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红
目的 研究并分析小儿阑尾炎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我院2009年12月1日~2012年6月1日期间一共收治了小儿阑尾炎手术患者4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20例小儿阑尾炎患者运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组:20例小儿阑尾炎患者运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牵拉反射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小儿阑尾炎患者而言,运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式不仅起效时间短,且神经阻滞较为完善,基本不会对患者产生牵拉反射,其临床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笔者在长期临床中发现很多疾病与人体机能失衡有关,其心血管病与之关系尤为突出,根据失衡的表现,笔者将人体的平衡分为三个平衡面:即心理与精神的平衡;饮食与营养的平衡;功能与运动的平衡.这三个方面有一方失衡即可致病.而平衡养生论就是保持这三个方面的平衡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的目的.
作者:谭长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明显滞后,严重阻碍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必须进行制度改革、转变思维理念,使乡镇卫生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符合新时期卫生发展要求.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乡镇卫生院疾病控制工作管理及建设的效果.
作者:潘永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农民,支气管哮喘病史6年,于2012年5月13日来我处诊治,患者步入诊室,神志清,精神差.自述白天好好的如常人,夜间突然从睡眠中憋醒,或者刚才还好好的,可忽然一阵冷风吹过或某些气味后就喘不过气来了.
作者:周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体DC-CIK细胞过继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体外扩增自体DC-CIK细胞,过继回输治疗21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结果 治疗完成后,CR 1例(4.8%),PR 5例(23.8%),MR 9例(42.9%),PD 6例(28.6%),总体有效率(CR+PR+MR)为71.4%;不良反应以寒战、低热和皮疹为主,对症处理后均得以缓解.结论 自体DC-CIK细胞过继治疗复发难治性MM疗效明显,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永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妇科盆腔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高,本文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重视预防,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妇科盆腔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程文燕;林霞;陈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手术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胆囊切除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引流时间及引流量、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腔镜组患者术后的疼痛发生率较低,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引流时间、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易于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肖国庚;漆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多发疾病,且倍受关注.本人就对2011年11个月间286例患儿的术前、麻醉、术中、术后护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作者:马国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刀和传统开放性手术在开放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于我院分别采用超声刀和传统方式治疗原发性甲亢的患者各2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腺体切除量、手术切口大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切口大小分别为(21.4±6.6)ml、(49.1±9.4)min、(4.88±0.3)cm;对照组的相同观察指标结果分别为(54.1±6.2)ml、(75.8±2.9)min、(9.64±1.5)cm,两组上述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刀用于治疗开放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比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切口大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旭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作为临床医生有责任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病情,帮助病人及时发现病源及早治疗挽救生命.病列:2007年诊所来了一位女患者,1974年出生的原姓女士34岁,主述牙疼的厉害,其临床特点为患侧面部阵发性刀割样疼痛,偶尔三岔神经导致面部疼痛,在给牙齿做全面检查后发现牙齿没有病变,结合相关知识建议她做三岔神经的检查和脑CT,检查后化验单显示为小脑胆脂瘤.
作者:赵玉莲;赵有奎;柳春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部门管理辖区内传染性疾病的控制理论思维的模式和体系进行统计和分析.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传染病的防控效果进行分析,对我站管理辖区内2010年1-12月内传染病的发病种类和发病率,同2011年1月-12月实施传染病控制理论思维后,传染病发病种类和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传染病控制控制思维后传染病发病种类5种,发病率为12.00%;显著优越于实施前传染病发病种类10类,发病率21.00%,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传染性疾病控制进行理论思维管理,对传染病的控制效果较好,适宜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63例,随机分为光疗组(32)和金双歧组(31),对每日血胆红素的平均降低值,康复时间进行监测.结果 光疗组的每日血胆红素的平均降低值高于金双歧组,康复时间短于金双歧组(P<0.05).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仅需要重视临床方面的治疗,也要对其护理工作产生足够重视,合理制定护理计划对于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作者:胡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深化,优生优育逐渐成为育龄家庭重点关注的问题.优生优育是提高国家出生人口素质的基本前提.如何才能生育一个活泼、健康、聪明的宝宝,已经成为了育龄家庭头等关注的大事.目前随着国家对于优生优育知识宣传的不断深入以及卫生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普遍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优生优育知识,但仍然有很多育龄夫妻及家庭对优生优育的问题认识不足,在孕产过程中存在不少误解,容易陷入误区.本文将总结目前社会上对于优生优育问题存在的常见误区,并提出做到优生优育的应采取的一些必要措施,以供育龄夫妇参详.
作者:冯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外科病区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外科病区收治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安全隐患预防性护理,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科病区安全隐患较多,需要护士给予临床高度重视,以降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彭宗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过程中,把患者当亲人可使患者获得信任感,娴熟的操作技术可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人性化的服务才能使患者感动.
作者:李丽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大一新生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及对乙肝病人态度和行为,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9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30名新生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及对乙肝病人态度和可能采取的行为做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对乙肝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差,对乙肝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2.42%、74.85%、90.91%,大部分学生能对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采取正确的态度及行为.结论 大一新生乙肝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学校应开展乙肝知识讲座,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乙肝的传播途径及危害,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作者:熊美燕;何丽琴;周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婴幼儿超声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600例婴幼儿超声骨密度测定结果,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进行分组,总结影响婴幼儿超声骨密度测定的因素.结果 1岁以下婴幼儿骨密度阳性率高,为37.5%,与其他年龄组有明显差异,P<0.01.女婴幼儿的骨密度阳性率要高于男性婴幼儿,P<0.05.发育状况中下的婴幼儿骨密度阳性率为50.2%,显著高于发育中上和中等的婴幼儿,P<0.01.结论 年龄、性别和发育状况是影响婴幼儿骨密度的主要因素.其中:发育状况又是主要的因素.因此,要注意婴幼儿的饮食,促进发育,从而降低骨密度的阳性率.
作者:康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口腔专科医院口腔器械集中供应的运行模式.方法 口腔门诊器械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结果 该模式高效合理的利用医院资源,减少了门诊护士非护理的时间,提高了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延长口腔手机的使用寿命,方便医生取用小器械,提高诊治效率,净化诊室的环境.结论 口腔专科医院口腔器械集中供应的运行模式在临床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邹亚清;仇海华;吴云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收治糖尿病的患者23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17例,观察组采用循证医学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和控制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观察组血糖降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率为8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医学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上可大力推广.
作者:李世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过程中的应用疗效以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23例,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3例,年龄在55-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3.5岁.结果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以及治疗后,有9例患者治愈,17例患者病情出现明显好转,还有10例患者在出院后仍然存在语言功能障碍以及肢体瘫痪等症状,治疗有效率为72.2%.结论 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患者康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作者:黄建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