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下创伤性滑囊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孙尚香

关键词:创伤性滑囊炎, 关节镜
摘要: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创伤性滑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了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创伤性滑囊炎患者20例,在关节镜下将滑囊切除,并将负压引流管置入,进行加压包扎,待2天后将管拔除,之后7~10天内继续加压,患肢制动2周.结果 治疗后进行3~20个月的随访,有1例2周后出现25%面积复发,对其进行穿刺抽液,并注射泼尼松龙,之后予以加压包扎,2周之后痊愈,其他患者无复发,且患者病变部位未出现功能性障碍.结论 关节镜下对创伤性滑囊炎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治愈率较高的特点,且对关节功能无影响,治疗效果良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包头第四医院2012年1~10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36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5株(41.7%),非多重耐药菌21株(58.3%).所有菌株以API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按2010年Clsi规定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药敏试验敏感药物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结论 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效的抗生素,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较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丁玉仙;李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0例MP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病原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患儿一经确诊,给予静脉滴注、口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方法,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全部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减轻,有效率97.3%.患儿体温平均消退时间为(5.1±3.1)d,咳嗽减轻平均时间(10.1±3.2)d,胸片显示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10.5±4.2)d.结论 MPP是儿童常见病症之一,可能累及各个系统,应引起注意.在临床诊断上,血清学检测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在治疗上采用阿奇霉素静滴及口服序贯应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凌振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介绍一种快速治愈落枕的方法

    落枕是临床常见病症,落枕后因明显的颈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明显的不便.2009年6月~2009年9月作者采用持续健侧低头牵拉法治疗12例落枕患者,9例均在2h内痊愈,大大缩短了病程,特介绍如下.

    作者:于钦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60例脑卒中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接入院通知单至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开始所用时间看.对照组的平均时间为19.5min,观察组的平均时间为9.8min;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分析,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3.3%,观察组的发生率为6.7%.以上情况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卒中病人护理时运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大大缩短病人的有效治疗护理时间,为病人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残率.

    作者:李爱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患者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治疗的80例胸腔积液患者,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增强营养,加强锻炼,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并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原发病,有56例患者在10d左右胸腔积液基本消失,有24例患者由于胸腔积液较多,患者年龄偏大,在置管15d左右胸腔积液明显减少,在引流过程中无发生导管脱落和感染,无气胸发生.结论 加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王克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未足月羊水过少48例期待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孕周≥34周、未足月且反复多次超声提示羊水过少的孕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静脉营养期待治疗的意义.结果 妊娠时间和分娩孕周显著大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NICU入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期待治疗可增加新生儿体重,改善新生儿预后,减少NICU入住率.

    作者:甄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氯胺酮口服用于小儿麻醉前用药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前给药的疗效观察.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间在本院实施手术的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8 mg/kg的标准将氯胺酮加入果汁饮料中让患儿服下,分别记录口服前、口服后2、5、10、15、20、25、30分钟时患儿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镇静程度、患儿的情绪及不良反应,并且记录镇静起效的时间、大镇静时间、患儿对静脉穿刺的反应及患儿对麻醉诱导的记忆程度.结果 26例自愿口服了氯胺酮,3例经胃管注入,有1例患儿经劝说后服用.口服氯胺酮作为麻醉前用药,有效率为90%(27/30,1级+2级+3级),无效率为10%(3/30,4级+5级).平均镇静的起效时间为(10.02±3.25)min,大镇静时间为(25.29±4.25)min.所有患儿在服药后的血压、心率及呼吸均无明显变化,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均在96%以上.术后随访,27例患儿对进入手术室后的一切均无回忆,2例患儿记得静脉穿刺,1例患儿记得将面罩放在口上.在服用氯胺酮后,所有观察对象均无恶心、呕吐发生.结论 口服氯胺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前给药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比较研究舒张性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的特征

    目的 观察与比较研究舒张性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的特征.方法 本文选择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由于心力衰竭来我院治疗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5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和有关指标将其分为两组,DHF组有患者135例及SHF组291例,比较两组病人各参数存在的差异.结果 DHF组患者多为女性,且年长,其第一、二位病因为高血压心脏病与冠心病.SHF组患者的左室舒张及收缩末内径有所增大,且QRS时限增加;DHF组心室腔未出现明显扩大,然而室壁明显变厚,且有较高的房颤发生率.与SHF组相比,DHF组的肝肾功能受损和NYHA分级IV级、住院病死率以及1年内的再次入院率明显较低.结论 DHF组患者较SHF组病情轻,且住院病死率和1年内由于心理衰竭二次住院的发生率与SHF组相比较低,有较高预后.

