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咨询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教育中的应用

罗亚萍;俞雪芳

关键词:儿童, 哮喘, 自我管理, 心理咨询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咨询对提高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52例哮喘儿童均进行常规自我管理教育,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儿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每周1次,为期3个月共12次的心理咨询.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采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价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儿童及家长掌握对儿童哮喘的自我管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咨询能够提高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教育效果,增强其自我管理水平,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从而控制哮喘发作.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结肠癌肝转移姑息性手术术后人工造口黏膜分离合并蜂窝织炎的护理

    我国每年有10万余人行人工肛门手术,累计大约有造口患者100万人,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40%[1].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并发症之一[2],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创面愈合,还会导致皮肤损伤,加重患者的心理创伤[3].在人工造口术后并发蜂窝织炎的现象较为少见.蜂窝织炎是患者的急性软组织感染,其主要机制为患者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4],严重地影响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5.6].

    作者:王晓惠;刘卓;李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92例前列腺穿刺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了192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穿刺前评估、饮食管理及肠道准备、心理干预、操作间准备;术中护理;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时对症治疗.认为对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使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康复进程.

    作者:肖腊梅;雷先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治疗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通过查阅国内康复护理文献,综述了近几年来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康复治疗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作者:戴海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因素及中西医护理进展

    综述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物反馈治疗、中西医特色护理等,认为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姚丽文;刘慧;顾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美诺佳与硫酸镁在治疗输注脂肪乳剂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美诺佳涂抹与硫酸镁湿敷在治疗静脉输入脂肪乳剂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40例因静脉输入脂肪乳剂后所致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美诺佳涂抹在静脉炎的血管上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在静脉炎血管上方.观察治疗72h后,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治疗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静脉炎治疗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诺佳在治疗静脉输入脂肪乳剂所致静脉炎有较好效果,且操作简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小红;黄秀荣;张馨;邓丽彩;张燕飞;李月;陈德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评估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诊断标准、发生机制、评估方法以及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护士应充分认识到癌因性疲乏的重要性,并且分析可能存在的来自医疗和症状等干扰因素,进行疲乏的筛查、评估、动态观察及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凤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唑来膦酸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使用唑来膦酸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方法 对2014年8月~2015年12月172例符合条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采用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再次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次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再次用药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再骨折的发生.

    作者:徐薇;许春凤;蔡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失禁性皮炎防治干预表》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 探讨通过设计《失禁性皮炎防治干预表》指导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失禁性相关皮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的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文献,分析并归纳失禁相关性皮炎影响因素,制定失禁性皮炎防治干预表.2015年4~10月将干预表应用于ICU患者.结果 应用干预表同去年相比,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χ2=34.26,P<0.01).结论 《失禁性皮炎防治干预袁》对危重症患者失禁性相关皮炎的预防控制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农慧琼;张芳;刘远金;兰莫莉;钟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误吸风险评估表在老年病科使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自拟误吸风险评估表在老年病科使用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3月在我院老年病房内收治的患者110例,采用自拟误吸风险评估表评估误吸风险,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58)和对照组(n=52),干预组中得分≥5分者使用针对性的防误吸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住院期间患者误吸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每住院日误吸发生率为0.5102%(5/980);对照组每住院日误吸发生率为1.7877%(16/895),两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误吸风险评估表评估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可有助于早期发现误吸高危患者、降低患者住院期间误吸的发生.

    作者:巴睿婕;任威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机关公务员内脏肥胖饮食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机关公务员日常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合理性及对内脏肥胖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4月在我院进行门诊体质分析检测的机关公务员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给予饮食控制和有氧运动,对照组常规饮食,6个月后观察BMI及内脏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后者的BMI及内脏脂肪含量均较高(P<0.05).过多摄取脂肪、糖类和饮食及生活的不规律都是导致内脏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可提高机关公务员的生活质量,降低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吴念;王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总结了1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在生活、饮食、便秘、吞咽、情志、肢体等方面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认为在早期及时积极合理的中医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命质量,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美鲜;施清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新编运动操联合穴位按揉在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编运动操联合穴位按揉在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新编运动操联合穴位按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精神、情感职能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编运动操联合穴位按揉能有效降低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黎;张志鹏;纳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例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使用内镜下专用器械及其他辅助设备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环切、剥离的一项新技术,是治疗黏膜病变的一种合理、简便的内镜微创治疗手段[1].适用于消化道直径>2厘米的广基巨大平坦息肉、局限于黏膜层的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以及来源于黏膜下层、黏膜肌层的小肿瘤,如间质瘤等[2].ESD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在95%以上,其并发症主要为穿孔和出血.我院2014年8月开展ESD术20余例,2例出现术后出血,其他效果满意,现将2016年3月25日1例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宫淑华;徐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例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反复出血的护理体会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是:弹簧圈异物的进入、各种导管的刺激等应急状态使下丘脑、脑干-迷走神经障碍,再次出血的创伤以及激素的应用等[1].术后抗凝治疗、凝血机制改变使胃的屏障作用受到严重损害发生胃黏膜糜烂和出血[2].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Treim)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

