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赢杰
本文主要从护理人员、管理、物质、环境、病人及其家属五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急诊抢救室当前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从护理人员安全管理对策、完善抢救室各项制度、保证抢救药品、设备完好、提高病人及其家属观念等等探讨急诊抢救室护理安全管理对策,以期减少病残率,降低死亡率,终让病人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周涛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临床观察丙硫咪唑、吡喹酮和中药干芜散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的作用.方法 脑囊虫患者40例.结果 用丙硫咪唑、吡喹酮和干芜散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的总有效率达100%.其中显效37例,有效3例.结论 丙硫咪唑、吡喹酮和干芜散交替应用治疗脑囊虫病,总有效率100%.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减轻杀虫反应症状.
作者:聂传艳;屈景凯;周学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63例,随机分为光疗组(32)和金双歧组(31),对每日血胆红素的平均降低值,康复时间进行监测.结果 光疗组的每日血胆红素的平均降低值高于金双歧组,康复时间短于金双歧组(P<0.05).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仅需要重视临床方面的治疗,也要对其护理工作产生足够重视,合理制定护理计划对于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作者:胡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妇科盆腔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高,本文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重视预防,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妇科盆腔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程文燕;林霞;陈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明显滞后,严重阻碍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必须进行制度改革、转变思维理念,使乡镇卫生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符合新时期卫生发展要求.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乡镇卫生院疾病控制工作管理及建设的效果.
作者:潘永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10年11月1日~2012年12月1日期间共收治了120例癫痫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的6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为丙戊酸,而观察组6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与对照组患者的86.67%和8.33%相比,差异具有显著(P<0.05).结论 对于各类癫痫患者而言,运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的方法进行治疗十分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准备进行手术的患者78例,将其按盲目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中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夜、术后三天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的护理之中,有效地缓解了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让患者以佳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术后疼痛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赢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就我国目前产房带教实际出发,对现今产房带教护理工作中各个阶段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对策,充分提高带教人员对产房带教护理工作的认识.方法 笔者调取某院50例带教实例进行研究,对其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督促学生及带教老师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结果 在产房带教过程中,仍存在着带教老师及学生对护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等一系列方向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个带教工作建设的实效,通过相关对策进行辅佐,则可以有效抑制这种现象的发生.结论 我国带教工作仍未理想,带教老师是带教工作的主导者,应重视起护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带教的实效.
作者:郑小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的32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26例ADR报告结果显示,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是联合用药和中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方式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反应多见.结论 应加强临床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或减少ADR发生的关键.
作者:彭若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牙隐裂的病因及诊断依据,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80例150颗牙隐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牙隐裂发病年龄、牙齿位置的分布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牙隐裂发病年龄多数为38~67岁之间,牙齿隐裂以上颌第一磨牙常见.在80例研究对象中共150颗进行治疗,治愈98颗,明显改善35颗,治疗失败17颗,有效率为89.2%.结论 牙尖斜面是诱发牙隐裂的主要因素,而治疗牙隐裂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治疗晚期牙隐裂患者则需经过根治后,定期到医院复诊.
作者:陈华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诊断的53例异位妊娠的总结资料.结果 本组106例异位妊娠,其中96例团块内探及不规则彩色血流信号,并且引出具有单相及双相、包络线模糊、增宽、持续显示较高的舒张期血流,听诊具有低沉紊流音的动脉血流频谱,即滋养层性血流(以下简称滋养层血流),RI值高0.52,低0.38,平均0.45,18例陈旧性宫外孕中8例未测到滋养层血流.结论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高分辨率特征,使异位妊娠的诊断率得以提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倪静;黎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64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如何.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以后发现,对照组的血糖控制度是68.75%,配合度是71.88%,观察组的血糖控制度是96.88%,配合度是93.75%,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很好,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针灸理疗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理疗治疗,观察组给予理疗联合针灸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24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理疗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芬;黄琼珍;吴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为临床护理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9例,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变化以及药物依从性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血压比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血压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依从性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药物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齐秀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通过调节饮食、管理血糖、控制血压、纠正代谢紊乱等措施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恶化速度.结果 进行对比可以知道,治疗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肌肝、甘油三酯、LDL-C及尿素氮等测定项目数值显著降低,代谢絮乱得到明显改善,血压及血糖基本能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其中显效53例(66.25%),有效19例(23.75%),无效8例(10.00%),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 采用科学有效措施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深远影响,能够预防疾病恶化及发展.
作者:刘江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部门管理辖区内传染性疾病的控制理论思维的模式和体系进行统计和分析.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传染病的防控效果进行分析,对我站管理辖区内2010年1-12月内传染病的发病种类和发病率,同2011年1月-12月实施传染病控制理论思维后,传染病发病种类和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传染病控制控制思维后传染病发病种类5种,发病率为12.00%;显著优越于实施前传染病发病种类10类,发病率21.00%,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传染性疾病控制进行理论思维管理,对传染病的控制效果较好,适宜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急救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立即洗胃,静脉输液,及早用特效解毒药,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加强心理护理等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果 5人抢救成功治愈出院,1人因口服药量较多,来院时已深昏迷,虽全力抢救,终还是死亡出院.结论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做到早洗胃,早用药,病人才能早脱离危险,从根本上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明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笔者在长期临床中发现很多疾病与人体机能失衡有关,其心血管病与之关系尤为突出,根据失衡的表现,笔者将人体的平衡分为三个平衡面:即心理与精神的平衡;饮食与营养的平衡;功能与运动的平衡.这三个方面有一方失衡即可致病.而平衡养生论就是保持这三个方面的平衡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的目的.
作者:谭长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农民,支气管哮喘病史6年,于2012年5月13日来我处诊治,患者步入诊室,神志清,精神差.自述白天好好的如常人,夜间突然从睡眠中憋醒,或者刚才还好好的,可忽然一阵冷风吹过或某些气味后就喘不过气来了.
作者:周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选择了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间进行诊治的2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颈动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和中、重度狭窄组,同时选择门诊6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对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测定时方法为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结果 健康体检组Hcy平均为11.45%,颈动脉正常组患者的Hcy平均为16.86umol/L,轻度狭窄组Hcy平均为23.14umol/L,中、重度狭窄组Hcy平均为35.5umol/L,比较各组间Hcy的含量,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血Hcy水平和颈动脉硬化程度关系密切,合理的干预Hcy水平是防治颈动脉斑块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一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