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英
目的 对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部门管理辖区内传染性疾病的控制理论思维的模式和体系进行统计和分析.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传染病的防控效果进行分析,对我站管理辖区内2010年1-12月内传染病的发病种类和发病率,同2011年1月-12月实施传染病控制理论思维后,传染病发病种类和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传染病控制控制思维后传染病发病种类5种,发病率为12.00%;显著优越于实施前传染病发病种类10类,发病率21.00%,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传染性疾病控制进行理论思维管理,对传染病的控制效果较好,适宜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学特点.方法 观察并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X线影像学改变.结果 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比女性患者大,性质复杂,症状多样,病变部分广泛.结论 导致老年人患肺结核的因素多且难诊治,X线影像表现复杂,诊断时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才能确诊.
作者:邵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64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如何.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以后发现,对照组的血糖控制度是68.75%,配合度是71.88%,观察组的血糖控制度是96.88%,配合度是93.75%,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很好,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牙隐裂的病因及诊断依据,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80例150颗牙隐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牙隐裂发病年龄、牙齿位置的分布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牙隐裂发病年龄多数为38~67岁之间,牙齿隐裂以上颌第一磨牙常见.在80例研究对象中共150颗进行治疗,治愈98颗,明显改善35颗,治疗失败17颗,有效率为89.2%.结论 牙尖斜面是诱发牙隐裂的主要因素,而治疗牙隐裂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治疗晚期牙隐裂患者则需经过根治后,定期到医院复诊.
作者:陈华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产后新生儿游泳操在产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足月正常的 5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淋浴)250例与研究组(游泳+游泳操)250例,由专业护理人员对研究组按护理常规实施洗澡操,对照组采用常规淋浴方法,每日1次,每次15min,共20天,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情况、胎粪初排时间及胎粪转黄时间.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比对照组生理性体重减轻恢复快,胎粪初排时间及胎粪转黄时间明显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结论 产后新生儿游泳操对新生儿早期的生长与发育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齐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分析门诊患者注射晕厥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注射晕厥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 27例因注射晕厥患者经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意识、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无意外伤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注射可防止晕厥发生.
作者:欧阳培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为临床护理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9例,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变化以及药物依从性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血压比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血压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依从性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药物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齐秀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找到安全护理患有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关键点,从而增进护理人员在护理神经内科病人时的服务质量,能大程度地满足老年患者的各方面需求.方法 对已往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进行全方位分析论证,注意其主要特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老年病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结合专科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比如制定单病种护理流程及制定专项管理制度.结果 实施一段时间后将科内护理差错数据用统计学法处理,得到结果发现其前后数据指标差异非常明显.结论 应该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安全性及合理性的护理管理对策以满足神经内科的专业特点,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老年病患者安全管理成效,达到老年病患者在院期间满意度.
作者:孙湖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诊断的53例异位妊娠的总结资料.结果 本组106例异位妊娠,其中96例团块内探及不规则彩色血流信号,并且引出具有单相及双相、包络线模糊、增宽、持续显示较高的舒张期血流,听诊具有低沉紊流音的动脉血流频谱,即滋养层性血流(以下简称滋养层血流),RI值高0.52,低0.38,平均0.45,18例陈旧性宫外孕中8例未测到滋养层血流.结论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高分辨率特征,使异位妊娠的诊断率得以提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倪静;黎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无菌小毛巾和TORK擦手纸两种不同擦手方法对手消毒的效果分析.方法 术前两遍洗手之间分别用无菌小毛巾和TORK擦手纸将手擦干,对手术医生双手取样培养,分析对应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在分别检测小毛巾和擦手纸的细菌污染情况.结果 无菌毛巾组擦手后,50例次细菌培养中有4例有菌检出,无菌率92%;擦手纸组50例次细菌培养中有3例有菌检出,无菌率94%.两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同期两组颈部手术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对毛巾和擦手纸多点多时的细菌培养,显示小毛巾桶打开后,1小时内无菌生长,2小时培养有1个菌落,3小时有5个菌落.无菌擦手纸开始使用后,0、1/12小时无细菌菌落生成;1天、3天培养各有1细菌菌落.结论 无菌擦手纸安全,使用方便.只要管理严格,是有效的无菌擦手方法,可以代替原来的无菌小毛巾.
作者:倪加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就我国目前产房带教实际出发,对现今产房带教护理工作中各个阶段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对策,充分提高带教人员对产房带教护理工作的认识.方法 笔者调取某院50例带教实例进行研究,对其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督促学生及带教老师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结果 在产房带教过程中,仍存在着带教老师及学生对护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等一系列方向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个带教工作建设的实效,通过相关对策进行辅佐,则可以有效抑制这种现象的发生.结论 我国带教工作仍未理想,带教老师是带教工作的主导者,应重视起护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带教的实效.
作者:郑小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卵巢囊肿临床常见,多数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切口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护理既保障了手术疗效,又促进了患者尽早康复.加强术后护理对卵巢囊肿切除术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锋妍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妇科盆腔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高,本文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重视预防,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妇科盆腔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程文燕;林霞;陈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2005年我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
作者:陈晓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中强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90例高血压病患未对象,随即分为均等的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强化教育组给予系统的,全面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压水平,治疗依从性.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但强化教育组患者血压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强化教育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强化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有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作者:王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不同转流术对GK大鼠(2型糖尿病大鼠)的疗效.方法 48只雄性Goto-Kakizaki (GK)大鼠随机分为Roux-en-Y式胃转流术、胆胰转流术和假手术组,每组16只.检测术前、术后1、3、6、9、12周空腹血糖,术前、术后6、12周糖化血红蛋白,术后各组死亡率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1~12周Roux-en-Y式、胆胰转流术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或P<0.01),6~12周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1);假手术组上述指标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Roux-en-Y式胃转流术组死亡2只,成活14只,死亡率为12%,胆胰转流术组纳入16只,死亡8只,成活8只,死亡率达50%,且胆胰转流组术后各种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于胃转流组.结论 Roux-en-Y式和胆胰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治疗作用,且疗效相当,但胆胰转流术死亡率明显比Roux-en-Y式胃转流术高.
作者:郭远荣;邓治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我院门诊西药房进行管理,降低药房配药差错率,提高用药安全质量.方法 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的五个阶段,找出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并提出有关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六西格玛管理进行改进后,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配药差错概率要明显低于改进之前.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改进西药房处方配药的管理程序,减少调配差错率,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113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美多心安、长效的硝酸甘油缓释剂、阿司匹林和忆辛等进行治疗,治疗组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的时间以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的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曲美他嗪取得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谢福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的32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26例ADR报告结果显示,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是联合用药和中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方式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反应多见.结论 应加强临床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或减少ADR发生的关键.
作者:彭若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门诊药房调配儿科处方是配药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自身多年经验出发,深入分析门诊药房调配儿科处方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有关注意改进的措施.
作者:何樱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