    作者:廖招娣;陈维艳;强莹艳;王洪干;李佳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药物治疗的安全护理措施.方法 对50例气管插管后应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镇静治疗的患者,应用Ramsay评分观察镇静效果,实施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其他脏器器官的功能监测,并严格地进行呼吸道管理、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能顺利适应气管插管,配合呼吸机治疗,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认为对气管插管患者实施镇静治疗,严密观察并监测脏器功能,并给予有效地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气管插管耐受度,改善睡眠状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惠珂;刘凌华;梁静;李文婷;陆春艳;赵改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巧用三通预防盐酸丙帕他莫与注射用氟氯西林钠配伍禁忌所致不良反应

    手术后疼痛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有不良影响,可导致其恢复延迟,甚至迁延成慢性疼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中电子镇痛泵应用越来越广泛,是目前开展多的镇痛方法之一.我院使用电子镇痛泵内含成份为0.9%氯化钠100 ml加丙帕他莫8 g.相关文献报道,盐酸丙帕他莫与氟氯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2],手术后镇痛泵的使用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更好地保证患者舒适度,其在临床应用已经日趋广泛[3].

    作者:封思思;何玉珍;邹莉;付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治未病理论的普及对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影响的研究

    目的 了解治未病理论的普及对社区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贵州省兴义市供电局社区和黔西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社区30%的居民为项目实施人群,通过自行设计“治未病”理论知识认知及需求、健康习惯、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调查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干预前后各调查1次.了解本研究对象的治未病理论知识掌握前后的健康行为变化情况.研究设计为无对照的临床干预性研究.以《中医“治未病”科普宣传手册》为指导,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对285例干预对象进行的治未病理论知识、健康知识的宣传、培训.结果 通过6个月的干预后,研究对象人群对治未病的理论知识、健康知识、养生技术,有意识改变生活方式、戒除不良嗜好行为等相关数据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把治未病知识、方法和技术推广到社区居民中,使社区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模式发生改变,以提高疾病预防,养生保健能力,从根本上改善健康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王家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心理体验.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体验包括6个主题:①焦虑和忧郁;②孤独寂寞感;③对疾病和治疗的不确定感;④无奈,勉强接受;⑤自卑,极度敏感;⑥患者角色习惯化.结论 通过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检查、护理的顺利进行,并在出院后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作者:农军;赵梅香;李柱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电监护仪导线保护带的制作与应用

    心电监护仪是各类医用电子仪器中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设备,是重症患者监护的重要仪器及监护手段,为医护人员的诊断、治疗、护理和抢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加强该设备维护,可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采用棉布固定带保护床边心电监护仪导线,可以保持床单位的整洁、美观,增加患者卧床的舒适感,降低导线耗损率,护士操作也简便.

    作者:沈咏芳;陆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责任护士对脑梗塞患者卒中单元管理护理实践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内责任护士对脑梗塞患者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 将28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卒中单元组124例和非卒中单元组(对照组)121例.卒中单元组责任护士强化责任护理,责任护士对脑梗塞患者行全程分阶段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专科护理、康复护理,并检查和协调治疗方案的落实情况.非卒中单元组(对照组)只在入院第一天由责任护士给予饮食、防误吸、防跌倒、相关药物及脑梗塞相关知识方面健康教育,没有给予全程分阶段的健康教育,没有参与康复治疗工作,专科护理与卒中单元组相同.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调查病情知晓率、脑梗塞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早期康复训练认知率、患者满意度;在入院时及出院时运动功能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定法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采用MBI指数评分.结果 出院时卒中单元组患者对病情知晓率、脑梗塞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早期康复训练认知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出院时卒中单元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单元内责任护士的护理模式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强调责任护士在卒中单元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治疗计划的规范和落实,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屈莉;秦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