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痊愈20例,好转12例,中转手术6例,死亡4例;护理满意度为92.11%.结论:综合、高规格的护理能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T强化扫描中碘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急救措施

    CT强化扫描是一种进一步判断病变良,恶性及发现隐匿性病变等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辅助检查中,但所用造影剂可能会使少数特异质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荨麻疹,心律不齐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对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急救措施是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重点.我院现使用的是安全性较高的非离子型造影剂,我将我在工作中对造影剂的预防与急救措施的心得与大家交流.

    作者: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全切术后脑静脉窦血栓一例

    患者,女性,36岁,身高160cm,体重64kg,,因“子宫腺肌症、原发性高血压”入院.BP160/95mmHg,HR78次/分,Sp0299%,血常规及心电图均无异常.取L2-3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平卧后血压140/80mmHg,2min后,血压降至80/45mmHg.静脉推注麻黄碱15mg,并加快输液,血压回升至125/70mmHg,而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安全返回病房.术后2天拔出镇痛泵,患者诉头痛,症状较轻,站立时疼痛加重,考虑是“腰麻后头痛”.嘱患者去枕平卧,尽量减少下床活动,静脉增补生理盐水.因患者睡眠欠佳,给予地西泮口服.第4天患者诉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行CT检查,初诊脑血管畸形.转山东省立医院,行核磁共振和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脑静脉窦血栓.

    作者:胡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妇产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是创伤性的手术,若护理不当极易易造成伤口感染、伤口开裂以及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以及增加患者的心理以及经济压力.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理措施,提高护理的效果对降低并发症、伤口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以及减少护患纠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凤珍;黄传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0例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肱骨骨折临床治疗中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集了2010年3月 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肱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均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35例优,3例良,1例可,1例差,治疗优良率为95.0%.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肱骨骨折临床治疗中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显著,愈合速度快、并发症少、固定牢固,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宗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药物在使用中,虽剂量相同但也会在患者身上出现不良反应.而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中,使用正常的药剂量,但和治疗目无关的药物或者因药物相互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药物反应,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医院对患者临床用药时,需要全面的考虑,根据用药史,和病例对症下药,选择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在临床学中,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是对患者用药的前提,也是其核心.儿童的身体状况不比成人,抵抗药物治疗的能力相对较弱.一般这种情况是发生在不合理的使用药剂以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儿童更可能产生对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据统计,婴幼儿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概率约6%至7%之间.概率更高的是新生儿,可达25%.儿童使用药物的整个过程都会存在此问题,对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不易及时发现.

    作者:姚丽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 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组60例患者给予家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SF 36)均较干预前升高,B组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A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较显著,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1年9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胃穿孔病患,在征得病患以及其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胃穿孔手术来予以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腹腔镜下采取腹腔引流穿孔修补手术来予以治疗,两组病患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等相关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患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术中出血也明显地低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于腹腔镜下实施胃穿孔手术,不仅可使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得到缩短,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使减少病患疼痛,降低并发症,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柏宋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两种用药方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主要病因和复发因素.目前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必须根除Hp已成共识,但佳治疗方案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对两种用药方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28例,男69例,女59例;年龄18~69[平均(39±5.6)]岁;胃溃疡58例,十二指肠溃疡46例,复合型溃疡2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1)经C14呼吸试验证实为HP阳性;(2)1W内未服用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及皮质激素类药物;(3)无严重肝、肾、心脑血管等疾病;(4)排除有胃或十二指肠手术史患者;(5)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6)非恶性溃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溃疡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许克难;何永华;李玉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50例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彻底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可实现显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婷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科门诊诊疗过程中院内感染易感因素及控感措施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口腔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在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主要通过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及治疗,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开放性、介入性、创伤性等特点,以及患者血液、唾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气溶液、仪器设备等,在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卢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护理

    目的:针对由于脑卒中产生偏瘫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了解中西医结合方式对脑卒中偏瘫的优化效果.旨在完善护理方式,提升临床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1月 2013年11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加中医护理.通过MAS量表以及ADL量表了解两组患者偏瘫恢复情况差异性.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两项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能够利用中医中按摩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肢体功能,从而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因此中西医结合护理适合在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容;周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及药理成分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以及药理成分的影响,并分析其起到的作用与价值.方法:本研究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不同药剂不同处理方式对川芎生长以及药理成分的影响进行观察与分析,并统计不同处理方式中川芎出苗成活率、根腐病发生率、产量以及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以及藁本内酯含量的测定等.结果:木霉菌制剂对川芎药理成分的影响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明显提高了其出苗成活率,增加了其产量,因此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结论:木霉菌制剂有利于促进川芎生长,增强其药理成分,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冯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及对策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转变,医院护理模式亟待改革,新的护理模式对于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加强护理管理,建立健全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制度,保障护理管理的质量对于临床护理治疗的提高,有效的推进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管理工作,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就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熊学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江阴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现状初探

    目的:提高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效果.方法:总结近5年的培训现状、效果和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提出改进建议.结果:培训效果显著,近5年共培训123090人,考核合格的共122550人,培训合格率为99.56%.结论:建议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实际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多元化,改进考核方式.

    作者:徐洁;杨君;韦志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