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
目的 讨论调查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统计.根据调查问卷以及孕妇在医院的个人病例等统计分析孕妇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871例孕妇中有207例患者是自然分娩,另外664倒孕妇采用剖宫术分娩,剖宫产率为76.2%.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的几率越大;对于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的孕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的越高.结论 孕妇及其家庭的意愿会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因此需要对孕妇进行正确的生育信息的教育,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避免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保证分娩质量.
作者:钟新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注射室收集的128例行头皮静脉穿刺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穿刺方法随机分为经改进后头皮静脉穿刺,辅助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头皮静脉穿刺的对照组,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经额前正中静脉部位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头皮部位(P<0.05).观察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回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操作、患儿因素等是造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经额正中静脉粗直部位穿刺的同时,辅助实施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作者:蔡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重症哮喘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更严重.本文主要总结阐述如何进行有效地进行临床观察及对症护理.
作者:彭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喜炎平、炎琥宁对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给予喜炎平和炎琥宁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 喜炎平组总有效率为97.14%,炎琥宁组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相当.
作者: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价值.方法 对我地区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14例需输血患者输血前接受传染性指标检测的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通过接受输血前检测,结果显示154例HBsAg(11.72%),25例抗-HCV(1.90%),1例抗-HIV(0.08%),17例梅毒抗体(1.29%).结论 输血前开展传染性指标检验,既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又是抑制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举措.
作者:裴建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药房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药房是医院为患者服务的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的声誉.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优质服务已经受到医疗机构领导的重视,特别是服务窗口,更是体现医院形象的关键区域,因此,加强药房管理,促进管理规范化,是提升医院形象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医院实际和有关文献报道,对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度,提高药房服务水平、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药剂人员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习惯做好药剂科的窗口服务进行阐述.
作者:王宏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时代泉州地区14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与抗体水平.方法 2006年11月以来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全市共抽取11个县区,22个村、街道办事处,1107名儿童作为研究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析并比较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结果 HBV携带率与感染率随着年龄下降有显著下降,其中以实行计划免疫以来1~4岁儿童下降更为显著;HBV携带率男性(3.75%)高于女性(3.3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农村(4.23%)高于城市(1.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人群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4岁儿童下降为明显,因此,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及消除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建忠;陈明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探讨早期针对性康复护理在治疗脑梗死患者方面的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在病情变化,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结果显示,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后,患者在病情好转,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并且并发症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常规护理相比,早期针对性康复护理更加的人性化,在患者恢复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目前,临床上治疗乳腺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还有辅助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生物、靶向等治疗措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游离皮瓣、清扫腋淋巴结以及电刀应用,术后易引起皮下积液、血肿和皮瓣坏死、上肢水肿及疤痕形成等并发症.皮下积液、血肿、皮瓣坏死的发生,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而且影响术后辅助治疗的尽早开展,在精神及经济上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术后正确及时有效的引流管护理,可以降低皮下积液、血肿、皮瓣坏死的发生.
作者:康秀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小儿进行头皮静脉采血,摸索出一种简便、安全、快捷、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方法 对新生儿至一周岁的患儿行头皮静脉采血.结果 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高,采血时间及采血后平均压迫止血时间短,采集标本合格率高,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结论 小儿头皮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是一种高效可靠的静脉采血方法.
作者:王春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微创清除术作为脑出血治疗手段起自九十年代,与传统手术相比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特点,已被国内外神经外科医生广泛应用.现将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简述如下.
作者:解淑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留置针作为一种常见浅表静脉输液方式,可以用于多次间歇给药、补液输血、紧急抢救等,在现今的临床护理操作中已被广泛应用.它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同时也利于患者肢体活动.1.临床资料:我院使用的静脉留置针敷贴是3L医用公司粘贴手术巾(医用手术薄膜),为直角无孔一面具有粘性规格为9cm ×6 cm透明塑料,其边缘容易卷角造成敷贴脱落,而且不透气、不透汗,因此容易引起皮肤感染、痱子、汗疹等,尤其是夏天,常常因为出汗而引起卷角使其粘贴性降低,易使静脉留置针脱出,降低留置针的利用率.
作者:黄菲;龚进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结合近年来一些文献和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肠内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重要意义;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强调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有利于患者平稳脱机,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宋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鼻外径路的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对比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结束鼻窦炎症状再次出现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好,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介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院外急救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院外救治的86例多发伤患者的各项资料.结果 经过院外急救护理,86例多发伤患者中,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共78例,占90.70%;途中病情稳定的患者共4例,占4.65%;途中病情加重的患者共3例,占3.49%;就地死亡患者共1例,占1.16%.结论 科学的院外急救护理是挽救多发伤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为患者后续的手术治疗和预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雷冬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水电八局在从事国外施工中,将健康管理纳入项目部管理,建立工地医疗中心,实施健康管理,将健康管理“小病早治”、”无病早防”、”治未病”的理念应用于国外施工项目的管理中,收到了”无重大疾病发生”、”艾滋病感染为0”、”疾病死亡率为0”的满意效果.
作者:李亚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挥发油是中成药的常见成分,对医药业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含挥发油中成药物极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存储条件难以掌握.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挥发油类中成药的存储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慕妍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借助积极的护理手段和措施,3例患者因为消化道出血后进行止血没有效果而去世,另外37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预定的时间下实现了出院而后进行自我调养.结论 临床护理如果有小的花,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再次发生出血症状的几率就可以予以大大的降低.
作者:胡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腹部外科手术并发切口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患者经过手术减张缝合、多次换药等,并配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切口均已痊愈.结论 切口裂开的并发症治疗配合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加快患者切口愈合.
作者:张绍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主要对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前来我院救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就其对环境、医护态度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心血管内科环境进行优化,有效和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 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态度以及治疗环境比较满意,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更具信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相关工作.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开展人性化服务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强治疗的自信心,有助于医护人员良好形象的树立及其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终有助于医院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萍;蔡荣;曼地努尔;塔吉古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