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孙海霞

关键词:围绝经期,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小剂量, 孕三烯酮
摘要: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共有84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在本院就诊,按治疗方式分组,单药组与联合组各纳入42例,单药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加用孕三烯酮,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肌瘤体积、FSH、E2,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FSH、E2低于单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时,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性血液滤过防治烧伤脓毒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防治烧伤脓毒症,降低病死率.方法:8例特重烧伤病人休克期后出现烧伤脓毒症,采用德国贝朗血滤器,进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连续5-7d.治疗前后观察生命体征,检测电解质、血尿素氮、血气、降钙素原等指标, 根据病情及检测结果调整滤过液的配制.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各生命体征及各监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能有效减轻炎性介质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降低重度烧伤死亡率.

    作者:王恩峰;唐新杰;刘海珍;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我国的医疗事业来说,药房药品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只有促进我国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提升,才能够使医疗事业不断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韩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宫颈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炎患者治疗中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的疗效.方法:本次92例研究对象均是2016年06月-2018年06月在我院诊治的宫颈炎患者,通过信封抽签法分组,观察组治疗中使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对照组仅使用阿奇霉素,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高达95.65%,而对照组仅为80.43%,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对照组为8.69%,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炎患者在治疗中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不会叠加,值得全方位推广.

    作者:卢黎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研究进展

    阐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分析新生儿VA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作者:申丹妮;高祖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个体化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个体化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个体化有氧运动干预.对比两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LVEF及6MWT值均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常春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的研究组患儿治疗无效例数为1例(2.27%),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临床表现优异;给予红霉素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治疗无效例数为9例(20.45%),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快,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加快症状消失,提高治疗有效情况,适用于临床.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地尔硫卓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分析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地尔硫卓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中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产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地尔硫卓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雄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6-07-15日至2017-07-14日间到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急诊内科患者,随机法分观察组36例(舒适护理+心理护理)、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长、护理满意度、身心健康及不良情绪评分.结果:诊治后,对照组在平均住院时长、护理满意度、身心健康及不良情绪评分各项数据上均劣于观察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急诊内科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王哲涛;白立红;李晓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减少小儿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局部红肿的护理干预措施

    预防接种是使接种对象获得抵抗相应疾病免疫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部分接种对象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小儿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就容易产生局部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因此,对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小儿实施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

    作者:林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同理心护理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分析同理心护理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两组,分别47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予以同理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理心护理可有效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陈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延续护理对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健康指导,研究组采用全程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经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程延续性护理模式护理鼻中隔偏曲患者,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娟;刘桂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脊柱外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探究脊柱外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方法:分析了268例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脊柱外科病人护理安全隐患.结果:对照组有效率是79.86%,而观察组有效率是91.79%,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防范措施的实施不但提高了护理安全系数,而且使护理水平提升,搞好脊柱外科的护理安全工作,有利于建构良好的医患关系,实现医疗纠纷率的降低.

    作者:成晓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在校大学生饮用水的调查研究——基于莆田学院北区的分析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补充水的方式、摄入习惯和认知情况,对当前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意见,增强学生对健康饮水的认知.作者于2018年5-7月对莆田学院北区在校大学生采用分层抽样及量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同时应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大学生日常饮水基本情况.调查研究发现在饮水习惯和饮水知识知晓率上存在性别和专业之间的差异,而护理学院得分较高.本研究主要为引导大学生健康饮水和为健康教育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更好的促进健康.

    作者:秦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宫颈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宫颈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旳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放疗科收治的56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对照组)与调强放疗组(观察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宫颈癌患者除生存情况外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疗效相当,但调强放疗可改善放射靶区与正常组织的外放射剂量关系,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影像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的影像特点,以得到一些临床X线胸片诊断的指导.方法:选取近三年在本院进行医治的170个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依据患者的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其中≥60岁的为老年组,有74例,<60岁的为对照组,有9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X线胸片的影像特点.结果:经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X线胸片,发现老年患者的病变多为干酪性、多表现为双肺病变、常出现空洞,且往往并发有肺癌、慢支肺气肿等疾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与中青年患者相比,有较明显的特征,如果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老年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的影像特点,将大大提高临床X线胸片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周维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创新驱动

    二级中医医院的等级评审,以评促建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通过医院等级评审的创新驱动力,在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及科技创新力方面均得以提升.医院建立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补偿机制,进一步推动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应用及服务效益的增长.

    作者:张梅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血小板减少以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研究时间在2015.3-2018.5,研究对象包括30例化疗后急性白血病(A组)、30例急性脑梗死(B组)、30例冠心病(C组)、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D组),并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上述所有人员血液中微粒并进行对比.结果:B组、C组、D组患者血液中微粒检测结果大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测结果也大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可为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实际诊断中应加以应用.

    作者:王成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定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4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32例,麻醉时使用七氟醚)、试验组(32例,麻醉时使用丙泊酚),比较术后不同时间认知功能评分和认知障碍发生率.结果:术前1d,两组患者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d、3d两组评分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差异);术后3d试验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25%,与对照组25.00%相比较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丙泊酚利于保护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七氟醚效果理想,值得借鉴.

    作者:李艳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蒙药山沉香的药理研究

    山沉香是一种特色蒙药药材,多分布在宁夏山区和内蒙古地区,主要成分有倍半萜、木脂素和挥发油类物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但是,由于蒙药适用范围狭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实验中还有很多局限,迫切的需要进一步挖掘山沉香药用价值,以便于提升临床治疗水平.本文主要就蒙药山沉香的药理进行研究,深入挖掘山沉香的药用价值,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涂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刘春甫教授解郁安神汤与心理疗法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参考刘春甫教授治疗经验,分析解郁安神汤与心理疗法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6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为参考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解郁安神汤与心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行解郁安神汤+心理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获取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英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