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才
目的 研究分析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各类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及治疗B组两组,每组患者35例.治疗A组给予美托洛尔片12.5毫克日两次口服,治疗B组给予美托洛尔片25毫克日两次口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A组中,显效1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6.14%;而治疗B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未见差异.治疗A组药物副作用发生较治疗B组明显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托洛尔片12.5毫克日两次口服与美托洛尔片25毫克日两次口服临床疗效未见差异,但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低,临床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作者:胡忠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并探讨正确的护理措施及方式.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所确诊收治的6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为术后血肿、肺部感染、机体电解质紊乱及高血糖以及营养不良等,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可以很好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结论 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主要探讨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一般方法是给予早接触、早吸吮,热敷,挤奶,以及综合治疗仪治疗等护理干预.及时地护理干预可促进初产妇乳腺管的通畅,可避免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对提升母乳的喂养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广泛推广母乳喂养以及建设爱婴医院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严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其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现就其在临床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武善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我院复发性鼻咽癌患者(48例)均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行护理措施加以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CR62.5%(30/48)、 PR27%(13/48)、NC10.5%(5/48).患者1年生存率达到了91.5%(44/48),局部控制率为83%(40/48),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口腔黏膜、腮腺)进行处理后,均完成治疗.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明显,需加强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生存质量.
作者:叶鹤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深化,优生优育逐渐成为育龄家庭重点关注的问题.优生优育是提高国家出生人口素质的基本前提.如何才能生育一个活泼、健康、聪明的宝宝,已经成为了育龄家庭的头等关注的大事.目前随着国家对于优生优育知识宣传的不断深入以及卫生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普遍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优生优育知识,但仍然有很多育龄夫妻及家庭对优生优育的问题认识不足,在孕产过程中存在不少误解,容易陷入误区.本文将总结目前社会上对于优生优育问题存在的常见误区,并提出做到优生优育的应采取的一些必要措施,以供育龄夫妇参详.
作者:冯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急诊抢救过程中发现的患儿感染症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在儿科急诊抢救过程中的感染因素.方法 我院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儿科急诊患儿进行资料分析,采用资料调查法、临床观察法研究患儿抢救过程中的感染因素.结果 经过我院资料分析,处置不当、原发性感染、静脉插管不当、清洁工作不完善、气管插管的潜在感染、导尿过程中的潜在感染、设备引发的潜在感染、氧气湿化瓶使用不当均会对儿科急诊抢救造成威胁,因此应该予以重视.结论 感染因素对于儿科急诊抢救患者来说具有威胁性,严重时还会威胁患儿生命,因此应该重视对感染因素的预防,提高患儿急诊抢救过程中的安全度.
作者:刘树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我院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方法和措施.方法 统计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我院呼吸内科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作用.结果 合理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显著性作用,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不良情况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满意、放心、安全的护理服务.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住院时间,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葛翠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对淋巴细胞及上皮细胞运用多种抗体进行标记,对免疫组织进行化学染色.结果 对所选的胃肠道淋巴瘤进行组织学分类,根据部位的不同分类如下.3例MACT发生在胃部,其中有2例发生了大B细胞转化,转化为高度恶性的MACT-LA.1例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在胃,1例发生在回肠,1例Bccrkitt淋巴瘤在结肠.其中胃及回肠穿孔各1例.结论 胃肠道淋巴瘤多见于B细胞淋巴瘤,多见的为MACT淋巴瘤,明确组织学分类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超声弹性成像一种新型超声诊断技术,在肝纤维化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为无创性诊断肝纤维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就瞬时弹性成像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伍宏兵;王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口服避孕药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实施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超过14d的7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按不同阶段流血量的多少,给予短效避孕药口服,达到了有效的止血目的 ,彻底止血时间短3天,长一周.结论 在实行了计划生育节育手术之后让患者口服避孕药,能够有效的控制阴道流血量,进一步缩短流血的持续时间,尽快恢复月经正常,防止患者再次怀孕.
作者:陶婉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以及误漏诊原因,以期不断提高超声对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整合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患者的超声资料,结合术前原发性胆囊癌超声表现以及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证实符合26例,诊断准确率为:86.7%;漏误诊4例,误诊率为:13.3%.胆囊癌超声声像图表现类型分为3种:①12例囊壁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型,占40%;②8例肿块型,占26.7%;③9例乳头结节型,占30%.结论 超声检查对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但由于其超声表现的多样性,检查时应多体位和多切面的进行观察,避免误诊漏诊发生.
作者:丁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工程化角膜进行眼表修复重建已成为如今热点.本文就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将自体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增殖,以羊膜为载体对眼表进行重建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作者:张毓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肾上腺素联合钛夹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活动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上消化道溃疡活动性出血病患30例,使用肾上腺素在病灶周围粘膜下注射止血,反复冲洗后使得视野清晰,明确出血部位,用钛夹夹闭止血.结果 对30例急性溃疡性活动性出血患者的止血治疗均成功.结论 溃疡性活动性出血急诊内镜检查时视野模糊,对病灶部位定位差,先使用肾上腺素粘膜下注射止血,经反复冲洗,可使得视野清晰,病灶暴露清楚,钛夹止血更准确、有效、安全.
作者:何映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方法 通过2000年到2009年,在我院进行的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5例患者.她们的年龄在24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2.3岁.粘膜下肌瘤2例,肌壁间肌瘤8例,浆膜下85例.同时,随机抽取了同时期进行淡出剖宫产手术的100例产妇,设置成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4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2.0岁.这两组产妇,一组单纯进行剖宫产手术,一组是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这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剖宫产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的剔除和单纯的剖宫产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有很大差异,两者同行的手术时间要明显的超过剖宫产的时间,但是,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发病率,手术之后的住院时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别.这就很好的说明,在剖宫产的同时进行肌瘤剔除,不会增加手术之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后的感染率.结论 在剖宫产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比较可行的,也是比较安全的.对于资历比较高、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妇产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手术.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要尽量的剔除子宫肌瘤.
作者:周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清凉促愈膏在肛瘘、肛旁脓肿术后创面换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肛瘘、肛旁脓肿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清凉促愈膏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换药.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分泌物、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清凉促愈膏具有明显的消除水肿、抗炎、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进一步证明中医药的优势,对人体未发现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换药方法.
作者:施怀杰;高文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我院急诊科连续5年获评优秀带教科室的方法及体会.方法 总结2007~2011年五年来我科综合护理带教质量、实习生知识收获及满意度方面情况.结果 以培养出综合素质及实践技能一流的护理人才为目标,连续五年获评优秀带教科室.结论 加强理论与业务培训;注重素质培养;尊重患者,注意自我保护是带教的基础问题,遵循此种方法必将提高带教成效.
作者:黎东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医学观察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450例婴幼儿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所有观察对象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导致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未接受育儿教育、反复腹泻、呼吸道感染、添加辅食不及时、新生儿窒息、早产、体重过低、胎次、分娩方式、孕晚期贫血和母亲年龄等,且不同影响因素所导致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婴幼儿贫血健康教育,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有助于降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
作者:张永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社区护理管理质量,本社区通过加强社区护理管理,使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充实和提高.本文就社区护理特点和社区护理管理措施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丁义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方法 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及处置流程图;发挥职能部门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结果 管理方法得当,医疗废物处置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结论 加强医疗废物规范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李慧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