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梅
目的 探讨蓝光治疗结合抚触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采用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蓝光治疗的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蓝光治疗结合新生儿抚触.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儿经蓝光治疗配合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儿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接受蓝光治疗时予以抚触护理,可以帮助患儿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帮助家属减轻治疗负担.
作者:姚龙燕;梁家敏;蔡穗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与生存质量、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关系.方法 将120例化疗患者分为无癌因性疲乏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30例.采用生存质量调查测定(FACT-L)量表评估化疗患者生存质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各组生存质量、血清皮质醇水平,并分析CRF与生存质量、血清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关系.结果 不同CRF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CRF严重程度加重,生存质量评分及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及疲乏总分与各生存质量评分均呈负相关性关系(P<0.05);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及疲乏总分与血清皮质醇水平呈负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 化疗患者CRF与生存质量、血清皮质醇激素均具有明显相关性,而血清皮质醇水平可作为判断化疗患者CRF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骆春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总结了生长抑素与清胰汤联合作用的效果,认为生长抑素与清胰汤联合运用可有效减轻胰腺炎患者的腹痛、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有效抑制胰腺分泌,缓解胰腺炎症;同时,胃肠麻痹的症状得以缓解,能有效改善腹胀、胃肠内毒素积聚的现象.
作者:蔡金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经腹腔镜回肠膀胱术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6月~2016年5月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35例患者为快速康复组,采用按照外科快速康复理念优化设计的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耐受流质时间、住院时间、30 d再入院情况;并进行患者住院满意度调查.结果 快速康复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耐受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恶心、呕吐,腹胀等方面快速康复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梗阻、感染、30 d再入院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基于外科快速康复理念优化设计的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措施是安全、有效的,能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加快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苏晓萍;颜江云;李毅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出院延续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5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包括出院前评估、出院前指导、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4个方面.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住院及出院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延续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还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燕;陈国富;王爱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手指操对减少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本院CCU病区择期行冠脉介入术的2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号编号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2例.干预组冠脉介入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手指操进行护理,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进行术后护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 h拆下压迫器后,穿刺压迫处压疮分期.结果 干预组桡动脉受压迫器压迫24 h后压疮的发生率和压疮分期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手指操锻炼,能降低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压疮发生率,而且发生压疮的分期比对照组低.
作者:李丛丛;杨敬媛;刘成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接收的50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7年8月接收的50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围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律失常的预防护理干预.分析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调查显示,除了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术后低血糖外,年龄、心血管病史、术前肺功能、术式、术中心包破损、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情况均是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不同组别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较大(P<0.05);预防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 了解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并针对性采取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3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量,控制了出血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炎症指标和并发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治疗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和病死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15.00%)(P<0.05);且护理组的体温稳定时间和平均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炎症和肝功能指标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炎症和肝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而护理组炎症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对医护人员护理满意度(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操作素质和护理态度)调查显示,护理组患儿家属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败血症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曹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患者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湿化和加温作用,需要不断地进行湿化雾化、气管内滴药抗炎化痰治疗.临床上常规采用气管套管口覆盖湿纱布,护士定时用注射器直接向气管内滴药的方式,这样不但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推药时的力度不好掌握,容易一次滴药过多,造成患者呛咳.笔者也曾使用微量泵持续进行点药,但大大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本科从 2010 年开始至今一直使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微剂量高效过滤输液器(注册号:国食药监械准字 2005 第 3661415 号)进行持续气管内滴药,每 24 小时更换一次输液器(此输液器除了有圆形过滤盘,莫菲氏滴管下方还加了一个微剂量调节器,可以精准调节到 1 ml/h),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赵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慢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对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1~12月本科诊断为COPD经过治疗处于疾病稳定期的出院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心理与行为护理干预管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施1年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检测指标及CAT评分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肺功能指标、CAT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OPD稳定期出院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因急性发作加重而住院的次数,有利于疾病的防控.
作者:孙晓凤;陈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总结了42例老年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患者的消毒隔离、症状护理、并发症的预防、饮食与活动指导、健康教育及护理不良事件分析等,认为针对老年结核患者的特点,辨证施护,注重患者现患症状的诊治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石凡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大黄粉敷脐治疗卒中后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Meta分析.方法 以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检索有关大黄粉干预卒中后便秘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0月5日.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5项研究,共14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黄敷脐治疗卒中后便秘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类型相比,单味大黄粉以75%或95%乙醇,或醋、薄荷脑(油)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介质调糊敷脐,有益于改善卒中后便秘症状.
作者:黄琳森;李佐丽;林立;陈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综述瘢痕子宫高龄产妇再次妊娠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包括对高龄产妇实施产前评估及心理指导、产中严密观察高龄产妇及新生儿情况、产后关注高龄产妇子宫恢复情况及产后心理状况等.认为为提高瘢痕子宫高龄产妇再次妊娠围生期的护理质量,应针对高龄产妇个体差异选择相应护理措施来避免高龄产妇的感染,提升高龄产妇产后恢复信心,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申倩倩;何平平;冯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PICC)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比其他中心静脉低,临床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输入刺激性药物及营养支持等患者.在其应用过程中给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仍有些并发症影响了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是 PICC 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肺栓塞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国外多项研究显示,PICC所致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2%~38.56%[1 ],肿瘤患者发生率高达 24.3%[2],并随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肠外营养液输注中,未按规范冲封管,堵塞率可达 69%[3],影响导管的使用.可见,降低 PICC 并发症发生、确保导管通畅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临床常用负压吸引的手法用尿激酶来间歇溶栓,需要 2 人配合操作,反复夹闭管导、多次更换连接注射器.操作相对复杂,并发症多、耗时长、费用高且增加了护理操作安全风险.为此,本研究设计一种使用简单、安全、方便的新型的PICC 溶栓器械,现介绍如下.
作者:姬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家庭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应用家庭支持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对9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家庭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家庭支持度评分为(8.69±1.02)分;家庭支持低水平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家庭支持高水平组(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家庭支持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家庭支持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给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足够的家庭支持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史琴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本科收治的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生理盐水口腔擦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组合吸痰管+氯已定护理液冲洗方式.口腔护理干预后10 d,评价两组患者口腔清洁程度,采集患者咽拭子及下呼吸道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糜烂、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一级口腔清洁度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咽拭子及痰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为20.00%、12.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0%、44.00%;口腔溃疡/糜烂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00%,较对照组的36.00%亦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传统口腔护理方式,组合吸痰管结合氯已定口腔护理液护理方式可明显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口腔清洁程度,有效降低患者口腔感染及肺部感染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琴;邢梅;吴小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成护理组A与护理组B,每组各52例.护理组A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B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组A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率为67.31%,护理组B为8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B的QOL评分高于护理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A的护理满意度为86.54%,护理组B的为9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作者:吴桂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肝病科护士产生职业倦怠与对待患者态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传染科护士心理压力调查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研究肝病科护士职业倦怠现况、职业倦怠与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态度的相互关联及影响.结果 分析发现肝病科护士发生职业倦怠与护理患者的态度无显著相关.结论 肝病科护士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但与对待传染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态度无相关.通过情绪管理、增加支持、改善执业环境、进行专科培训等应对策略,可促进肝病科护士的心身健康,保障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江贤;马云红;马光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总结了三级医院疼痛专科手术间的建立与护理管理的经验,认为结合手术患者安全管理目标和手术间管理标准,完善制度,制定工作流程,重视由护士主导的术前二次评估及合理有效的时间管理,围绕手术各环节加强质量控制,严格预防医院感染,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符合安全、优质、高效的管理目标.
作者:杨宁;姜芸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