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136例分析

杨素婵

关键词:乳腺增生, 消乳散结胶囊,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案例中选取136例,予以患者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并与我院予以他莫昔芬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136例患者,3个疗程后,治愈66例(48.5%),显效49例(36 %),有效16例(11.8%),无效5例(3.7%),总有效率96.3%;明显高于我院予以他莫昔芬治疗8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62例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测评分为三个阶段,术中疼痛时、心理干预后、药物镇痛后.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有明显缓解,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的患者明显减少,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镇痛后患者疼痛均得到缓解.结论 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疼痛控制有部分缓解作用,可作为介入治疗的辅助镇痛措施.

    作者:申飞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曲安奈德注射液致皮肤过敏两例

    曲安奈德注射液是疼痛科常用药物之一,在近十年的应用中,笔者治疗疼痛患者四万余人,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除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外,又发生了两例皮肤过敏病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万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IK细胞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CIK细胞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接受NP化疗方案.观察组于化疗结束后回输自体CIK细胞.随访1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死亡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较高,随访期间死亡率较低,QOL评分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0例MP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病原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患儿一经确诊,给予静脉滴注、口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方法,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全部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减轻,有效率97.3%.患儿体温平均消退时间为(5.1±3.1)d,咳嗽减轻平均时间(10.1±3.2)d,胸片显示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10.5±4.2)d.结论 MPP是儿童常见病症之一,可能累及各个系统,应引起注意.在临床诊断上,血清学检测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在治疗上采用阿奇霉素静滴及口服序贯应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凌振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曲安奈德及丁胺卡那霉素含漱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评价

    根据阿弗他溃疡的有关因素和临床特征,以及曲安奈德及丁胺卡那霉素的药理,采用局部给药的途经观察曲安奈德及丁胺卡那霉素含漱夜对阿弗他的疗效,经临床实践证明此含漱夜对阿弗他溃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取材方便,药源丰富,配置简单,是较为理想的局部治疗药物.

    作者:董宝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产后抑郁症的防治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发生于分娩后,以伤心,焦虑,情绪不稳定,易怒为主要症状的产后疾病,也可称为产后沮丧.产后抑郁症一般发生在孩子出生后第一年, 持续一周或更短的时间,如果不给予治疗,会延续达八年时间.研究显示,女性在怀孕生产的阶段就承受了极大压力,除了体内荷尔蒙的剧烈变化、生产过程的痛苦、体力的消耗之外,同时在社会心理方面也必须面对角色的转换以及生活适应的问题.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教学查房改进后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 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等.通过演示、录像、现场操作等形式,不同层次的护士均可成为教师角色.提高教学查房的效果,拓宽护生知识面,提高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口头表达能力.方法 由病区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帮助护士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规范护理流程、了解新理论.结果 通过一年实践,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教学查房,拓宽了查房内涵,激发了护士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增加了专业知识.结论 护理教学查房改进后更适合年轻护士的参与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潜能,提高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培养和整体护理的开展.

    作者:张学琴;丁冬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包头第四医院2012年1~10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36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5株(41.7%),非多重耐药菌21株(58.3%).所有菌株以API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按2010年Clsi规定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药敏试验敏感药物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结论 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效的抗生素,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较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丁玉仙;李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形势下医药企业药品质量监督工作探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健全的进程中,我国医药行业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医疗机构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我国很多国产药厂的生产力水平还有待加强,而由于国产药厂的简陋而重复的作业形式、进口药品的大量引进、流通环节过多等原因造成药品虚高定价,医药市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在药品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严抓药品质量监督工作,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是当前各医药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近几年随着药品监管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对药品检验工作的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医药人员的职业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等使药品检验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医疗机构对于药品的监管也逐渐得到了完善.本文从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出发,提出加强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特点,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特点.结果 出现产后出血情况的产妇38例,其中剖宫产产妇22例,自然阴道分娩产妇16例;产后2小时内出现出血情况30例,2-24小时之间出血8例;自然阴道分娩产妇中子宫收缩乏力引发出血8例,软组织损伤引发出血2例,胎盘粘连或残留引发出血4例,其他情况引发出血2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5例,采取输血手段进行救治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均大于自然阴道分娩.结论 剖宫产较自然阴道分娩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在临床过程中应该鼓励具备条件的产妇进行自然阴道分娩,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该严格手术操作,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

    作者:胡德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踝肱指数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筛查中的意义

    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的关键因素,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因此,早期检出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宁淑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初步分析

    目的 对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我院于2002年至2011年12月期间行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的患者共82例,其中45例为男性,37例为女性.年龄28至72周岁,平均年龄(48.2±22.5)岁.肾癌患者中,7例为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就诊,体检发现的为40例.肿瘤直径为1.1至7.8cm,平均(4.2±1.1)cm.对上述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临床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0.5至3小时,平均时长(52.7±28.0)min;出血量在21至120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120±68)ml;平均住院天数为(8.0±4.84)天.除术前已出现癌细胞转移迹象的患者外,没有出现肾窝或切口的癌细胞转移.行单纯肾脏切除的患者均无死亡.结论 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在手术切口、出血量、术后患者适应情况等方面,都较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米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一、预防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早产,是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关键.对有早产可能的孕妇或羊水检查提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不足者,一般选用地塞米松,每日2次,每次6 mg,肌内注射,共用2天.

    作者:李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治疗僵硬型脊柱后凸矫形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矫正僵硬型脊柱后凸矫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2例僵硬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取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进行治疗,在对照组中,对患者采取单纯性经椎弓根截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Cobb的角,矫正率以及VSA评分,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在Cobb的角,矫正率以及VSA评分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 研究表明,对硬型脊柱后凸矫形患者进行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矫正治疗具有科学性,一方面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脊髓褶皱,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降低神经损害并发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阴晓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1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即鼓室穿刺置管引流外加口服抗生素药物;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及口服抗生素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所有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及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其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滴鼻、鼓室内注药及口服药物的多方面综合性治疗方法拥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治疗安全性高,效果也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手段,故此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席敏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铅作业工人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铅作业对工人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以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469人为铅作业组,不接触铅和其他职业危害的健康人员173人为观察组,对两组人员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在日本光电公司MEK-6318K全自动血球分析仪上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铅作业组和对照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铅作业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长期接触铅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基本无影响,但可导致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和红细胞数减少.

    作者:路娜娜;马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例幼儿烫伤后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幼儿烫伤为临床常见病.烫伤后,由于幼儿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机体调节机能及对液体丢失的耐受性均较成人差.如果不及时送医院救治,容易造成感染,发生脓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12年3月收治了l例比较特殊的烫伤幼儿,现将其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彩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频电刀在手术室的安全使用体会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以来使用高频电刀的11758例手术安全使用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使用高频电刀的1175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电灼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规范化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才能确保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作者:殷月霞;凌鹏;刘爱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4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胃宁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1%,传统的三联疗法总有效率为7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显著提高HP的清除率,有效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为了初步评价经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PSA均值为12.40ng.mL-1,Gleason评分均值为7.3;平均手术时间158min,平均出血量360mL,术中输血1例;术后病理检查切缘阳性1例,局部闭孔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为9.6d,住院时间均值为15.4d;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2.1个月,出现生化复发2例,不同程度尿失禁3例.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利圆梦;李勋钢;颜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