    作者:李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龙珠软膏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龙珠软膏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儿童丘疹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给予龙珠软膏涂擦,1次/d;对照组40例,采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涂擦,1次/d.用药3d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龙珠软膏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有效安全.

    作者:谢久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136例分析

    目的 观察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案例中选取136例,予以患者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并与我院予以他莫昔芬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136例患者,3个疗程后,治愈66例(48.5%),显效49例(36 %),有效16例(11.8%),无效5例(3.7%),总有效率96.3%;明显高于我院予以他莫昔芬治疗8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素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初步分析

    目的 对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我院于2002年至2011年12月期间行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的患者共82例,其中45例为男性,37例为女性.年龄28至72周岁,平均年龄(48.2±22.5)岁.肾癌患者中,7例为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就诊,体检发现的为40例.肿瘤直径为1.1至7.8cm,平均(4.2±1.1)cm.对上述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临床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0.5至3小时,平均时长(52.7±28.0)min;出血量在21至120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120±68)ml;平均住院天数为(8.0±4.84)天.除术前已出现癌细胞转移迹象的患者外,没有出现肾窝或切口的癌细胞转移.行单纯肾脏切除的患者均无死亡.结论 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在手术切口、出血量、术后患者适应情况等方面,都较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米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IK细胞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CIK细胞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接受NP化疗方案.观察组于化疗结束后回输自体CIK细胞.随访1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死亡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较高,随访期间死亡率较低,QOL评分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氯沙坦对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与尿酸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沙坦片对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及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106例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停药2周后,检测血尿酸,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观察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对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默沙东公司生产科素亚)50mg qd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及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及血尿酸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服用氯沙坦片8周后,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及血尿酸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压变异性增高,氯沙坦在治疗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时不仅具有降压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对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首选氯沙坦.

    作者:皇甫丰田;岳文伟;周淑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孕期体质量增加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并且观察组并发症和胎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细致全面的综合护理更加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更加有助于母婴的健康发展.

    作者:马海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mAST/AST比值在肝损害病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功酶(m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值在肝损害患者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抑制法测定120例肝损害患者血清mAST和AST的活力,计算出Mast/AST比值,观察其在发病期与治疗2周后的动态变化.结果 治疗前m-AST/AST比值,急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P<0.05),治疗两周后急性肝炎、酒精性肝炎m-AST/AST比值下降明显(P<0.01),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动态监测m-AST/AST比值的变化,有助于对肝实质细胞损伤的坏死程度进行评估并判断疾病的发展.

    作者:闵旭葵;蒋莉;陈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吸氧、强心利尿、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显效11例,显效率为44.0%,有效6例,有效率为24.0%,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观察组显效32例,显效率为64.0%),有效8例,有效率为28.0%,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右肺动脉内径和右肺动脉内径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永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治疗僵硬型脊柱后凸矫形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矫正僵硬型脊柱后凸矫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2例僵硬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取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进行治疗,在对照组中,对患者采取单纯性经椎弓根截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Cobb的角,矫正率以及VSA评分,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在Cobb的角,矫正率以及VSA评分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 研究表明,对硬型脊柱后凸矫形患者进行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矫正治疗具有科学性,一方面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脊髓褶皱,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降低神经损害并发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阴晓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者并发症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6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45.49%,术后1周、1个月视力≥0.5者分别占70.68%,77.44%;主要并发症有后囊破裂、虹膜损伤、角膜水肿等.结论 初学者应该在熟练掌握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超声乳化术.

    作者:路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和影像诊断为 ANFH的15例共26髋均采用 Seldinger穿刺技术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常规行患侧髋关节理疗+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 100%,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转率为 95%,DSA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细小动脉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X线、CT及 MRI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结论 中医中药+介入疗法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锋;郑莉;杨家福;罗兵;马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危重患者家属心理情绪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危重患者家属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急危重患者家属63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急危重患者家属进入急诊室(干预前)和出急诊室(干预后)进行心理情绪评分;采用自编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急危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评分及满意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急危重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敌对、恐惧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焕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