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菊
目的:探讨采用自拟中药灌肠汤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医辨证中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中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6.1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邢海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破伤风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新生儿破伤风呼吸衰竭治疗的患儿43例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护理进行分析与评价,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具有针对性、全面和周密的护理措施,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43例患儿中40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3.0%。结论:在对新生儿破伤风呼吸衰竭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全面、具体以及周密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的减少造成患儿呼吸衰竭的诱因,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比较 X 线平片与 CR 在诊断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我院诊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 X 线平片和 CR 诊断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隐匿性骨折的分辨能力以及检查出阴阳性率。结果:X线平片诊断方法的隐匿性骨折检查出阳性率为29.10%,CR 诊断方法的隐匿性骨折检查出阳性率为94.55%,且 CR 诊断方法的图像清晰,对骨折的辨识度比 X 线平片诊断方法的辨识度高,两种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P <0.05)。结论:CR 诊断出隐匿性骨折的阳性率高。且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在诊断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的运用和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护理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讨论研究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对促进肠瘘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肠瘘患者0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肛肠科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进行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状况、感染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情况无显著差异(P >0.05)。联合系统体能锻炼与营养支持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P <0.05)。联合护理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人数均少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结论:肠瘘患者恢复期进行系统体能锻炼能够有效减少压疮情况发生,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丁敏青;郑伶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均为75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天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治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患者进行讨论分析,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一周后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均恢复正常,并与入院时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文丽;范召丽;刘保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方法:对95例经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老年人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房性心律失常多见,发生106例次(57.2%),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35例次(13.9%)。窦性心动过缓11次(5.9%),交界性心律失常10例次(5.1%)。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查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临床上发现老年人心律失常重要的有效的诊断工具。
作者:钱婕;严文芹;苑广梅;程改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方法预防便秘。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为观察组7.5%,对照组为45%,并发症发生例数观察组20%,对照组为5%,健康知识掌握例数,观察组45%,对照组为95%,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园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下尿路感染、膀胱痉挛、便秘、继发性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 TURP 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文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冠心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焦虑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达标率为74.0%,对照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达标率为26.0%,两组差距明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行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改善了病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李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2008年-2013年大丰市城东社区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和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城东社区2008-2013年肺结核登记、管理及服药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3年共登记管理120例肺结核,城东社区活动性肺结核、涂阳肺结核、涂阴肺结核登记率分别由2008年的52.92/10万、48.11/10、4.81/10万下降为2013年的22.27/10万、4.96/10万、22.31/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75岁,男女性别比为2:1,职业以农民为主,复治病人多为50岁以上。结论: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防治技术水平,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规范管理现症病人,以控制我社区的结核病疫情。
作者:沈向辉;陆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 AO 微型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资料选择医院201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掌指骨骨折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行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 AO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关节功能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手术后感染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O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手术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术后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值得在临床掌指骨骨折的治疗中优先选择。
作者:张振;姚烈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42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22例选择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1.8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患综合护理,可提高抢救效果,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身体情况,值得推荐。
作者:李海燕;张会文;李兰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胶质瘤术后呕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进行经验总结。方法:通过对2006-2013年我科收治的60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呕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分颅内、颅外两大块因素,通过对呕吐原因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大限度地降低呕吐发生率。结论:胶质瘤术后呕吐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可大限度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中联合应用异丙酚和阿托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92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麻醉方案,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镇痛效果、宫口松弛度、血压、心率下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痛人流术中联合应用异丙酚和阿托品具有良好而平稳的麻醉镇痛效果,能够有效松弛宫颈口,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并且减少术中出血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务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患者胰岛功能出现减退以及胰岛素抵抗所引发的体内蛋白质、糖、水、脂肪以及电解质等出现代谢紊乱的一种病症,在临床表现上多以血糖升高为主。糖尿病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进行饮食、心理、足部以及皮肤等方面的合理用药,从而让患者的病症得以缓解和控制,本文主要结合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实际状况,对几个主要治疗误区进行探讨,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糖尿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在手术后的佳护理方式,并给与总结。方法:选取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患者进行手术期间,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给予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是一种全方位为患者服务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更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时间,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了关键一步。
作者:汪建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见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母婴死亡率高,多见于妊娠35W 左右的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病变、双胎和男胎较易发生,若处理不及时容易并发多脏器的功能损害,我科于2014年6月20日收治了一例妊娠晚期合并急性脂肪肝的患者,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治愈后出院。
作者:杨玲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3例慢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观察组1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9例,占52.9%,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5例,占31.3%,治疗总有效率为68.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荣伟;钮桂琴;李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