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萍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舒适护理措施,并研究这些措施对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3月这段时期内接收诊断、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依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家属或本人抽取后,奇数为对照组,偶数归为实验组,均是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则从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通畅气道、合理氧疗、预防感染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给予舒适护理。然后收集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2±0.8)d,明显要比对照组的(13.7±1.1)d 少,同时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仅为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应该推广。
作者:苏美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佳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并发生静脉炎症状的血液病病人32例,在对其引发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佳护理对策。结果:经护理后,所有病人的静脉炎症状均得以有效控制。结论: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涉及各个方面,这就需要临床医师与护理深入研究各种引发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大限度提升其治疗效果。
作者:王维静;史秀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将当前的科研结论、护理技能和临床经验与患者需求完美结合,制订护理计划。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的开展,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很大的提高[1],提高老龄患者的口腔护理质量问题日益被重视。年龄的增加,使老年人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也相对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等等,这些疾病常伴有口腔不同程度的损害。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口腔疾病者高达873%,约为正常人口腔疾病患者的2-3倍[2]。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遇到口腔护理的患者因病情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不同方法的获得直接的是通过循证护理。我们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50例老年患者的口腔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胸痹心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达89.2%,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达8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2%,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疗效确切,与西药联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师慧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应用大株红景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高、低切变率全血黏度,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株红景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有效降低全血黏度,减少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脉血流,改善心电图缺血样改变,缓解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嘉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在妇科阴道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所治疗的216例阴道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治疗措施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一定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疾病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84.3%,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一年复发率为7.4%,对照组为18.5%,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予以患者细致完善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妇科阴道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减少疾病复发率,于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何志梅;杜海霞;佟锦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慢性前列腺炎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现代人的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调理,缺乏运动等使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递增化的趋势。由于前列腺的解剖位置特殊及血-前列腺屏障作用的影响,导致该病治疗效果不确定。患者由于长期的身体不适、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可引发多种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产生不仅不利于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康复,而且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病情恶性循环,经久不愈。现对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陆佳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急救的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急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救治的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急诊抢救的效果作出评价。结果:50例患者中经抢救后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经救治后患者的心率、血压、PaO2、PaCO2、SpO2相比救治前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方案,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 MRI 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进行 MRI 检查,回顾性分析他们的 MRI 征象及与病理状态的关系。结果:脑海绵状血管瘤的 MRI 表现具有特异性,呈爆米花样或桑葚状、结节状高低混杂信号并伴有 T2WI 周围低信号环是其特征性表现,T2*及 DWI 可以增加病灶的检出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MRI 平扫并结合 T2*或 DWI 序列对准确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宁川;任龙;王杜春;姜丹;杨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准确率,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3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23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且对23例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了解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正确率。结果: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准确率为95.7%,误诊率为4.3%。结论: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准确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实际的诊断中,针对于疑点通过反复诊断及研究,能够进一步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确保诊断的质量。
作者:张睿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在痔疮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痔疮患者8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洗方法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X2=8.56,P <0.05),疼痛情况比较(X2=4.28,P <0.05),差异均显著。结论:采取中药外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痔疮术后的康复,应用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宋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病情观察、提供舒适环境、翻身及体位引流、雾化吸入、吸氧、排痰护理、防治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加强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同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眼科手术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进行缝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对切口愈合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眼科120例使用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进行皮肤缝合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96例普通丝线缝线进行皮肤缝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感染、伤口恢复及瘢痕遗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具有减少伤口感染、促进组织修复且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对眼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正向作用,值得进行普及推广。
作者:高晨明;张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远端 C 型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07月在我院接受股骨远端 C 型骨折治疗的36例患者,对其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 X 线进行统计分析,随访1年后统计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6min ~190min,平均时间102min;患者术后的骨折对位线好,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为3个月~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5.5个月。按照 Kolmenn 评价标准,评分>85分以上的患者24例,>75分的患者7例,>60分的患者4例,<60分的患者1例,优良率为86.11%。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 C 型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研究乳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子机制对于后期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发现与鉴定及临床应用等相关方面做了简要概述:乳腺癌细胞中有一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特点,同样也是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主要原因;针对乳腺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是预防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蓉;苏丽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的方式方法,观察其对于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8例初产妇划分为导乐分娩组与常规分娩组,每组人数64例。根据组别,对导乐分娩组产妇实施导乐分娩护理措施,对常规分娩组产妇实施常规的分娩护理措施。结果:导乐分娩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5.00%(16例),常规分娩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43.75%(28例),对比差异呈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导乐分娩组产妇的各个产程时长以及产后2小时的阴道出血量,也明显的低于常规分娩组产妇,对比差异同样呈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常规分娩护理措施而言,导乐分娩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并且能明显加快产程,减少产妇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郜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低钾血症常见于临床各科,可由多种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轻者四肢酸软无力,重者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及时发现和恰当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杜素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102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羟孕酮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相关药物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 FSH、LH、E2、P 等性激素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O.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O.05)。结论:对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侯晓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复方桑忍颗粒熏洗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软组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冷感型好及施予以外部敷贴,观察组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予以外部熏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的观察组其于治疗过程中,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这之中瘀斑、肿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压痛改善情况却补给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有助于改善瘀斑、肿胀状况,且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剑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28例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呼吸道护理、预防感染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马兰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