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鹏;郑娟;邵萍
一、预防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早产,是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关键.对有早产可能的孕妇或羊水检查提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不足者,一般选用地塞米松,每日2次,每次6 mg,肌内注射,共用2天.
作者:李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的肿瘤对胃癌手术术式选择的影响,并进行讨论.方法 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调查随访,资料研究,并分析术中情况,术后恢复状况.结果 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死亡1例,我院随访15例,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1%,44.2%和23.6%.结论 根据肿瘤发生部位不同选择正确的手术术式,是提高胃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恢复率的必要条件.
作者:吴凯;赵小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胸腺法新联合TC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诊疗分析.方法 对符合治疗研究标准的42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21),胸腺法新联合TC方案化疗,和对照组(n=21)仅用TC方案化疗.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CD4和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化疗后水平,治疗组有效率52.4%(11/21),1年生存率为52.6%,对照组有效率42.9%(9/21),1年生存率为38.8%,两组间疗效、毒副反应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胸腺法新联合TC方案化疗能提高肺癌化疗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丁晓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和影像诊断为 ANFH的15例共26髋均采用 Seldinger穿刺技术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常规行患侧髋关节理疗+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 100%,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转率为 95%,DSA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细小动脉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X线、CT及 MRI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结论 中医中药+介入疗法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锋;郑莉;杨家福;罗兵;马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功酶(m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值在肝损害患者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抑制法测定120例肝损害患者血清mAST和AST的活力,计算出Mast/AST比值,观察其在发病期与治疗2周后的动态变化.结果 治疗前m-AST/AST比值,急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P<0.05),治疗两周后急性肝炎、酒精性肝炎m-AST/AST比值下降明显(P<0.01),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动态监测m-AST/AST比值的变化,有助于对肝实质细胞损伤的坏死程度进行评估并判断疾病的发展.
作者:闵旭葵;蒋莉;陈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状态下,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生脉饮后,各心功能参数与心室容积参数的变化,观察急性反应特点.以确定用药安全性.方法 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在心衰标准用药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同时给予生脉饮,在治疗中行心脏核素检查3次,以评价左室功能和容积.结果 在4-8周的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2级者比对照组多(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l级者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给予生脉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重塑、心功能状态和稳定心律收缩.
作者:张其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日趋增多,其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加强护理至关重要,对疾病的恢复和提高疗效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和护理理念的变化,一些新的护理观念和护理措施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救治中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和工作实际从加强呼吸道管理、氧疗的护理、抗感染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情况进行阐述.
作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 心理护理后将患者镇静取俯卧位,行机械通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 俯卧位通气后未出现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血氧饱和度好转.结论 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
作者:高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患者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治疗的80例胸腔积液患者,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增强营养,加强锻炼,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并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原发病,有56例患者在10d左右胸腔积液基本消失,有24例患者由于胸腔积液较多,患者年龄偏大,在置管15d左右胸腔积液明显减少,在引流过程中无发生导管脱落和感染,无气胸发生.结论 加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王克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0例MP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病原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患儿一经确诊,给予静脉滴注、口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方法,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全部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减轻,有效率97.3%.患儿体温平均消退时间为(5.1±3.1)d,咳嗽减轻平均时间(10.1±3.2)d,胸片显示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10.5±4.2)d.结论 MPP是儿童常见病症之一,可能累及各个系统,应引起注意.在临床诊断上,血清学检测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在治疗上采用阿奇霉素静滴及口服序贯应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凌振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氯沙坦片对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及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106例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停药2周后,检测血尿酸,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观察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对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默沙东公司生产科素亚)50mg qd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及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及血尿酸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服用氯沙坦片8周后,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及血尿酸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压变异性增高,氯沙坦在治疗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时不仅具有降压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对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首选氯沙坦.
作者:皇甫丰田;岳文伟;周淑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10例三尖瓣膜置换术近期临床结果与随访研究.方法 2007年至2012年间,10例病人行三尖瓣瓣膜置换.男9例,女1例.年龄48~69 岁,平均(53.73±1.29)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例,瓣膜粘液退行性病变1例,先天性心脏瓣膜病(Ebstein 畸形)1例;术前心功能(NYHA)III ~ IV 级者8例,II 级者2例.1例为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置换,8例为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置换.1例为三尖瓣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右侧腋下小切口6例.共置换人工心脏瓣膜20枚,其中生物瓣1枚.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果 手术近期无死亡,术后随访(3~36月)无死亡及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三尖瓣置换是治疗严重三尖瓣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划分,对照组采用消化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治疗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医护依从性,为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叶医联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解围产期孕妇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药物敏感谱.方法 对712名产妇产前作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本资料孕妇产前解脲脲原体(Uu)检出率为45.6%;人型支原体(Mh)检出率1.5%;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混合检出率2.2%%.解脲脲原体对抗生素敏感度强的前五种抗生素是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罗红霉素.结论 围产期孕妇生殖道分泌物Uu感染率较高,提示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岳邦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孕期体质量增加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并且观察组并发症和胎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细致全面的综合护理更加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更加有助于母婴的健康发展.
作者:马海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的关键因素,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因此,早期检出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宁淑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产业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效益,药品企业也不例外,而与企业经营效益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则是产品的质量.因此,药品企业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将药品的质量监督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切实保障人们用药安全,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当前GPS时代药品经营的特征入手,对当前药品企业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策略选择进行初步探讨,从而达到促进药品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以来使用高频电刀的11758例手术安全使用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使用高频电刀的1175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电灼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规范化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才能确保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作者:殷月霞;凌鹏;刘爱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吸氧、强心利尿、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显效11例,显效率为44.0%,有效6例,有效率为24.0%,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观察组显效32例,显效率为64.0%),有效8例,有效率为28.0%,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右肺动脉内径和右肺动脉内径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永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流产后子宫粘连与流产方式相关性以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在2006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在B超确诊为早孕要求流产的孕妇1000例,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对于观察组中的孕妇进行阴道B超检查,而对于对照组中的孕妇进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对比两组孕妇在宫腔操作情况、子宫经量以及子宫粘连的方面.结果 观察组在清宫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量减少以及子宫粘连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阴道B超检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术前治疗妇科炎症、选择药物流产等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治子宫内粘连.
作者:刘艳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