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利
目的:研究分析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实施鸟巢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接受鸟巢式护理.分析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新生儿的睡眠时间、体质量增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温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出生后实施鸟巢式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打造一个舒适以及安全的生长环境,保证新生儿健康生长.
作者:孙玮;赵海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40例,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并发症护理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社区肺结核患者行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价值,评定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社区纳入收集的肺结核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进一步分析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对已经终止治疗或者间断治疗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持续进行规范化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共128例,比率为64%,终止治疗或者间断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72例,比率为36%.同时根据文化程度不同、用药方式差异性以及经济情况的优劣都和患者服药依从性有直接关系,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干预半年后,72例终止治疗或者间断治疗的患者中,68例继续治疗,依从性高达94.4%.结论: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给出合理性的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社区肺结核患者改善用药依从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国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在体外循环心脏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快速康复的理念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拔管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体外循环心脏患者围手术期运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将确诊为视网膜动脉阻塞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除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外,加用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3.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央动脉阻塞疗效显著,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丁东宏;杨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乏氏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深入分析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个案分析法对院内收治的1例乏氏窦瘤破裂患者的入院表现情况,对术前治疗、术前护理、术后治疗和术后护理方法加以总结.结果:患者经过术前治疗、术前护理、术前生命体征护理、手术,疾病得到救治;出现反复低热,经术后治疗、术后生命体征护理及回病房护理等,痊愈出院.结论:对乏氏窦瘤破裂患者实施护理时,需结合患者的病症情况,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术前与术后治疗,依据治疗情况,为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提高乏氏窦瘤破裂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君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宫颈炎患者治疗中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的疗效.方法:本次92例研究对象均是2016年06月-2018年06月在我院诊治的宫颈炎患者,通过信封抽签法分组,观察组治疗中使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对照组仅使用阿奇霉素,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高达95.65%,而对照组仅为80.43%,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对照组为8.69%,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炎患者在治疗中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不会叠加,值得全方位推广.
作者:卢黎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PIWI蛋白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4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组织芯片制作、免疫组化方法对PIWI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检测.结果:PIWI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具有关联度,并与激素受体的状态、生存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关联.结论:PIWI蛋白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占有重要的作用,并能促进临床医学的积极发展,因其与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联系,且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医护人员应对PIWI蛋白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的重视度,使患者的身体状况获得显著改善.
作者:杜静;吴翠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高龄产妇的分娩以及产程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助产护理干预具有的实际效用.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产妇120例,根据产妇的入院时间以单双数的形式进行分组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是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的产程以及分娩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中自然分娩人数为46(76.7%)例,对照组则为38(63.3%)例,其余为剖宫产,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总产程情况上看,观察组为观察组为(417.7±53.5)min,短于对照组的(499.1±56.9)min,故而助产护理干预发挥了其成效,在护理满意度上以观察组的98.33%优于对照组的86.67%.结论:针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能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龚固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通过消化内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评估,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运用SWTO法剖析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时机,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战略部署.结果:通过分析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指导与监督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结论:用SWTO风险评估手段,能提高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能力.
作者:郑亚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肌震颤及肌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无抽搐电休克患者60例,采用入院顺序分A、B、C3组各20例,A组与B组分别至麻醉诱导前静脉匀速泵注0.6ug/kg与0.2ug/kg右美托咪定,保持泵注时间为10分钟,C组则给予20ml生理盐水.评价3组肌震颤程度与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半小时-T1、2小时-T2与6小时-T6)疼痛评分.结果:与C组比,A组与B组肌震颤改善程度显著,且与A组比,B组减轻程度更明显;P<0.05;T1时3组肌震颤无差异,P>0.05,与B组比,A组VAS评分低,两者均低于C组,P<0.05.结论:对无抽搐电休克患者采用0.6ug/kg剂量右美托咪定治疗能有效缓解其肌震颤程度,降低患者肌肉疼痛感,值得推广.
作者:高德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蒙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概念、病因及治疗有独特的认识,历代蒙医家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也有独特的认识和宝贵经验.
作者:苏和巴特尔;赵百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单采血小板属猪的临床疗效,研究科学合理的血小板使用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1例输注血小板患者,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是否有效提高或临床出血症状有否改善,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总有效率为70.3%,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血型等对输注效率没有直接影响(P>0.05),患者之间不同输注次数,对患者的输注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并且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疾病之间患者的血小板输注疗效有所差距没并且随着输注频率的增加,血小板输注对于患者的治疗效率逐渐降低,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要严格控制患者输注血小板的频率,及时掌握患者的各种诱发因素,从而提高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彭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本文通过对45所医疗机构,就与用药安全相关的药事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医师处方权限管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辅助类用药管理,处方点评、临床药师的配备等九方面情况调查结果进行剖析,分析医院用药安全现状,提出整改意见.
作者:赵林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于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其层粘连蛋白,四型胶原,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人三型前胶原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含量与患者相关病症情况和疾病程度的关联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1月到2017年2月收容诊治的140名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将40名体检正常的人员作为对照人员,对本次研究的140名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和患有肝硬化的患者的层粘连蛋白,四型胶原,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人三型前胶原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含量进行检测,结合医学临床上的相关特征,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以上有关血清学指标的诊治价值.结果: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的层粘连蛋白,四型胶原,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人三型前胶原含量水平较对照组的正常体检人员有所上升,且相关数据低于患有肝硬化患者的一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水平ALT>800效价单元时,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重度组的层粘连蛋白,四型胶原,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人三型前胶原的含量水平较患有肝硬化患者的一组相近或偏高.结论:患者的层粘连蛋白,四型胶原,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人三型前胶原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含量有关血清纤维化指标结合患者的肝功能检测对于综合评估患有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相关病症在医学临床上存在诊治价值.
作者:王文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机械辅助通气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抢救及护理,观察组应用机械辅助通气及护理干预,观察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机械辅助通气及护理作用下,可显著提高ICU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
作者:曹慧超;邢花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产妇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0)和行手术室舒适护理的实验组(n=50),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24h的应激反应各项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术后24h、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妇的应激反应和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洪月明;李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乙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乙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拜糖平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在血糖水平方面,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较低,且P<0.05.在低血糖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0%较对照组20.0%明显较低,且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相比,采用拜糖平治疗乙型糖尿病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还能减少低血糖事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迪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药物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路径,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总依从100%(36/36)明显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总依从86.11%(31/36),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整体指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成效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有效控制了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提高了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实施.
作者:任晓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依据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后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后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治疗药物,选取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氯吡格雷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