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孟蓉

关键词:电针结合康复治疗, 肌电, 中风痉挛性偏瘫,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肌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股骨干骨折的康复护理

    目的:对股骨干骨折中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主要基于股骨干骨折的康复运动护理进行分析,选取120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等条件,在确保安全治疗和护理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意义的康复护理活动,护理组进行股骨干骨折的康复运动护理。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其差异具有明显的显著性(P<0.05),在护理效果和护理时间方面。结论:采取康复运动护理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意义的康复护理效果。

    作者:李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科手术患者对提高其信任度、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并为手术室优质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信任度、术中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外科手术患者信任度、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档案管理向来是医院日常运行管理控制的重要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点,一直是医院实现内部管理现代化、实现人才培养与内部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与突破口。本文结合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特点,从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及人才创新培养、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灵活运用、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探讨了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

    作者:房云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我院接收的80例COPD高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排痰措施。后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结果:在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方面,观察组的呼吸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排痰护理,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日、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接传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胆囊癌手术围术期护理

    胆囊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胆囊癌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话,会极大提高胆囊癌的治愈率,对于患者来说,除了肿瘤治疗外,还要做好疾病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与紧张心理,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科学的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加强患者与癌症抗争的能力。

    作者:邢艳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热解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风热感冒中应用清热解毒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从门诊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诊的风热感冒病人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80例病人应用清热解毒颗粒进行治疗,并探讨其疗效。结果经过3天的治疗后,80例风热感冒病人中的痊愈例数共有29例,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分别为32例与7例,治疗有效率为85%。结论:研究发现,在风热感冒病人的治疗中应用清热解毒颗粒,疗效明显,疗程短,值得推广。

    作者:吴根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下气汤”加减方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炎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下气汤”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下气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下气汤”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可有效减轻病人痛苦,缓解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少、无创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海利;陈高峰;武如通;李寿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依那普利联合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与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住院的87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依那普利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治疗组45例患者,同时与单独使用依那普利治疗的对照组4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1.43%。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安丰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和效果。方法: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因患有糖尿病而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开展门诊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选择开展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程度作为观察判定依据。结果:通过对上述患者开展相关门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病情维持相对稳定,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与接受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门诊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陈红香;明红萱;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新形势下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组为对照组(200例),而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组为观察组(300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从而了解患者对于提供的优质护理服务是否满意。结果:两组的对比之后,易知试验组的患者,其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谢素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益血生胶囊对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探讨

    目的:进行益血生胶囊对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使用氯氮平以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120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加用鲨肝醇片,每次服用2片,每天服用3次;观察组的患者加用益血生胶囊,每次服用4片,每天服用3次。每隔15天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1次与第6次的白细胞化验中正常的患者分别为23例与39例,对照组的患者分别为15例与32例,将两组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中,益血生胶囊有着较好的预防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梁识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湖北省县级医院医患关系双方认知差异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湖北省县级医院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从而对构建和谐的县级医院医患关系提供建议。方法:对湖北省13家县级医院的928名医护人员和1771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方对县级医院医患关系的紧张度认知明显高于患方,医方对医患信任度的评价明显低于患方,医患双方均认为媒体对医患事件的报道不够客观真实。结论:推进县级医院医患信任机制建设;规范媒体报道,积极应对舆论导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落实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李威;李莹莹;赵文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7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8%,观察组44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5例比较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27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6例掌握一般,7例掌握较差,观察组40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8例掌握一般,2例掌握较差。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掌握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以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规范化健康教育应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原辩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9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与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6±2.2)天,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8.5±3.4)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是抢救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咯血量的重要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林虹;洪东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胼胝体损伤的MRI诊断对于脑外伤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胼胝体损伤MRI表现对确诊脑外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胼胝体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分析其相关MR表现。结果:胼胝体损伤。结论:MRI检查对于胼胝体损伤较为敏感,有独特的优越性,对病变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马茜;苗红;赵新光;张洪峰;裴中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更换敷料不同频率对新生儿PICC导管穿刺口感染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更换敷料不同频率对新生儿PICC导管穿刺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3年5月收治的接99例接受PICC导管穿刺口感染的新生儿患者,按照更换敷料的时间将患者划分为3组,甲组为每3天更换1次敷料,乙组为每5天更换1次敷料,丙组为每7天更换1次敷料,对比观察3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甲组33例,穿刺口感染4例(12.1%),乙组33例,穿刺口感染3例(9.1%),丙组33例,穿刺口感染5例(15.2%),3组穿刺口感染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局部穿刺口感染,经病原学检测其中10例为阳性(83.3%),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其中3例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甲组患儿中出现3例表皮撕脱,乙组丙组更换敷料组无表皮撕脱。结论:给予新生儿PICC导管每7天更换1次敷料,可有效减少感染出现,同时应于敷料松动、潮湿情况下及时更换。

    作者:殷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0例CHD患者和50例非CHD患者(对照组)的血清PON1水平,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结果:CHD组的血清PON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CHD组的血清PON1水平与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γ=0.403,P<0.01),与ox-LDL(γ=-0.648,P<0.01)呈显著负相关,但与其余血脂各项指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CHD组治疗后的血清PON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水平明显降低,监测其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作者:夏真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社区中医护理工作的体会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各级县市中医院亦逐步壮大,客观上要求护理工作更加完善与规范,以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但由于基层中医院种种局限性,制约了护理工作的开展。如何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加强管理,更好的实现中医护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是每一个护理工作管理者的主要任务。笔者从日常工作体会,总结社区中医护理工作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病毒过表达小鼠miRNA143减轻CFA炎性疼痛模型小鼠

    目的:本文通过构建miRNA143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及包装,并进行鞘内注射研究过表达miRNA143对小鼠热激疼痛行为的影响,探讨miRNA与疼痛的关系。方法:PCR扩增前体miRNA143,酶切,连接,转化后鉴定重组子,鞘内注射过表达miRNA143慢病毒,热激测量小鼠疼痛反应。结果:成功构建miRNA143过表达载体,并包装成功,小鼠鞘内注射后明显提高CFA炎性疼模型鼠疼阈。结论:miRNA143是一个与疼痛信号传递关系密切的小RNA。

    作者:李燕强;臧婷;潘志强;郭羽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冠心病监护病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冠心病监护病房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监护病房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护理的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风险管理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2%,P<0.05,风险管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监护病房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餠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